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跑线》:孩子不是在教育上输不起,而是父母放不下这三点

 昵称3cnM8 2020-12-31

影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影片主演拉吉一家既走不进上流社会的“高雅”,也吃不了底层人民的苦,却通过这个“三界游走”的经历,看到生活更广阔的“面相”。

通过这样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看似荒诞的剧情,探讨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中国式父母的悲哀真的是教育导致的吗?”“如何孩子无法出人头地该怎么办?”

一心想要跻身上层名流社会的中国家长,自身逆袭的希望已经破灭后,就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到下一代身上,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甚至不惜卖房借钱也要把孩子送入贵族学校,企望从“起跑线”开始就让孩子不能输,至少不能输得太多,每一个含辛茹苦的家长在逼迫孩子时,都美其名曰“我是为了你好!”

这种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当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情有可原,我们不去过多的苛责这样的父母,因为当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穷人乃至底层人民通过努力晋级的通道越来越少,甚至演变为只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时候,最起码中国应试教育显现的公平性依然是人人面前皆平等的一条黄金大道。只要你好好学习,努力熬夜,奋斗300多天,多考一分就能够干掉上千人,然后挤过独木桥升入一流大学,然后有可能晋升更高阶层,甚至改变命运。

从这个目标来说,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好”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甚至当结果变成孩子通过教育进入了一流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有了好收入,家长便认为自己的培养是成功乃至值得歌功颂德的。

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教育究竟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有些人拼命努力,只是为了考取一个好大学让亲朋好友羡慕,却并在乎孩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遭受的痛苦和因为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而扭曲的性格和心理。

显性的结果掩盖了隐形的过程中的伤害,孩子在步入社会后,依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因为无法解决而最终被社会抛弃,甚至引以为傲的孩子最终抛弃父母。

之前媒体报道的《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的新闻中,主人公叫王猛(化名),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却写下一封万字书信,里面讲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

他不避讳自己性格的“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他认为,这正与父母有关。

他的文字里,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父母的过度关爱以及缺乏亲情,让他没能树立足够的信心。

万字长文的主要观点包括:“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等等。

当然,这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以爱之名的圈禁”“强烈的控制欲”“爱的缺失”“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的孩子”却是不争的事实。

孩子该责怪甚至远离和拉黑父母吗?北大学子的做法也许有些极端,然而,众多家庭教育中,很多人都在说“支持而不是改变”这句话,但是做起来全是心急火燎的改变。

父母把孩子抓得太紧,不懂得适时体面的退出,于是遭遇摒弃就在所难免。

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真正有几个家长能做到淡然处之呢?所以放不下就拿不起,最终能适应精英教育的孩子非常少。

网友“凌睿大坏蛋”评论,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孩子终将是平凡而普通的,都想通过接受精英教育跨越阶层,从底层攀升到高层。正所谓富不过三代,所以要通过教育来改变,就愿意倾其一切,在教育上投资。

这种投资往往带有很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最遭罪的还是孩子。

之前所报道的,孩子被扼杀了天性,被剪断了翅膀,被毁灭了梦想的教育观念,终究还是要让孩子自由的追随自己的天性成长,然而,在激烈竞争和优质资源稀缺的社会中,又有多少家长愿意放手让孩子自由生长呢?孩子的天性早就被父母的贪性扭曲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适合他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适合你,所以,不是说孩子接受的普通教育或者精英教育不好或没有用,而是说不能不管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千篇一律都都挤进高价稀缺学校。

有些孩子对有些教育方式和环境本来就怀有抵触乃至恐惧心理,你再强迫他去强行介入,也许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新的恐惧情绪,这也许就是许多孩子虽然夜以继日地耗费同样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但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的原因所在。

有些家长口里喊着“支持而不是改变”,一出手就是改变,说和做是两码事情。

前一阵参加一个高校活动的时候,台下休息的时候,听到两个不同高校的老师聊天,一位说,现在大学培养的75%的学生是没有用的。通过三四年的学习毕业后,依然什么都没有学到,还不如技校和高职学生学一门技术更容易找工作。

而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自2011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075万人。

音乐人高晓松说,清华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国之重器、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去谋求一个职业,否则我们清华和蓝翔技校还有什么区别呢?

蓝翔校长荣兰祥回应,咱们蓝翔技校就是实打实的学本领,咱们不玩虚的,你学挖掘机就把地挖好,你学厨师就把菜做好,你学裁缝就把衣服做好,咱们蓝翔如果不踏踏实实学本事,那跟清华北大还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教育的多种选择模式,至于谁更有资格鄙视谁,倒是交由社会来评判吧。

当然,并不是说上大学读书无用,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千万不能被这样的伪命题欺骗,让孩子上一个顶尖的大学、接受良好的精英教育当然是最好的,因为目前的国情中,教育仍然是最公平最切实和最容易改变阶层的最简单方法,没有之一(虽然教育存在各种暗箱操作和灰色交易,但不可否认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和阶层固化依然是普通人可以选择和实现的途径之一)。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真的未能进入如北大清华乃至去国外顶尖大学留学,那么选择如蓝翔这样适合孩子的教育,或者学一门技术和手艺也是教育的多种方式,孩子同样可以获得幸福感和成才。

对于中国绝大多数急功近利的家长来说,你要克服和放下的是你的虚荣心和炫耀欲以及。

“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现已上线

各位亲,大家好。

我最近正在学习考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业即将完成。为帮助更多家庭走向幸福,由本人主讲并邀请心理学专业老师传授的家庭教育指导视频课程即将华丽上线。

家庭教育,是起点教育也是终生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就像陪娃写作业的妈妈伤不起一样,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遇到烦恼怎么做?如何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相处有哪些策略?幸福婚姻如何打造?这些困扰家庭的疑问,都是有解决方法和应对之道的。

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学爱好者,我们将以更专业的知识和心理学基础为你和你的家庭遇到的教育烦心事解疑答惑。

课程现已入驻火山小视频,长按关注“羿云天说家庭教育”,观看视频答疑及直播,与你携手,共筑美好幸福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