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中国妇女报:是时候为《娘道》正名了!

 昵称3cnM8 2020-12-31

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像《娘道》一样,卫视收视率位居全时段和几乎是全年第一,然而豆瓣评分却几乎在国产剧中垫底。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关于《娘道》中三观不正,宣扬“生儿子是女人最大价值”,过度表现男尊女卑,歌颂女人的花式跪姿等封建糟粕引发的大规模争议和批判也是铺天盖地到让导演郭靖宇要发微博长文控诉。

剧里演绎着比苦情大女主还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剧情,剧外关于该剧不上网的妈妈奶奶辈贡献收视率不会去豆瓣打分,而打分的又是一群忍受不了女主角卑躬屈膝、男尊女卑的90后和00后的两极分化。

一场冰与火的较量就此展开,现实往往比剧集还要精彩。也让该剧成为2018年即将结束时,最魔幻的影视剧未解之谜之首。

近日更有中国妇女报批《娘道》:把毒瘤扮成了鲜花。

一位只是看了剧情介绍的编辑兴致大发,从里到外将《娘道》批的一无是处,认为《娘道》里没有批判,却是歌颂生儿子才是王道,女人地位卑贱;编剧导演把她的愚昧落后陈腐,打扮成了美德,包装成了伟大;分明是把腐烂的东西描绘成了鲜花瓣。还一本正经地举出鲁迅先生《祝福》中的祥林嫂来教诲怎么算批判。

暂且不论这位编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及网友指出的祥林嫂究竟是否是捐门槛的错误,仅从这位编辑以及所代表的中国妇女报的“官宣”就可以看出,无知与自大依然在8102年的媒体中存在,那些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官媒依然无法接地气,只是图一时口快罢了!

也是时候为《娘道》正名了。

首先,申明一下, 我虽然看过《铁梨花》《打狗棍》等剧,但并不是郭靖宇和女主角岳丽娜的粉丝,也曾写文章指出岳丽娜其实并不适合大女主这样的角色,反而适合演绎女配角更出彩;我并没有收导演的黑钱,如果能给我当然也不拒绝,所以请杠精网友不要一看到我黑或者粉某个剧和明星就说作者收了多少黑钱;虽然我影响力有限,但是还是要一吐为快。

但是,今天还是要再次说一说绝大多数人批判的《娘道》。

首先,存在即是合理的。中国妇女报评论指出,《娘道》的收视率,是中老年妇女撑起来的,她们认为:看了,不一定就认为它好。

那么,我想问问,如果如此之多的中老年观众看了都觉得不好,那应该是说看的人眼睛有问题,还是他们看了一部假剧?

这其实就是自恃精英文化知识分子对“无知”的中老年人的鄙视,认为他们追看的东西都如他们的思想一样,是落后的,是糟粕的,是没有文化的。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鄙视,首先就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

文艺界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已经几十年了,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有这样浅薄的认识?!

其次,年轻人沦丧在集体无意识的嘶喊中,没有自我分辨意识,哪管是不是时代的产物以及历史背景赋予的人性美丑。一味地在歌颂男女平等与女权至上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意淫中,以为呐喊着生男生女都一样,就真的以为生女儿才是所有家族和母亲的荣耀。反而真的生了女儿之后,又是百般嫌弃,一味地想要生个儿子撑门面。

纵使没有皇位继承,难道生儿子的作用就被弱化为无足轻重到在中国广大农村毫不介意吗?

新京报评论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女德”更是被彻底丢弃到垃圾桶里,很多年轻女性根本不信这一套。也正因为如此,《娘道》这一“封建男权复辟”的作品的走红,才跌破年轻人的想象。

是啊,令人尊敬的新京报,你举例说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吧啦了一堆,但是你却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娘道》的故事背景明明是民国啊民国,你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思想”硬是嫁接到民国的“旧思想”上,这样结出来的果子必然是畸形的。

再次,反对者都在提倡“女德”,并从古代对女性的“三从四德”要求展开,普及了“三从”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幼,都是以讨好男权为核心的。女性必须通过道德上严格自我约束、甚至是在男性面前的自轻自贱,来获得男性的认可、宠幸以及其他的生存资源。

那么我就想问了,“三从四德”对于女性的要求哪里错了?为什么能够要求男人做到“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五常,却对女人的“三从四德”大加批评?

归根到底,也正是因为现代社会丢失了对女性要求的“三从四德”中最重要的德,从而一方面禁锢女性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方面又对女性追求自由恋爱、离婚、出轨、老少恋、嫁个有钱人加以鄙视。

看剧是要结合时代背景的,为什么清宫剧里,皇帝一人三宫六院,嫔妃之间相互算计迫害没有或者很少有批判?难道就因为他是拥有至高皇权的帝王和演绎的太过真实吗?

常人总喜欢用两套标准来要求别人和宽恕自己,也就是俗称的“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于是,才会出现大众对《娘道》中女主角“三从四德”演绎到极致的批判。仿佛这种批判就是女人出轨一般严重。而恰恰《娘道》演绎的就是“三从四德”的典范罢了,只不过导演和主演有点用力过猛而已。

有网友针对《中国妇女报》小编的评论指出:你自己说《娘道》这部剧你没怎么看,只是通过简介和评论来参于的差评。你没根据的妄加评判,请问:你有原则吗?

网友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众,和编剧导演根本不认识,更没有一点瓜葛,只是看到这部剧后把我震惊到了。我觉得这部剧是多年少有的、很好的、正能量剧作。如果未能认真的看全,只注重主演不漂亮和一些片中你不了解的历史社会现象,那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来评判这个剧的好坏,应该说你根本就没看懂剧情。

本人和差评的人是持不同意见和看法的:我认为《娘道》这部剧完全展现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一个历史现象。编剧将这个封建迷信社会的历史现象暴露和展现在观众面前,就是让人们了解封建迷信给人带来的危害与惨痛教训。女主演瑛娘的扮演者虽说长相不是很漂亮,但是她的演技着实打动了我。她把一个大义凛然、无私奉献、懂孝道、尊敬长辈、惜子爱子、虽受封建思想熏染有着传统观念,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失人格尊严与方向,知恩图报、感恩戴德、在失去几个孩子的思念与困境中,以勇敢顽强的意志坚定信念、艰难度日,为维护家族利益不惜牺牲自己挺身而出保护婆家众多人。在多个男人的追求下不失女人的贞节。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女性的美德!一个伟大好母亲的形象!女主演亮丽的嗓音铮铮有力、傲骨雄心,真的感动到了我。

小编:明眀是你对剧情理解有误,怎么能说是在宣扬和美化封建社会糟粕呢?怎么能说成是在宣扬男尊女卑呢?在宣传“花式跪姿”的糟粕呢?要知道这部戏反映的是民国初期的封建社会,而不是现代新社会,你没经历过不等于没有,历史封建社会有的现象是你能够改正的吗?而现代新社会的重男轻女等现象的封建传统意识余孽就都消除了吗?

以上网友的评论,也许情绪过于激动和言辞之间有一些维护《娘道》,但是他所阐述的观点却是值得思考的。

正如传统媒体的衰落一样,原来以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和强大,现在才越来越明白,它的衰落最根本的其实是因为越来越不敢说实话,越来越喜欢用谎言去掩盖一个又一个谎言,最终把自己作死了。

传统媒体和记者们一方面深恶痛绝大义凛然地批判着娱乐至死、明星毒害青少年,呼吁多发正向新闻和正能量文章,一方面又到处搜挖编造娱乐八卦新闻,以猎奇观点吸引眼球,营造舆论哗然,骗取点击率。

这难道不是双标的歧视和睁眼说瞎话吗?

一个为广大女性维权的“中国妇女报”,你不去替那些21世纪现实社会中被家暴、被欺凌、被羞辱、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农村妇女和被出轨老公抛弃的苦命妇女呐喊和争取权益,却逮住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民国古装剧大加批判,上纲上线,仿佛觉得自己是为中国数亿女同胞挣了一口气。简直可笑至极,可悲可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