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假装很努力的样子,最终会让你变成那样的人

 昵称3cnM8 2020-12-31

一个在南方打工的朋友W君最近留言说,自己又报了一个微信运营培训班,每天下班后还要去听课一小时,回来还有功课。但是最近公司总是加班,所以常常会耽误课程,两头兼顾又总是得不偿失,弄得自己很疲惫。

之前这个朋友还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但是去了一个月后,就一直没有时间去现场听课。后来培训机构给他开通了网络课程,但是一个连强制去培训班都挤不出时间的人,能自觉到通过网络学习吗?

果然,第一个月只打开了一次网络课程,半个小时的学习也只是听了不到十分钟,然后又是电话又是玩微信,偶尔再刷一下微博,时间就这样在他的忙忙碌碌中匆匆流逝了。

朋友也很苦恼,他抱怨说,自己这么努力的去学习,就是想给自己充充电,不让自己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被淘汰,更怕被现在步入职场、劲头生猛的90后比下去。

所以在30多岁的年纪,既要兼顾家庭和孩子的陪伴时间,又要顾着学习充电。本来以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后,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地多赚钱,但是,反而让自己不断的消耗自己。

他也想努力的多挣点钱,于是,看到朋友圈有人卖化妆品和欧洲进口奶粉,于是就加入了他们的销售大军,想要通过借助朋友在欧洲的朋友,倒卖原装进口奶粉。

可是,这样的美梦刚刚开始在朋友圈行动了不到一个月,新闻就爆出了知名网站和快递公司联合造假,海淘奶粉遭遇“多事之秋”。央视财经《消费主张》曝光了“19款知名‘海淘奶粉’抽检40%不合格”,海外代购有猫腻,海外代购全部出自中国,快递公司集体造假……

于是,海外代购也戛然而止。

最近又被李文星误入传销公司致死的新闻,闹的人心惶惶。政府出拳打击传销组织和变相传销方式。

在一片噤若寒蝉中,朋友的朋友圈也偃旗息鼓了。

他觉得自己努力了这么久,怎么总是遇人不淑或者刚发现了一个新商机,就突然变成了一个大陷阱。

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突然有一天主动加我微信,提示是同学。我就通过了。

然后一上来就发了一个所谓商界领袖的二维码,邀请我加入。

我一时被整蒙了,就问同学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只是一个打工的,什么时候成了商界领袖了,是不是高攀了?

这个同学自报家门后,就开始了一通关于自己如何如何努力,然后成为了商界精英,然后又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我,就想让我也加入,已经有很多同学加入了,现在要带着我一起发财。还祭出了马云的名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一天实现了呢!

我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回复道,同学,我的梦想早就破灭了,恐怕我加入后要拖你后腿啊,呵呵。

他又开始截图发一些自己收到的客户转账资金,随后又发了一个产品链接,说,你要是不想发大财,那就代理这个产品吧,也可以让你赚一笔小钱,大家一起努力,总有一天会成为成功人士的。

然后,我就将这个扮演成功人士的同学拉入了黑名单。

现实中,有些人,看起来很努力,那也只是看起来而已。其实他们常常会为自己的不甘心找理由,会为自己的放弃找托词。然后依旧假装很勤奋、很努力的样子过着毫不费力就能够达到的最低生活标准。

很多时候,面临身边亲近的人指责,就抛出自认为能够说服所有人的观点:“我也在拼命努力工作,我又没有吃喝嫖赌,我天生家境不好,无老可啃,我穷是我的错吗?”

所以,天生家境不好,无老可啃,就成了他们不思进取,不去努力的最好借口。而他们却从不换一个角度考虑,既然天生家境不好,无老可啃,是不是就更应该努力到汗流浃背、一天24小时恨不得都去赚钱啊!

这样,你不仅能够有可能改变不好的家境,还能够让下一代有老可啃,而不是让下一代和你一样生活在同样的抱怨中,自甘堕落。

但是,还有一些人,努力一点点就觉得自己付出了百分百的辛苦,最终却只换来了百分之五十,甚至百分之十的回报,从而耿耿于怀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去赶赴下一个努力的战场。

虽然鸡汤里常常说,你努力的顶点,只是别人的起点。

但是不能因为你的起点低,最终甚至无法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顶点,就选择半路放弃,甚至从一开始就不去努力。

说到底,你不是想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你只是焦虑你现在的现状而表现出很努力的样子,所以即使你很努力了,依然无法改变现状。

你不是不努力,你只是更焦虑。

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出过一本书《我懂你的知识焦虑》,他就很精明地读懂了很多人的焦虑,于是就在他的公号里贩卖焦虑,每天的“罗胖60秒”表面来看,是在传授你更多的新资讯和知识点,其实是在给你制造更多的焦虑恐慌。

比如近期的《为什么李笑来用上了那五个字》、《我们衰老得更早,又活得更长》、《如何成为一个段子手》、《最有魅力的人是什么样》、《人生,如何才能自己说了算》、《算法属于机器,心法属于人类》,等等等等,无一例外都在给读者营造一种来自心灵、大脑、身体、职场、以及外界环境的焦虑。

他会很聪明的找到和打中你的痛点及兴奋点,但是他又不是一棍子将这些理论说死,总会留一点余地,这就是他会说话的艺术。

看得多了,你就会明白,其实李笑来是罗胖旗下【得到】APP的专栏作者,他在推荐李笑来智慧的同时,其实是在推荐他的【得到】APP,然而,等你付费下载并且抽空收听后,依然什么也得不到。

但是,罗振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从最开始的贩卖知识,上升到了贩卖焦虑感。他非常懂你的焦虑,但是只会挑逗你,给你制造焦虑,却永远无法治愈你的焦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