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唐诗,仅22字,响彻千古

 古典书城 2020-12-31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你可曾想过,

人世间最深的孤独是什么?

是旅途漫漫,无人作伴?

还是时光缓缓,只身终老?

也许,还有这样一种孤独:

天地悠悠,独自泪流,

心事茫茫,无人能懂。

01

公元696年,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契丹起兵反叛,攻陷营州,

由武则天之侄武攸宜率军征讨。

其时,作为武攸宜幕府的参谋,

陈子昂也随军出征。在他看来,

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主帅武攸宜,为人轻率,胸无谋略,

偏偏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劝言。

在他的指导下,大军遭遇了惨败。

面对这样的情形,陈子昂挺身而出,

表示愿意亲率一万士兵担当敢死队,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驱敌作战建议。

谁知,心胸狭隘的武攸宜

不仅没有采纳陈子昂的建议,

还将他降级为军曹。

壮志难酬,悲愤满腔,

英雄失路的无奈,又有谁知?

于是,在一个幽暗的黄昏,

他缓缓地登上了幽州台。

在幽州台上,他放眼远眺,

只见天地苍茫,望不到边。

如此开阔壮丽的景象,

令他愈发感觉自己的渺小与孤独。

触景生情之际,

他写下了这首

闻名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在诗中,他慨然长叹:

“古时礼贤下士的贤君,

都早已一一故去了,

往后的很长时间里,

怕是也见不到赏识人才的明主。”

想到这里,他流下了悲凉的泪水。

天地悠悠,孤独难解,

谁能读懂自己的心声?

在这茫茫的人世间,

最难熬的时候,

便是独自落泪的瞬间。

那默默流淌的泪水,

点点滴滴,孤独入骨。

02

在陈子昂去世的400多年后,

一位满腔热血的抗金名将,

也感受到了与他相似的孤独。

这位名将,叫做岳飞,

他的悲壮事迹,举国皆知。

其时,北宋已灭,南宋苟安。

面对这破碎残缺的山河,

执着的岳飞不曾放弃,

心底始终燃烧着复国之梦。

公元1136至1137年,

他指挥军队收复大片失地,

并准备大举北上,恢复中原。

此时,软弱的皇帝,

却打起了别的算盘,

任命投降派秦桧为相,

打击一心抗金的主战派。

大好的复国形势,

眼看着就要付诸东流。

苦闷郁结的岳飞,

在一个孤独的深夜,

写下了这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他想把满腹心事,

借弹琴来倾诉,

但正如陈子昂所言,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世上知音如此之少,

谁能听懂琴声中的孤独?

人生最深的孤独,

莫过于偌大世间,

没有人能理解自己。

只剩下一腔心事,

化作夜里的独自叹息。

0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

陈子昂的“独怆然而涕下”,

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

但生而为人,之所以

能够捱过生命中难熬的日子,

甚至于造就一番耀眼的事业,

其根源,便在于忍受孤独。

这种坚毅而刚强的意志,

成就了陈子昂与岳飞,

也成就了艾米莉·狄金森。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

成为更新的荒凉

这首著名的小诗,

便出自艾米莉·狄金森之手。

她的青少年生活,单调而平静,

接受着枯燥无味的宗教教育。

但在她循规蹈矩的外表下,

却始终住着一个诗人的灵魂。

为了更好地摒除世俗的影响,

从25岁开始,她便闭门不出,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在别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孤独,

成为了她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

在她弃绝社交的30年间,

她写下了1700多首诗歌,

直至死后出版,方被世人所知。

她的诗歌,影响了一个时代,

而她本人也被视为20世纪

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她忍受孤独的坚毅意志,

终是给予了她理想的回报。

孤独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害怕孤独。

唯有克服对孤独的恐惧,

学会忍受孤独的时光,

才能找到此生坚持的方向,

成就一番理想的事业。

04

陈子昂留下了不朽的风骨,

岳飞彰显了豪壮热血的精神,

艾米莉展示了忍受孤独的意志……

面对孤独而不溃退的态度,

使他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漫漫人生,总有孤独的时刻,

也许独自泪流,也许无人能懂。

但请给自己一份忍受孤独的勇气吧,

也许,你便能从这难熬的黑暗中,

觅得一缕永不熄灭的亮光,

穿过长夜,照亮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