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道不离左右

 衆妙之門 2020-12-31
中道不离左右

六祖惠能大师晚年,化缘将尽。有一天,他把几位得意弟子召呼到身边作最后的付嘱,这些弟子是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和法如等。六祖说:你们这几个人和其他人不同,我灭度后,你们要各住一方为师,把我的法传下去。

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说法,不失本宗。你们说法,首先必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不要离开自性。如果有人向你们问法,你们要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什么是三科法门呢?就是阴、界、入。阴是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是也。什么是入呢?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尘和内六门加起来为十二入。

什么是界呢?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再加上六识,这就叫十八界。自性能含万法,所有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都含藏在其中,因此自性也是根本识,名曰含藏识。自性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此一十八界,都是从自性生起作用的。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自性恶用即是众生用,自性善用即是佛用。这个用从哪里来?从自性来。

所谓对法,外境无情方面有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这是五对。法相语言方面有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这是十二对。

中道不离左右

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这是十九对。总共加起来三十六对。

我们不要以为这三十六对是个死数,不是的,这是六祖随便举出的一部分而已。事实上,这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包含了整个虚空法界,法界内的一切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中有无数的对,如事与物对,是与非对,善与恶对、美与丑对、传统与现代对、东方与西方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六祖这里举三十六对,作为总代表,来说明一切佛法的道理。

六祖说,这三十六对,若会解会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起用或者和人说话,都要注意到外于相离相,在内于空离空,既不要著相,也不要著空。如果全著相,即长邪见;如果全执空,即长无明。著相于外的说法者,愿意作法求真,或者广立道场,喜好大场面,做大法会,折腾造作,弄些花样文章,说有无之过患,执善执恶,执是执非,这种人,著相而求,累劫不能见性。

执空之人常容易谤经,强调不用文字,既然不用文字,那么话也不要说了,语言也是文字之相。也有强调不立文字的,就是这“不立”二字,那也是文字呀!这种人见人说法或著书作文,便生反感,谤人家言著文字。你们应该知道,这是不对的,自迷这么糊涂还没什么,还谤佛经,不要谤经啊,那罪障大了!

中道不离左右

六祖又说:修道之人,既要依法行持,又不要百物不思,百物不思,那对道性来说,也是一种窒碍,增长无明。反过来说,如果光想光说却不修,却又会生发出邪念。不立文字,是不执著文字表相的意思,不是禅宗反对文字,事实上,中国的禅宗留下的文字最多。如果没有这部《六祖坛经》,我们又怎么会懂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

六祖又强调说:你们既要依法真修,同时又要无住相作法布施。如果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那就不违背本法门宗旨。

如果有人向你们问禅法,问有你就用无对,问无你就用有对,问凡你就用圣对,问圣你就用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之义。其它人家问什么,都按这个方法做答,即不失理。比方说,对方问,什么是暗?你就回答,明是因,暗是缘,明没有了,那就是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其余无论问什么,都用这种对除之法。以后你们传法,依据这个相传相授,不要忘了这个宗旨。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头看看六祖前面说的一些法,是不是这样呢?还真是这样的。

例一: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例二: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例三: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静。

例四: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例五: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怎么样?是这样吧?这是禅法的根本诀窍,六祖在这里都给抖出来了。不知道这个诀窍的人说法,总会落于偏激,偏执。偏执不是佛法。

中道不离左右

如今社会上一些人,大多都是些偏执狂。有些教下的人,讥宗门不讲道理,没有章法;有些宗门的人,讥教下只知究理,没有实行;一些倡导新学的人,说传统一无是处;有弘扬传统文化的人,说现代文明统统错了;一些喜欢中医的人,说西医害人害世,一些喜欢西医的人说中医毫无道理;一些倡导民主的人,一看到权力集中就愤怒;一些认可集权的人,一听到民主就敏感。相互对立,各执一端,无端生出许多矛盾和麻烦。

有些人看到社会上有种种问题,便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纠偏,结果是把狂躁症医过来了,变成了抑郁症,把疯子治成了呆子。这边把人从水里救上来,又扔到火里烧死了。弄得许对人原来为发不了财当不了官上火,后来又为成不了佛开不了悟上火。这些都和真正的佛法相违背。在这里我们再看佛门的一个根本偈子: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就是说要成佛,先要做到诸恶莫作,再要做到众善奉行,光做到这两个还不行,最后还要自净其意,对善恶的概念也不执著,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得本来面目,就是这个道理。

中道不离左右

这是从上以来所有一切佛都是这么讲的。六祖的禅法正是诸佛心法的无谬传承。可惜的是,我们社会上很多人讲佛法,都把“自净其意”四个字忽略漏掉了,因此都在折腾造作,执善执恶,生是生非,没有几个真正平和解脱的。

前些年,笔者也曾写过四十八首偈子,现已结集出版,名曰《在世出世》。在这里拿出两段分享一下,大家看是否符合这个精神:

偈一:断 常

不执无常不执常,

无常之性恰是常,

生者哪个灭者谁?

如来八万四千相。

偈二:空 有

万有不有空不空,

此心一生万法生,

真如理地证乃知,

说与世人论不清。

偈三:忏 悔

不念过衍不造恶,

业障本空觅无著,

若将罪福挂心头,

地狱门开见阎罗。

偈四:中 道

不守中道不住边,

左脚不正右脚偏,

逍遥随缘开步走,

东西南北皆通天。

好了,不能再晒了,否则那本书卖不出去了。一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