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星陈锦鸿和自闭儿的“月经”故事为什么那么受欢迎?

 昵称3cnM8 2020-12-31

自闭症家庭的故事年年有,然而每隔一段时间,关于香港演员陈锦鸿和他自闭症儿子的故事总要被诸多自媒体搬出来,无论是旧事重提还是“新瓶装旧酒”地讲述一位父母如何如何伟大。

为了儿子放弃了如日中天的演绎事业,如何如何倾其所有培育自闭症儿子成才,总之,对于自闭症家庭来说,就好像参加歌唱舞蹈类综艺节目的选手一样,如果没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作为背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自闭症家庭一样。

类似的标题包括:

《53岁港星陈锦鸿近况,5年花3000万为儿子治病,本人生活简朴》;

《陈锦鸿:他为自闭症儿子退出娱乐圈,牺牲了事业,却创造出奇迹》。

故事的核心宣传点总是围绕“3000万”、“奇迹”、“放弃大好前途”等吸睛字眼展开。

通过讲述陈锦鸿为了儿子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途,选择息影亲自照顾儿子。并变卖了自己的各地房产、奢侈品以及值钱的东西,一家人搬到了偏僻的郊区,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他的儿子才愿意接纳他,后面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教会了他的儿子上厕所,陈锦鸿每天坚持着教儿子识字念书。

在2014年他的儿子的病情有了很大的突破,取得了年纪第一的好成绩。

诚然,作为明星,陈锦鸿通过身体力行的告诉大众,一个有担当的人是如何解决生命中不幸的事情。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自闭症儿子走出了阴霾,而且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为什么关于陈锦鸿和自闭儿的“月经”故事那么受欢迎?媒体为什么总是喜欢拿自闭症当圈粉利器?真正的自闭症家庭又是怎么样的?如何才能帮扶自闭症家庭?

这些疑问却一度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环境、孕期等影响,国内外自闭症患儿的几率也在逐年上升。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据美国2014年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自闭症的发病率为68:1,约有60000名12岁美国孩子可能有自闭症,这个数字是30年前的37倍。而在中国,有研究表明自闭症的发病率也达到了1%,即每100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患有自闭症。

数据的不断增长预示着一个新的信号,这当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为了卖惨而卖惨地宣传自闭症以及总是以“奇迹”乃至自闭症家庭“倾家荡产”作为吸睛宣传点来每月宣扬,似乎又违背了对于自闭症等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关怀初心。

暂且不论高倍增长的自闭症人数是因为“更多的孩子并没有患上自闭症或者多动症,而是患有更易被忽视的生长发育迟缓(专指神经心理发育,如语言、运动、认知、社交能力等方面)。”

也不论陈锦鸿作为一个自闭症患儿父亲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付出的心血都是值得称赞和歌颂的,可是一味地夸大其治疗的效果和不分环境、不分教育模式、不分养育方式地将自闭症救助一刀切地推向父母来自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无论是如今很多明星拿自闭症当圈粉利器?还是陈锦鸿和自闭儿的“月经”故事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其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对于自闭症宣传的盲点甚至断章取义的错误宣传依然存在,演员身份的“明星效应”更容易引发广大星爸星妈和粉丝的关注;明星滤镜下对于培养自闭症儿子的成功过分夸大,有助于形成一种自闭症患儿也可以治愈的假象,从而被一些不良和有预谋的机构作为卖点,招揽学生,打着能够康复乃至彻底治愈自闭症的旗号,却做着只是照顾甚至媒体曝出的虐待自闭儿的悲剧一再发生。

除了普通自闭症家庭的艰难,媒体曾经报道的诸如周涛、倪萍、王姬等名人有一个自闭症儿子的新闻以及为了养育自闭症儿子而放弃自己辉煌事业的新闻历历在目,可是,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明星来说,家有自闭儿的艰辛和悲伤都是一样的。

无助的星爸星妈希望能够通过明星的悲惨事迹获得一点心理上的认可和同理心,从而也希望能够通过明星效应让自闭症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得到更多来自政府、社会的关注和特惠帮扶。这当然无可厚非,也是需要大力宣传的,可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闭症家庭来完成“自我救赎”,那真的很难很难。

请不要再“绑架”明星自闭症家庭,也大可不必为了卖惨而卖惨。

自闭症家庭需要自救,可是仅仅只是自救,那无异于是将他们推向新的深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