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即将面世的3个超低能耗建筑新项目

 绿色建筑研习社 2020-12-31



【宝鸡】如意茵香·康养社区

10月17日,由宝鸡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举办的宝鸡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沙龙活动盛大召开。项目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师,与到访嘉宾、媒体界朋友,共谋宝鸡超低能耗住宅发展。


如意茵香·科技智慧生态康养社区,位于宝鸡茵香河区域,是陕西省首家已申报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项目依托茵香河区域的天然环境,以超低能耗住宅,倾情打造“六恒”健康系统。


恒温 | 远高于传统住宅的建筑和保温标准,为建筑穿上一层厚厚的棉衣。室温常年恒定在人体最舒适温度20-26℃

恒湿 | 室内湿度始终控制在40%~60%,生活不湿不燥

恒氧 | 通过智慧的新风系统,保证含氧量与室外自然环境同步,如置身于森林氧吧之中


恒洁 | 为新风系统加装电子净化器,有效过滤室外PM2.5、灰尘、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即便在冬天的雾霾天,也可以畅快无忧的呼吸。

恒静 | 通过增加保温厚度、良好的气密性、隔音隔热的被动式门窗、低噪音的机组,避免噪音污染


恒智 | 人脸识别门禁、智能指纹密码锁、智能窗帘、智能灯光控制、智能魔镜、智慧电梯、智能马桶等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让生活变得简单。

该项目得到专家的认可。陕西省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李玉玲指出,超低能耗建筑符合绿色发展要求,全国其他省市在政策激励引导下已在积极建设,但目前在我省还未普及,今后要加大推广力度,让超低能耗建筑结合智能手段带来的舒适健康科技建筑普惠万家。

【西安】高新·天谷雅舍幼儿园

西安高新软件新城近零能耗幼儿园,使用世界级的建筑技术材料,实现公建建筑近零能耗。这里几乎不靠空调暖气等外部技术,室内温度就常年恒定在20-26℃左右;凭借良好的气密性和新风系统,阻断空气中绝大部分病菌;通过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的室内环境,提供最佳生活体验,远离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座为爱心护航,被业内称为“零HOUSE”的幼儿园,它也是一个科技美学的展览馆,一个超低能耗材料技术的博物馆。


“零HOUSE”绿色健康智慧系统


高新·天谷雅舍幼儿园效果图

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天谷四路的近零能耗幼儿园建筑外立面以钢琴键造型,三白一黑的大C调和弦,使得建筑外立面更加灵动飘逸,流淌着生机勃勃的乐章,也寓含了和谐、悦动的设计理念。

高新·天谷雅舍幼儿园效果图

用该项目工程负责人的话来讲,这是他盖过的世界上最复杂的被动式房屋。

超低能耗建筑外保温体系 | 外立面的钢琴键造型,使得造型更为复杂,使得外保温体系需要处理的节点众多,外保温、幕墙、石材交叉施工更为复杂。

超低能耗建筑的屋面系统 | 为了孩子们共享阳光雨露,特别设计种植屋面,并分为9个区块让建筑的第五立面更为美观,而这也使得屋面的保温节点更为复杂,施工难度系数进一步加大。

记忆式遮阳板 | 这种遮阳板会随着每天太阳方位和角度的不同,随之发生调整变化,除了节能效果更好,也让室内温度更加舒适宜人,从而提供了温暖健康的环境。

屋顶光伏发电

屋顶光伏发电 | 这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仅这一项,就解决了幼儿园的照明系统能源供给问题。

太阳能热水 | 热水洗手、温暖拥抱。身心舒适、健康成长。


【西安】高新·天谷雅舍小区


高新·天谷雅舍效果图

HOUSE”的幼儿园是西北首家超低能耗社区——高新·天谷雅舍的公建配套之一。相较于传统建筑,超低能耗的天谷雅舍也让居住有了更高的舒适度和更好的健康环境。

良好的建筑隔热性能 | 让室内的保温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居住环境无惧冬夏,恒温如春;

优异的建筑气密性 | 减少室内热量散发到室外,这样就保障了室内热量自循环系统的形成;

无冷热桥 | 阻绝热量通过墙体、门窗散发出去的可能性。而传统的建筑都有冷热桥,所以室内的温度会随着室外气候的变化呈现明显波动。

专用的窗户类型 | 一般情况下需要三层中空玻璃;

建筑正确的朝向 | 保证冬季的采暖和夏季的遮阳效果;

高效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 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的同时不损失室内热量。

高新·天谷雅舍效果图

项目由高新地产投资建设,高新地产希望通过更高技术标准的施工,为整个社区营造一种划时代的高品质生活居所。

知易行难。虽然被动式建筑的国家标准已经很完善和严密了,但要落到实处却要思虑周全、严密把控。相关技术顾问单位也会经过严密论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细节把控方案,确保被动房的每一处施工环节都是未来舒居健康生活的加分项。

在高新·天谷雅舍的施工现场,在细节中同样能看到这份初心和匠心。比如工法的操作指导区域,仅屋面材料就有九层之多。而诸多环节的标准化工艺要求和施工流程,也严格的落实到施工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环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