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木香草堂 2020-12-31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秋天的时候去了海淀区苏家陀镇的大觉寺,这地方距离鹫峰很近,属于海淀的郊区。这里地势开阔,树林茂密,环境清幽,是秋高气爽之日郊游散步的绝佳场所。据传大觉寺始建于辽代,因此至今大门仍然是朝东的,因为契丹人有拜日的传统。
进门后是开阔的庭院,碑亭像卫士一样站立两旁,庭院的中心是一池碧水,有拱桥从上跨过,直通后殿。庭院内有不少古树名木,阳光下斑驳的疏影映在青瓦红墙之上,为分明的色彩又增加了一些明暗调,使古老的建筑更显出悠悠岁月之感。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这是坐北朝南的碑亭。其身后的边墙上有些关于大觉寺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这是从桥上看到的放生池景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然还未到月上柳梢头的时分,然而下午灿灿的阳光穿过树梢后照射在一池秋水之上的,竟然也是这种淡淡的色彩。池塘右侧的龙头雕刻工艺粗犷,经多少年月的磨洗已经有些面目模糊,据说是辽代原物。池塘后面还有钟鼓楼。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大觉寺依山而见,逐层增高,这是庭院后的一座殿堂,油漆退去,尽显木构本色。匾额上书“来无去处”。更让人惊讶的是殿内的一些塑像,无论是主佛还是侍从及十八罗汉,都栩栩如生,只是稍显破旧,看来有些年月,应是明清时候的原作。就此而言,我觉得大觉寺比很多寺庙更有资格列入国保,而不是等到2006年才有这样的机会。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由于所有殿堂都是朝东,而我们又是下午造访,可以看出都是逆光拍摄。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殿的前面是纯木构的,后面则是被红色的砖墙包裹。院内一株大银杏则是大觉寺的镇寺之宝。时值深秋,黄叶掉了一地,剩下的残叶仍在秋风中飘零。与之相伴的古老的石碑,默默无语地伫立在一旁。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在这一刻显得特别默契,共同印证了时光的流逝,四季的轮回。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之所以拍摄上面一张照片,是因为联想到宋代画家李成的《读碑窠石图》,也是表现这样的主题: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息化沧桑。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这是更上一层楼的殿堂,“动静等观”富含佛家哲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沉静的辩证的哲学。殿堂里面的雕塑照样不可小瞧。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在公布为第六批国保后近一年,月坛公园经过部分整修又重新开放了。
月坛相比天坛规模小多了,也不似日坛位于洋人众多的朝阳区而备受亲赖。它的特色在于女性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拜月传统(所谓月有阴晴圆缺,跟穆斯林崇拜新月弯钩不同),比如貂蝉又称“闭月”。月坛又名夕月坛,我总误认为是犀月坛(犀牛角的形状容易令人联想)。

月坛北大门,门票一园,又是老人和小孩的乐园。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进入北门右侧便是钟楼,修葺一新,红漆颜色鲜艳。但建筑是原来的,据说里面曾经挂着一口大钟,现在钟去楼空,因为已经放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集中保护起来了。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月坛公园里面和别的公园一样:整齐的道路、绿油油的草坪和鲜艳的花朵。旁边有一处院落,大概是用于祭祀准备活动的神厨院,目前还在维修,几个工人在里面休息。

正中心的月坛仍然被中央电视台占用,电视塔高耸,汉白玉牌坊也填上了铁皮门,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冰冰模样。只有坛里满园春色管不住,绿油油的春意盎然。
北京的部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
高墙之内还有不少古建筑,这绿色琉璃瓦因为岁月磨洗而显得斑驳,然而一旦要维修后这种历史感就会丧失殆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