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岸村,和合文化的发祥地,秀美的风景吸引寒山在此隐居了70年

 上海旭日东升 2020-12-31

后岸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此地是唐代“和合二仙”之一的诗僧寒山的隐居地,也是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和合二仙,他们都是唐代朝贞观年间的人,他们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清朝皇帝雍正把他们封为“和合二圣”,居然成了老百姓礼拜的婚姻神和爱神。后岸村自然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秀美的风景吸引寒山在此生活了70年。

  


来到后岸村,最让人惊喜的必定是号称“十里铁甲龙”的山崖,气势壮观,特别是晴空万里时,太壮美了。它是后岸村的天然背景和标志性形象。

  


后岸村背靠大山,村内溪水环绕,有几处老宅院,也是夹杂在砖瓦水泥的新民居之中。

  


村道边的绿化带上,几尊石雕引起了我的注意,那石雕的造型都是石匠们的劳动场景。一打听,原来后岸村的村民过去主要从事石矿开采,因为当地石材资源丰富,后岸村从清末开始卖石材,成了远近闻名的“石板村”。当地人依山取石的历史已有上百年,从石板开采为主正在向休闲旅游村发展转型。

  


后岸村的体育馆,这是个免费体育馆,全国各地都会来这边举办大型的气排球比赛等体育赛事。

  


村中一条小溪环村而流,河中锦鱼成群。

  


村中心有口栏杆塘,因原来靠东边塘岸有石柱、石板做栏杆而得名。塘岸四周围上了34根荷花柱,32块雕有花草图案的长方形石板做栏杆,在南北两面各留一个缺口,铺上石阶,供村民洗涤。并且镌刻了“栏杆塘”三个大字。

  


老宅院

  


老宅院内阿婆正在做手工活,一种塑料插花。

  


最可贵的是后岸村还保存了一条老街和一片民清老宅,进入老街犹如时光倒流数十年。探访老街,就如同在阅读一本厚厚的“线装书”,可以再这里找到历史的文脉。

  

  

  

小巷深深

  


老街街面石板铺砌,旧房子以石条、石板屋居多。

  


后岸村在村里设有党员加油站,党员书屋等。

  


和合二仙塑像,寒山手持荷花,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荷有“和”意。拾得手捧园盒,是象征“合”的意思。

  


和合文化苑位于后岸村村中的四合院,面积约500平方米。门柱两侧刻有“行密节高霜下竹,方知不枉用心神。”出自唐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院内陈列室门楣上刻有“和院”蓝色二字,门两侧刻有“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出自唐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室内陈列“寒山拾得”的篆刻、书画作品上百件。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出自唐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和合文化苑后院门楼,柱子上刻有“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出自唐诗人寒山的《诗三百三首》。

  

  

后岸村“永庆堂”始建于清代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坐东朝西,正中龙宫里的坐像就是龙树王老佛。2010年秋天,后岸村民纷纷出资,进行了第二次全面重修,面貌焕然一新。

  


后岸村从“卖石头”变成了“卖风景”,成为中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后岸村有百来家农家乐,全村人都走上了健康绿色的致富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