分享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leonduan 2020-12-31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试金之石】

我们知道黄帝是第一个统一华夏的上古帝王。据华夏史书,黄帝之前还有炎帝。炎帝又并非一个人,而是历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共经有八世,依次是临魁,承,明,直,氂,裹,克,榆罔。

在“华夏探源”系列以往的博客中,海色清澄已经揭开了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秘密: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法老乌斯卡夫即是华夏上古治水的大禹,而依《竹书纪年》往前追遡三十世至第一王朝的美尼斯法老则是黄帝。

在“文明密码”系列博客中,海色清澄又揭示了古埃及圣书字与我们汉字的本质联系:它并不是目前认为的字母文字,而是可以用读古汉语的方式进行解读的文字,或者说它就是古汉字的前身。

也许读者会想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检验呢?

无独有偶,在一块叫“巴勒莫石碑”的古埃及文物上存有七位比美尼斯还早的法老的圣书字名字。虽然圣书字属于基本已破解的文字,但对于这些古老的王名,以现有的理论和方法,除了能够推测其单个字符的象形含义和发音外,一百多年来研究古埃及的学者们尚未给出有意义的解读。

如果海色清澄关于华夏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断代以及圣书字的汉语解读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巴勒莫石碑上的这七个法老的名字就一定能精确地对应于上述八位炎帝中连续的七位。

这样巴勒莫石碑就成了验证海色清澄两大原创观点的试金之石。

【什么是巴勒莫石碑】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古埃及著名的罗塞塔碑,对历史感兴趣的可能还知道有反映上下埃及统一的纳尔纳调色板,其实古埃及还有一块巴勒莫石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据百度:这块石碑的铭文记载着第一王朝前和王朝初期统治埃及的诸法老王的名字。整块石碑按朝代分为若干行,每个朝代又按年份分为若干格,每个方格里记录有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战争、王室盛典、宗教节白、人口统计、神庙及城市兴建、向海外派遣船队等...石碑已破损,目前共找到六块残片,其中最大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块,现存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城博物馆,因而得名。

在最大的这块残片的顶部,是一排刻有王名的圣书字,其中有七个王名可清晰辨认。从这些王名所在的位置来看,它们应属于美尼斯之前的前王朝。古埃及学专家们根据象形字符的读音称这七个法老分别为:Seka,Khayu,Tiu,Tjesh,Neheb,Wenegbu,Mekh。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但这些名字的具体含义却无法给出。这是因为目前的圣书字解读体系主要是根据古埃及文明后期托勒密王朝留下来的诸如罗塞塔石碑那样的多语对照碑文建立起来的,它对于那些更早的文字来说却并非总是适用。

据推断,巴勒莫石碑应该是大约第六王朝时期(公元前22世纪)所立,而罗塞石碑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所以这相当于一个外国人拿了本现代汉英字典,却想要看懂汉朝的文言文一样难。

而下面海色清澄将用一套独创的全新方法进行解读。

【对第一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石碑上的第一位疑似炎帝的名字叫Seka,由表示“折叠的布”和“双手”这两个古埃及圣书字字符组成。专家们还知道这个“双臂”读音类似“卡”,是古埃及人认为九种灵魂的一种,但这两个字符合起来是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海色请澄认为实际上前面一个字符“折叠的布”就是汉字“司”,取其整理,治理的意思。后面一个字符是“空”,取其双手空抱之形,两个字符合在一起就是“司空”,而司空就是临魁。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为什么呢?在古汉语里“临”毫无疑问有治理统治的意思,如《国语·晋语五》:“临长晋国者,非女其谁?”。另外古人崇拜北极星,而且很早就知道北斗七星具有始终指向北极星的特点。北斗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星组成北斗的斗身,古曰魁。这个斗身是一个如同双手抱空之形,因此“空”就代表了魁。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所以第一位法老Seka的名字就是“司空”或“临魁”,当是其善察天相之意。

【对第二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将第一位疑似炎帝的法老Seka暂定为“临魁”,可以推测之后的一位法老Khayu应该会是“承”。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第二个圣书字是由“小牛犊”和“蚌壳”两个字符组成,看起来和承这个字一点不相干。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会意字。小牛犊代表新生儿,而蚌因能怀珠,是孕育的意思。两个字符合在一起就是从新生儿孕育到出生,就是传宗接代,就是继承的承。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再看汉字这个承字,也刻画了这一新生儿出生的场景,和古埃及妇女以蹲姿分娩的姿态完全一致。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所以第二位法老Khayu的名字就是“承”,当是强调其王室血统之意。

【对第三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第三位法老的名字Tiu由三个字符组成,分别是所谓“小圆面包”,“芦花”和“小鸟”。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小圆面包”,这个字符在圣书字里却没有和面包有任何关系,代表的是阴性,这是一件颇令人不解的事。所以海色清澄认为它实际上是取象于古埃及神话中代表夜间天空作穹窿状的女神Nut(“女”),亦是半圆月亮之形。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而后面的“芦花”为汉字阳或日。这个在前面的博客中已经解释过,此处不再复述。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日月合字为明,这和汉字“明”的造字是一致的。第三个字符“小鸟”在圣书字中有特殊用途,此处不作解释,并不影响明这个字的整体解读。

所以第三位法老Tiu的名字就是“明”,当是強调其统治贤明之意。

【对第四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被称为Tjesh的法老的名字由一个代表“绳索”的字符和一个代表“水池”的字符组成。这样的组合是“直”字吗?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所谓“池”实际上也是直尺的象形。“木直中绳”,这绳索则是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直尺和墨绳两者都指向了一个概念:直。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所以第四位法老Tjesh的名字就是“直”,当是强调其品行端正之意。

【对第五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第五位法老Neheb应该是“氂”,汉字中氂是牦牛的意思。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但看这个圣书字图案,样子很独特:别说和牛象了,和任何动物都没有关系。难道我们错了?

那么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象极了另一常见圣书字字符,就是古埃及的“犁”。而犁字就其汉字字型,都不难联想到犁可以代指牛的。这个圣书字里的“犁”上面还有两根“长毛”一样的东西。不错,牛和毛相合,就是牦字,也就是氂!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需要说明在“犁”上面还有一个字符“流水”,它在圣书字中也有特殊用途,此处不作深入解释,并不影响氂这个字的整体解读。

所以第五位法老的名字就是“氂”,当是强调其任劳任怨之意。

【对第六、七位法老名字的解读】

考虑到古文字解读过程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有些冗长和单调,本文略去第六位和第七法老名字的解读。相信连续五个法老名字的解读成功应该足以说明问题。不过可以告诉读者,它们确实是期待中的“裹”字和“克”字。具体解读过程,将在后继的博文或出版物中给出。

【对本文圣书字解读的总结】

我们通过了巴勒莫石碑的考验!石碑上法老系列的名字确实和华夏记载中炎帝系列的名字完全匹配。两种文字对比参考,也帮助我们发现这些王名的真实含义。

通过上面的解读,相信读者对圣书字实际上是什么也会有所感觉。它既非商博良等西方学者在一百多年前认定的字母文字,完全不要有什么辅音,双辅音甚至三辅音之类的概念。它也非一些当今研究者设想的会和汉字在字型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实际上从字型来看,通常两者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圣书字的基本字符是象形符号,但实际上往往被借代成其它意思,下表总结了本文中出现的几个圣书字字符的真正含义和对应汉字。

华夏探源(十):挑战巴勒莫石碑,验证上古炎帝王表

不过圣书字字符一般不单独成字,而是以会意或借代的方式组合成真正的字。上文中“明”、“承”就是会意字,而“直”、“氂”、“魁”就是借代字。

炎帝的王名属于早期圣书字文,还没出现部首和形声字。对于这类更复杂的圣书字的汉语解读,可参考另一篇博文《文明密码(六):发现古埃及圣书字与汉字的本质联系》。

需要指出,此前亦有其他研究者如兵策儒剑和大禹昆仑等人对巴勒莫石碑的七个王名作过解读。本文的解读方法和结果与他们并不相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作进一步对比研究。

海色清澄相信:随着圣书字得到重新破解,历史学和古文字学将经历一场革命。一扇新的历史之门正为我们打开,也将带来全新的挑战。

请读者继续关注我的博客/公众号,海色清澄会带来所有的答案。

海色清澄(微信号: femtoyang 公众号:大地的指纹)

2020年2月28日于海上九城。

【大地的指纹】【华夏探源】【文明密码】【东土西土】系列用全新的视角揭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相关的历史之谜。本文为海色清澄完全原创作品,如需转发或引用文中观点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