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凭什么KO掉全国1378个县?

 pf2019 2020-12-31

浙江桐庐被称为是“中国最美县”。到桐庐采访前,我们想找一个核心的主题,发现它的主题很多,桐庐的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开始打造美丽乡村3.0版。2020年7月,桐庐从申报的1378个县级政府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也是浙江省唯一被命名的县级地区,此外桐庐还是有名的快递之乡,桐庐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县域治理等多方面的探索和经验,都引发了很多关注。采访完我们发现,所有的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围绕人,围绕着人的幸福感。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美丽乡村”3.0版是什么样?


地点:两山大道

方毅:这就是长三角都非常有名的芦茨村,这条溪就是芦茨溪,这条大道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是村民自己取的,他们把这条大道叫做两山大道。村民是非常朴素的,他说你看我的右手就是绿水青山,我的左手就是金山银山。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这是老天爷给的,当时李可染就在这画了一幅画,《家家都在画屏中》,形容这个地方是如此的美丽。然后老百姓家家户户在这里开民宿,少的一年收入五六十万、七八十万,多的一年一百多万。所以老百姓也很庆幸保护好了这方山水。

记者:路边老人也比较多,都是从长三角或者上海过来的比较多对不对?

方毅:对,我们专门有大巴车,从上海直接发到这儿,然后每天往返。像这个村原来生活条件非常差,最早它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靠卖炭,因为这里林业资源很丰富,烧炭以后运到杭州、运到义乌、运到周边去卖,靠卖炭的一点点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方毅: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文明户,也是这里做得非常好的一个农户。他们也是很勤劳,也很能干,两夫妻,她先生烧菜,能够做厨,她能够接待。

民宿业主:像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回头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好,我们这里就是绿水青山,像上海人,(从)大城市到我们这种山沟里来的话特别喜欢,环境又好,所以来的客人特别多,尤其上海人。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讲是最实惠的,我们对面就是绿水青山,这里就给我们带来金山银山,我们这里是最实际、最贴切的。

地点:青龙坞

记者:我们来到这以后就觉得特别的惊讶,这是在一个山坳里边,然后有这么多白金级的甚至是五星六星级的民宿在里边,特别高端。

书记:对,这里实际上原来是一个空心村,这里的村民基本上都已经搬到外面去或者在外面打工,留下的就是一些老年人,非常少的有几户人家还住在这儿。当时本来这里按照我们设想是准备逐步消亡的,把人员都搬出去。

但是绿水青山真的就是财富,很多的社会资本,包括在外地的本村的一些年轻人,他们看到了商机,第一家落户以后他做了一些设计,把原来的老房子变成了一个非常时尚的、非常具有艺术感的民宿,得到了市场的追捧,后来逐步地一家一家都看中了这个地方,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艺术村落。也倒逼着我们去思考这里怎么来定位,然后在规划当中把这一带都注入了艺术元素和艺术方面的一些要求,你要进来做就必须设计上达到艺术化的一种标准。

现在这一带发展得非常好,专门赶到这边来体会这样一种艺术村落,来体会这样一种高端民宿的客人都非常多,所以这里可以说又焕发出了一种新的魅力。所以我想艺术一定不会抛弃乡村,艺术会走进乡村,然后乡村也会在艺术走进的同时能够得到一种艺术的熏陶和升华。

记者:桐庐被称为“中国最美县”,美丽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我看到现在桐庐是要打造3.0版了,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1.0、2.0和3.0大概的区别是什么吗?3.0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方毅:这也是源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学术上也没有专门做过1.0、2.0、3.0的区分,我们觉得从桐庐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历程来看,我们感觉到比较明显的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农村环境的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那个时候原来的房子从破破烂烂,到整整齐齐,到道路、基础设施的提升改善,我认为这是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种改善,我们把它称为美丽乡村1.0版。在这个1.0版建设当中,我们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2013年在桐庐召开为一个标志,标志着桐庐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2.0版就是在美丽乡村环境建设好的基础上,我们寻求的一种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一种既要美丽的外在,也需要一种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实惠,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重点是抓了美丽经济,通过民宿经济的发展、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把乡村的钱袋子鼓起来,我们把它称之为美丽乡村2.0版。以全国全域旅游现场会的召开和国际民宿发展论坛的召开作为标志,桐庐在2.0版的建设过程中也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这两步达到的基础上我们也在思索,到底我们的短板在什么地方、目前碰到的瓶颈是什么、下一步我们美丽乡村想持续领跑路在何方?我们也是在这样的思考当中提出了3.0版,这个3.0版重点就是关注人,就是如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去满足人更高层次的一种需要,这个人既包括本地的村民,也包括外来的游客,也包括走进乡村创业的创客,他们这样一些人群,他的需求,他更高层次的需求到底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3.0版的着力点。

我记得我曾经一个月专门蹲点到乡镇,当时就是2.0向3.0过渡的过程中,当时有一些现象,为什么政府越是投入这么大,社会资本越进不来?为什么政府投入越大,村里的债务反而是越高?形成鲜明的反差。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比较痛苦,觉得做到这个程度下一步到底怎么干,也是花了不少功夫。

实际也是到今年才真正提出五大乡村、真正提出3.0版本,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探索,比如投入机制的探索、比如工程监管的探索,包括村级组织建设的探索。我们做了这样一些调研以后,特别是针对当前我们美丽乡村的乡村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问题导向入手,我们提出了五大乡村建设,包括数字乡村、创业乡村、艺术乡村、文明乡村和法治乡村。

所以我们也不一定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版本,事实上在不知不觉之中,或者有的它是在自发状态中已经开始了,比如说文明乡村的建设,有的可能已经开始了艺术村落的打造。

我们一个感受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对山水、生态、健康进一步的追求,回归田园、回归乡村的这种愿望会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应该顺应这样一种潮流或者说顺应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来设计和推进新一轮的美丽乡村建设。

2

法治是老百姓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地点:善治广场

记者:这几年是开常委会的前半个小时都学法是吗?

方毅:对,我们在县政府常务会议或是县委常委会会议之前学法,我们也在所有中层干部的培训、各类培训当中都加入法治培训的内容。我们最早是行政首长出庭,我当时当县长的时候每年第一个案子都是我自己出庭,不管输赢,输了更能够倒逼我们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也有赢有输。有一个案子就是败诉了,但是也很正常,正确地面对我们碰到的一些事情,不管它是历史遗留问题,还是由于时世变迁带来客观的因素,你错了就是错了,败诉了就败诉了,我们理性地、正确地对待它。

我们觉得县城法治首善之区就应该是执法最严格最文明、司法最公正、氛围最浓郁、老百姓在法治方面获得感最强的一个区域,所以我们也是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来设定了我们的载体、设定了刚性的一些制度,来推进我们全县域的法治建设。

总书记讲要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法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实际在我们县城、在我们基层碰到最多的就是很具体的、矛盾又很尖锐的、大量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有法治思维、没有法治思维,运用法治的手段、不运用法治的手段会有很大的差别。

记者:桐庐是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主要是通过哪些方面来推进全域法治建设的?

方毅:之前我们重点是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通过政府的依法行政来作为示范,来带动全社会尊重法治。今年8月份桐庐成为全国第一批、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县级法治政府建设的示范地区。

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让法治成为治理之基,成为幸福感的来源,我们做了一些思考和谋划。我们考虑,法治意识的普及应该要从政府这个层面扩散到全社会、全领域的层面,所以我们在机制上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我们在两会期间召开全国可能也是第一个依法治县的大会,比如我们在百姓日全体公职人员对《宪法》宣誓,比如我们也要求政府要向人大汇报、报告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我们乡镇的主要领导、党委的负责人要向上一级述法,包括我们还建立法治督察等机制来保障法治政府的推进、全域法治的推进。

第二个层面,应该要加强法治力量,这个力量既包括法治工作者的力量,也包括让更多的不擅长法治的人变成擅长法治的人。我们在乡镇都增强了司法方面的力量,同时也实现了乡镇法律顾问的全覆盖,以此来改变基层法治工作者不足的弊端。

记者:为什么把法治建设作为一个主要的发力点?

方毅:我们提出一个目标叫“县域法治首善之区”,之所以选择法治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力点,而且是作为三大保障之一写进全会的报告,主要还是因为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事实上法治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营商环境,也成为老百姓安全感的一个主要来源。如果法治不健全、法治得不到尊重和执行,老百姓的平安感、安全感会受到挫伤,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幸福感,安全都没有了,哪里来的幸福?所以我们还是把全域的党政一体带动全社会来参与的全域法治建设的格局,作为新时代推进县域治理的一个发力点来对待。

我本身是学法律的,自己也有法治的情结,也有一种愿望,我们希望在现实当中去践行法律,去看看到底在治理中我们法治行不行得通?有的时候说起法治可能是“诗和远方”,但我们每天面临的具体问题可能很多都是“眼前的苟且”,所以在“诗和远方”与“眼前的苟且”之间,怎样能够让“诗和远方”成为主流,而让“苟且”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3

“快递人之乡”变“快递产业之乡”


地点:富春江边

记者:他们说你经常早上会在江边跑跑步、走一走。

方毅:桐庐的江景特别美,因为富春江本身就是一条非常美的江,它的宽窄很适宜、它的山形非常美。对面是我们的新城区,这几年建设以后,一个现代的新城拔地而起,那栋就是申通快递投资的,非常现代。早上江边跑一跑经常收获一种感动,特别是大清早,有几次晨曦刚刚起来,特别美,看到一路上老百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拳、有的在跳舞,就有那样一种非常发自内心的幸福的感受从心底流畅出来。这时候就会感觉到做了很多工作都是很值得的。

记者: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桐庐是“快递人之乡”,国内几大快递公司都是桐庐人创办的,你们接下来是想把“快递人之乡”转变成“快递产业之乡”对吗?

方毅:桐庐是个神奇的地方,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么一个县城怎么出了申通、圆通、中通、韵达这些快递企业。像今年目前为止,这几家快递公司已经占了65%以上全国快递的件量,在整个快递行业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些快递公司因为是全国布局,总部都在上海。

我们也在想,如何能够让桐庐从一个快递人的家乡变成一个快递产业集聚的地方,所以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谋划、在布局。我们也在不断地跟快递企业商量,如何能够把快递行业中的一些现代元素,含金量高的、发展前景好的产业转移到桐庐或者说布局在桐庐,推动家乡更好地发展。

记者:如果把你刚刚说的这些产业搬过来,能给桐庐带来什么?

方毅:我们也专门谋划了富春未来城的建设,这些年跟快递企业的交流中,我们也发现这些快递企业都已经从原来比较单纯的送快递上门服务性的企业,演进成一个个高科技企业。它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而且发展想象空间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谋划快递科技小镇以后,跟四家快递企业商量,到底把什么放过来,比如圆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它里面的5G、无人机等很多研发工作都会过来。比如中通把它的第二总部放在这里,把车辆调度中心、呼叫中心等很多部门转移过来。比如申通国际总部、韵达全球科创中心,未来都给桐庐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

首先它带来的是人流,每家公司少说也有几千个人,而且都是学历比较高的年轻人,人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人也是经济发展最大的资源,所以我们提出一个定位叫做年轻活力城,就是希望把这样一些有潜力、能创业、有梦想的年轻人集聚到我们的未来城里面。

另外,把这些产业引导过来以后,桐庐整个产业结构也会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原来讲“3+1”主导产业:大制造、大健康、大旅游,加上快递特色产业,但是“十四五”会变成一个快递地标性的产业,然后再加上那三个主导产业。快递在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分量会有明显的变化,也让经济结构更加具有科技味、具有现代味、具有未来感。

记者:“快递人之乡”变成“快递产业之乡”,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念头的?

方毅:2018年,我带着四套班子还有相关的部门专门到上海去拜访“三通一达”四位老总,大家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我说我有一个梦想,因为你们现在还不够强大,所以你必须把总部放在上海,因为你需要这里的人才、需要这里的资金、需要这里作为一个窗口跟大家去交流,但是我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你们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一出桐庐高铁站就能够看到“三通一达”的LOGO,那个时候大家会觉得真的走到了一个快递的王国。到那个时候你足够强大了,并不是你必须在上海,而是你自己坐在桐庐、坐在美丽的富春江畔喝茶,八方来朝。而且他们也看到国际上很多大的公司都在小镇上。山水、生态、健康,当这些因素在选择当中显得更加重要的时候,给了一种念想、给了一种憧憬,再加上他们有非常浓厚的家乡情结,这些都构成现在能够回来的契机。

我在桐庐有三个梦想,还有两个梦想都跟教育有关。一个梦想就是,桐庐的每个孩子都能够有一两项体育的爱好,在这些体育的爱好当中他能够锻炼身体、磨砺品质,能够展示自我,能够收获喜悦,所以我们也专门募集了体育基金,通过这样一些载体来激发更多的孩子投身到操场、投身到运动场、投身到体育锻炼当中。今年我特别高兴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在体能测试当中,优良率全省拿到了第一名。

桐庐作为一个县,我希望桐庐的孩子在考上大学之前能够不要背井离乡去求学。去年我们也专门召开了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我们专门募集了第一期5000万的教育发展基金,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我相信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队伍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也会一年一年继续这样做下去。我们目前大致预算内的收入可能1/4以上都用于教育,所以我们提出要成为浙江省特级教师最多的一个县、成为新锐教师进步最快的一个县、成为教师幸福感最强的一个县、成为教育质量提高最快的一个县,我们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记者:桐庐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县,这些年为了“幸福感”都做了哪些努力?

方毅:我觉得,在治理当中始终把能够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作为重要考量的内容,做决策也好,出政策也好,谋划一些活动也好,都会考虑是否有助于老百姓幸福感的提升,我想这是一个前提。

记者:更多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其实打造美丽乡村,无论是美好的生态环境,还是人为的法治环境,都是让人从里到外的一种舒服,可能就是一种幸福感对不对?

方毅: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去破除一些老百姓感到不满意的东西,增加一些他们感到高兴的事情,都会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记者:来桐庐这么多年,你对未来桐庐的发展是什么样的期许?

方毅:我认为幸福感会成为桐庐未来永久的一个标签,我希望它成为一个永久的标签,因为任何的发展、任何的建设、我们的工作最后实际上归结点就在于这一方老百姓的幸福。

小梦想,但都是大民生。桐庐GDP不高,但是幸福感很高。山河如画,家家都在画屏中,是上天的恩赐,而法治所能塑造的公平公正的环境更能抚慰人心,内心平和,幸福感也更强。保护生态为了人,产业发展为了人,法治建设为了人,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努力解决什么,这都是人感到幸福的源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