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黄褐斑想到的~

 逻辑能量学 2021-01-01

中医说法是肝斑,在逻辑能量学里,就是三大能量体系的胆碱能上升导致的,属于燥症,中医称少阳病,这是一个常见的,也是定性比较准确的病症,具体逻辑见六经的定性。

对于雌雄激素的问题,我们要抛开这个物质指标来思考,这实质是一个肝弱导致肾固化增强的情况,黄褐斑则是肝强压制肾功能(肾功能不是不足),这要从男女情况来说,在人体三化中我说过,人体有活化、固化、转化(分化)。脾属活化,肝属分化,肾属固化,雄激素属于固化,胆碱能属于分化。这背后是胆碱能与生物电能的斗争问题。

男以肾气为天,女以肝气为天,在我们观察男性的时候,男性是输出力气的,也就是提高生物电能的,营养转化朝储藏增强转化。而女性是输出营养,乳汁,经水等,这个条件下要求女性的分化能力非常强,这与男性将食物全都转化为体质和消耗不同。女性分化能力取决于肝的分化性质,而胞中通于肝的联系是,他们的胆碱都是非常高的,而胆碱对于生长有着非常好的效应,可以直接揭开DNA的碱基对(嘌呤),促进DNA的复制,这是一种繁衍生殖的需要。

为什么是妊娠期黄褐斑最为常见?肝在中医叫升发之气,也就是生长发育的能量意思,就是指的乙酰胆碱,种子的乙酰胆碱含量是非常高的,一旦到了春季,那么乙酰胆碱分解为胆碱,开始生长活动。对于人来说,怀孕会导致胆碱酯酶升高,所以说,黄褐斑更多是怀孕的代价,

谷氨酸与血清素系构成了肝的能量稳态,也就说他们构成了肝功能的能量平衡,这不展开论述,而肝功能波动的体现就是白蛋白~胆碱酯酶、白蛋白~转氨酶体系的转化,能量水平正常时候是生产白蛋白。能量亢进的时候胆碱酯酶及转氨酶升高,分解乙酰胆碱生成胆碱,这是自然的原理。而怀孕是一个胆碱能最活跃的情况,也是为了适应生长模式的要求。这个通常伴随转氨酶的升高导致谷氨酸的降低。白蛋白属于偏向固化系统,而胆碱酯酶偏向分化,是使用能量不同。

说回妊娠状态,妊娠导致血清素大量转化为乙酰胆碱等,胆碱增强,妊娠活动是DNA解螺旋和重构的过程中,胆碱是直接参与碱基的打断,促进DNA的复制,所以妊娠时候,胆碱酯酶是升高的,胆碱是上升的。这个最常见的表现是怀孕喜欢吃酸,同样喜呕,属于少阳病的典型体现。当然了,平时也会出现少阳病,占少数吧,我认为老年斑类似。

黄褐斑主导的因素是胆碱,胆碱是亲水性的材料,同时有高辐射热(阳光具有相似效应),会导致人体燥热,这样就会出现燥热伤津,循环不畅(绝对不是肝解毒功能失利导致色素沉着),出现斑疹。喝水不足或者匹配阳明病的时候,就会二者结合导致斑疹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在面颊?阳明病正本属面。所以这个类似于少阳犯胃,也可以说,黄褐斑会和少阳犯胃经常同时出现。

雌性激素的上升是何道理?雌激素是肝功能亢进的副产品,也就是为了促进钙磷等营养物质吸收的物质,以满足婴儿发育的需求,这个和黄褐斑没有直接联系。雌性激素与雄性激素的提法不科学,他们只是胆碱能与生物电能波动情况的两种产物,保证物质转化的方向性而已。

这里说下脾肾的关系问题,应该来说黄褐斑属于肝强肾弱,这与肾虚不能划等号,乙酰胆碱消耗了太多的肾上腺素类激素导致的,在五运六气里有,少阴司天为苦化,而少阳司天也是苦化,这说明二者具有同步逻辑,而胆固醇与类固醇具有同步逻辑,雌激素多来自与此,雌激素刺激酪氨酸合成黑色素,这是代偿性的机制,这个是普遍现象。这个里面的生化概念还没有找到证据,因此采用中医理论替代。

对于脾的问题就是燥症导致组织液循环障碍,少阳司天为燥化,而胆碱上升会导致淋巴质燥结,出现类似淋巴质结节类的效应,导致循环不畅,也是黄褐斑形成过程的因素。所以在孕期吃些糖,促进淋巴循环,也许会降低发病几率。太阴属阴,蓄水机制充分,也许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在颜色上,黄属于脾,是胆碱热蒸的体现,黑属于酪氨酸合成,实质推动因素是,怀孕引起的胆碱酯酶升高和雌激素升高效应。循环不畅是诱因。按照这个思路反向治疗即可。

在黄褐斑的治疗上,一般采用降阳明热或者胆碱热的药物,这个药物有知母、藿香等典型药物,但我不认为应该在孕期和哺乳期使用,胆碱对促进生长发育非常有效的。

建议轻微治疗或者说断奶期以后治疗。孕期以消毒饮或者少剂量藿香正气调整,在后期应该围绕着桃仁、连翘、蝉蜕、柴胡、白芍、甘草、茯苓、水蛭等药根据症状加减,实现祛斑效果,补肾药正常情况下不用,因为这个不是主因,如果循环通畅了,不会存在问题。

其中有一个药不能用的,氢醌,因为他是抑制DNA复制的,与胆碱作用是反向的,但是没有考虑生长需要,而抑制酪氨酸合成的药物也是同样的,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不利。

以物质定病理的时代过去了,探究病例背后的能量因素才是真正科学,人体构成比人们想象的药简单,但是单纯物质定病因的时代过去了,这是一个反逻辑主义。任何的病因都不是单纯因素,而是综合因素,这背后能量水平波动是主要因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