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读书日:为了装逼才去读书,你考虑过书的感受吗?

 昵称3cnM8 2020-12-31

2020年4月23日,我们迎来了世界读书日,网上各种应景的读书宣传又开始大张旗鼓地开始兜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

仿佛在这一天不装出一点读书的样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文化人。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世界读书日的设立目的:是向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和儿童)推广阅读和写作,以及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多年来,“世界读书日”已成为许多国家读者的一个节日。

伴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节日,读书日似乎变得陌生而又格外亲切。

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专门通过某种方式来纪念;亲切是因为在这一天又有很多人喜欢捧一本刚买的或者许久之前买的书,来一张自拍然后发朋友圈,证明自己在读书。

可是,仔细想一想,你那么爱读书,真的是因为爱读书吗?

其实,你只是喜欢介于装A和装C之间炫耀罢了。

为了装逼才去读书,你考虑过书的感受吗?

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在2017年7月18日去世时,曾经引发了很多真正的读书人缅怀和纪念。尤其是作为秉承“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赢得了很多爱书之人的钟爱与追随。

吴清友在生前曾说过一句话:“服务的最高境界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

服务的态度,不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用户,而是服务者境界的自我提升,然后分享给用户。

除了一部分真正爱书之人,在吴清友去世之后,以及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在你的朋友圈里,是不是有很多人在发纪念和哀悼的文字。

有人就嘲笑了:“我朋友圈里怎么多了这么多爱看书的人啊,你们也就是去诚品买过文具吧?”言下之意,就是嘲讽大家在附庸风雅地跟风纪念。

诚然,读书是好事,也是每个人的自由追求。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如今已经很难有人真正静下心来去读书,尤其是读一本纸质书。

随着互联网和各种APP的火爆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今又有一种“听书”模式火爆,只要下载一个听书APP,就可以免费用耳朵“倾听”各种经典名著和小说,一边听,一边还可以解放双手双眼去干别的事。

看起来似乎是一举三得,然而一心不能二用也是古人诚不欺我的名言,就算你能力超群,边听书还能干好其他工作,那想象一下,由此获得的质量如何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生存空间。当然,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更好,如果能够免费就是最好的。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中,有一个性能价格比的问题,听书不花钱,就不存在交易的质量保证,不花钱得到的东西性能就差劲。就好比你在街上,别人送给你一副耳机,你无法使用,人家没有给你进行质量的承诺,你又不付出什么(当然有人说自己付出了时间,可是既然一个人都不愿意花钱购买产品,那他的时间自然是不值钱的),自然不能抱怨。免费听网上各种小说就是这样。如果听的是名著,那免费听的人就是赚到了,如果只是网上各种东拼西凑、抄袭而成的速食垃圾小说,那你也是不能有怨言的。

任何事物,一旦被冠上“免费”的噱头,尤其是读书,就会迅速变得廉价和不被珍惜。

还有就是借书看不花钱,也是一样,免费借阅就不存在交易的质量保证,就不会好好珍惜,不懂得好好珍惜的书,看了之后自然不会去吸取其中的营养,没有得到营养自然就不会因为读书而获得收获,更遑论成长了。

除了那些你仰慕之人写的书出于某种情感和友情赠送的书会格外珍惜之外,书非借不能读也,不花钱得到的东西性能就差劲,哪怕摆在你面前的是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热衷于将游戏里的反馈机制运用到读书领域,搞起了读书打卡、读完一本书分享朋友圈这种把戏。

于是眼瞅着自己今天的打卡记录再破新高、自己的读书分享被人频频点赞,人人似乎也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真的完成了一件学习任务,读完了一本书,那种虚无的感觉简直完美。

然而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追求最终会不断强化你的路径依赖,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这世界上大多数真正有用的读书感受和技能都不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打卡跟分享就能掌握的,而一旦你习惯了去追求短期回报,那么在这些缺乏有效反馈的长期奋斗项目上就会迅速失去热情。

常言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真正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才能有系统的更深刻的完整的体验,而不是靠断章取义听书乃至打卡完任务的理解所谓好与坏的简单区别。

对于书本来说,短期利益的追求和依靠打卡的炫耀读书,表面看是在自己和依靠别人的点赞监督你好好读书,其实他是在毁掉你的自律。那些看似很多的点赞,只是朋友圈里随手的举动,根本不是在表扬甚至鼓励你,而是恰恰在消耗你的热情。

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是想着有没有人给你的打卡第几天点赞了吗?有多少赞了?谁没有给你点赞了?

于是,你就会时不时地想要拿起手机点开朋友圈看一看,数一数点赞数,于是在不间断的时间碎片中,你浪费掉了越来越多的完整时间,而你又是不自知的。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你的读书根本是无效且没有用的,也极少会去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更不会静下心来思考和汲取书中的知识。

这又涉及到心理学中的一个习惯的养成原则。

说一个习惯需要平均21天养成。实际上这种传说来自于 1960 年一个外科整型医生的书。Maxwell Maltz 医生发现截肢者平均需要花 21 天来习惯失去一条肢体。于是他说,人们平均需要 21 天来习惯生活中的重大变故。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

但是这里所说的习惯养成并不是在朋友圈打开晒自己能坚持多少天,因为很多人晒着晒着就不见踪影了。也许只是为了完成某个软件要求的天数从而得到某种物质或者免费学习的奖励,可是这种物质或者免费的奖励,正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参与者往往是不加重视的,因此坚持就很难,自然放弃就很容易。

你仔细观看就会发现这种在朋友圈打卡学习的现象最开始几天特别火热和坚持,可是越到最后越成了应付和玩任务,自然就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因为,从一开始他的这种坚持读书打卡就是为了炫耀,甚至只是为了装逼,并不是真正的为了读书。

这就好比,亚当·奥尔特在其著作《欲罢不能》中写的:设定诱人的目标、提供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让你毫不费力就感觉到进步、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营造未完成带来的紧张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而最重要的读书带来的精神享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却已经荡然无存。所以网上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无脑喷子、脑残粉丝和随时崩塌的“老干部”人设。

 真正愿意和善于读书与学习的人从来不会刻意的去晒朋友圈,因为他们知道那不仅没有用,而且还浪费自己真正学习和读书的时间。

这就好比,你是谁不重要,你认为你是谁更重要。

你读什么书不重要,你在坚持读书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长期坚持读《知音》《故事会》的凤姐都凭借自己的努力跑去美国打工,在凤凰网开了专栏,如今都拿到了绿卡。

虽然,很多人因为颜值和她的才华配不上野心的言论而看不起她,认为《知音》《故事会》并不是真正的人文类书籍,只是哗众取宠并炮制的心灵鸡汤罢了,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连《知音》和《故事会》这样的“垃圾”都懒得看,更何谈有时间静下心来读名著呢?

凤姐功过是否暂且不论,只是在这个应景的“世界读书日”,希望只是你读书的起点,读书和努力一样,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最怕的就是你总是找借口放弃,并总是喜欢为了装逼而读书。

否则,结果不会陪你演戏,只会啪啪打脸。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