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敬奉的万载开口傩

 阳佳明 2020-12-31
 

开口傩《团将》

欧阳金甲大将军

开山

  万载开口傩在当地民间俗称“跳魈”,亦称“搬案”。开口傩在万载县已有很长的历史,元末明初时就有跳傩活动。当地人信傩神,兴傩班,修傩庙,常请傩班“跳魈”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渐而成为民间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自古以来盛行不衰。万载开口傩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及本县城乡,还涉及周边部分地方,在赣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万载开口傩供奉的傩神名为“杨吴将军欧阳晃”,万载民间较少称呼这个名字,而是叫“欧阳金甲大将军”,或直接唤作“大菩萨”“案神”。历史上确有欧阳晃其人,欧阳晃是唐末五代人,曾在蜀皇帝王衍宫内任宣徽使(宫庭中管理武将的官),是一位武将。当时万载属五代杨吴政权管辖之地。作为傩神的“欧阳金甲大将军”在万载却已享受逾600年的祀奉与香火,成为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的“大菩萨”,深为信傩民众所敬奉。

  万载不少乡村、包括县城都有祭祀的傩神庙。清道光《万载县志》记载:傩庙“凡七:一在耕畲布名耕畲庙;一在邑北范塘;一在沙江桥名沙江祠,明初丁姓建,清朝嘉庆间重修;一在马鞍岭名马鞍祠,嘉庆三年熊姓募建,道光二年复募拓修;一在下罗,名下罗祠,道光三年汤竹轩裔重修;一在槠树镇上街河背古汤,汤姓募建;一在县署万寿宫内,嘉庆间募建。”到了清同治年间,同治《万载县志》记载傩庙有9座,增加了高姓建的铜溪庙,众姓共建的廖家岭庙。在1949年前还有志书尚未记载的茵果傩庙、岭布前傩庙、车陂头傩庙、龙田傩庙等,先后存有十三四座傩庙。从傩庙分布的地点看,较集中于县境西南部。进入21世纪,万载有些傩庙已经毁塌,现剩存沙江桥傩庙、马鞍岭傩庙、桐树江神庙、茵果傩庙、岭布前傩庙、石塘傩庙、车陂头傩庙、龙田傩庙、田心案神庙共计9座傩庙。傩庙多由姓氏独建或是多姓共建,庙的维修、庙里的活动与傩班“跳魈”都由姓氏负责。古时万载一般是姓氏上先有傩队跳魈,然后再行修建傩庙。

  万载跳傩逐渐形成“开口傩”和“闭口傩”两个流派。他们的跳魈表演各有不同之处,“闭口傩”只跳傩,没有唱念,俗称“搬哑子案”。“开口傩”在“闭口傩”的基础上,大胆吸收民间说唱等艺术形式,几乎每角都唱,唱、念、做、打较全,以唱为主,增加了节目的故事性与娱乐性。旧时耕畲布和范塘是“开口傩”,其他则多为“闭口傩”。在清光绪前后,耕畲布傩班在每年立春这天都要到县城衙门表演“开口傩”中的《比刀》,据说常得到知县的赏赐。

  开口傩班均为男性,表演者全都戴面具,着古装,手执各色道具(如大刀、钺斧、双刀等),武将角色居多。

  万载开口傩已形成了一定的习俗,即有开傩、出傩、接傩、跳傩、收傩。

  开傩。傩班每年开傩,有请傩仪式。在农历十二月三十(小年二十九,也有在十二月二十四),傩庙中门大开,鸣炮燃烛,由起神人虔诚地从庙神龛上请下傩神面具,用新布醮清水为傩神洗脸,并更戴新风帽,然后将傩神面具连同金交椅置于神龛前的香案上。其他面具也抹洗清洁,与道具服装等装箱成担。案首宣布出傩队员名单,做好出傩准备事项。新年正月初一,傩班队员在傩庙先跳第一场傩。若有愿学跳傩的人,此时可向傩班案首提出要求,经4位案首同意,便可加入傩班,并指定师从何人。傩班每年大约会补充2至3名新人替换年龄稍大身体较差的老队员。

  出傩。新年正月初二开始出傩(也称“出案”),全体跳傩队员在傩庙集合,穿戴齐备,立于香案两侧,于是燃烛鸣炮,擂鼓响乐。案首拈香执礼念《下马咒》,念完咒后起神者将傩神面具大菩萨请进二人抬的傩轿内。新加入的队员扛起轿,鼓号齐鸣,傩队依序出庙。先后行走的是,撑姓氏旗打头先行,接着是“帅”字旗,两面锣叉旗挂着大锣,再就有四把火铳,长号、海螺、牛角、大禁鼓,傩神轿居中,轿前后各撑万民伞,依后是唢呐,挑面具道具服装行李的箱担,最后由“座兜旗”压阵,一路吹吹打打热闹出傩。

  傩队一般都由20至24个人组成,皆为男性。有傩首4位和乐队3人(司鼓、打锣、唢呐)和参加演出的17人。4位傩首(又称案首、案东)各有分工,其一是念香案者,是傩队较能识字断文的人物,负责跳傩时念咒文,为信士小孩“上锁”,为傩队领头人。其二为戴大面具者,称“中案”,专跳大菩萨一角。其三为起神者,负责傩神的上、下位及上、下轿。其四为出马者,专司后勤,如送片子、安排住宿等项。这4位案首在出傩时皆可空手而行,其他队员都需负物件而走。

  接傩。接傩人家一般在头年有约。傩队前往哪家跳魈,由出马者先给接傩户送片子,通常出马者要比傩队早行半天,通知接傩户作好准备,若需在接傩人家食宿,会在片子上一一写明。傩队进村之时,先鸣铳三声。接傩人家听到后则回应铳声三响,告知已经准备就绪,可以接傩进屋。接傩户随即点油烛放鞭炮,一家老小出厅虔诚迎接傩神。傩首念《下马咒》,在热闹的鼓乐声中,从轿内请出傩神大菩萨置于该人家厅堂正中方桌上,将神“安位”,东家便摆上供品,点香烧纸。傩首念香卷,香卷内容多是对傩神的赞誉与向傩神请求保佑之词,香卷念毕后便焚化。随后,傩队稍作休息,用过茶点,接傩户便在厅堂或是门口坪地上铺上竹晒垫,准备跳傩。

  跳傩。这是万载傩事的重要表演活动。万载开口傩共有7个节目,依次是《开山》《比刀》《关王下书》《关鲍大战》《小鬼戏判官》《土地》《团将》。这7个节目除《开山》和《比刀》不开口外,其余节目均须开口说唱,有的节目有着简单的故事情节,有的节目之间还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从跳傩角色上看,有生、旦、净、丑,行当较全。如花关索为生,鲍三娘为旦,关王为净,小鬼为丑。

  万载开口傩唱、念、做、打齐全,以唱为主,表演动作古朴粗犷。开口傩的节目不光是驱鬼逐疫祈福保太平的内容,还加入了民间传说片断,娱神娱人,幽默风趣。

  《开山》里有两个角色,分别象征日神和月神。开山表演的内容是以钺斧挥砍五方,探测鬼魔藏在何处。

  《比刀》是开口傩中较有特色的节目,表演不同于戏剧程式化的动作,“磨刀”“淬火”“比肩”等动作风格独特。

  《关王下书》表现三国时期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守后的情形。跳傩中引入“关索戏”。

  《关鲍大战》讲述花关索奉命送信,路遇妖邪鲍三娘,花关索有心引鲍三娘改邪归正,最后降服鲍三娘,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这段节目天上、人间、地下神灵相通,取自于明代化成年间的民间说唱本,可以从中看到傩舞向傩戏发展的信息。

  《小鬼戏判官》这段节目表现判官(钟馗)捉小鬼,却被小鬼戏弄的有趣情形,观众常报以笑声。

  《土地》一出风趣诙谐,土地是开口傩里的喜神,他为接傩人家说好话送祝福,所唱新年歌很受乡民欢迎。

  《团将》是跳傩最后一个节目。在热烈的鼓乐声中,傩神威武神圣上场,众神围绕傩神转圈,傩神口念吉祥词语,收妖降邪。跳傩在福、禄、寿、喜四神的喝彩声中结束。

  跳傩完毕,该户主人会奉上红包(礼金),并告知明年是否请傩和约定请傩日期。案首念“起马咒”,该户老少立于大门外,点响鞭炮欢送傩神。

  归傩。归傩又称“封案”,即召唤傩神归位。按习俗,归傩日期一到,不论傩队走得多远,都得在这天赶回庙里进行封案仪式。万载各傩庙归傩日期各不相同,有的是正月十五,有的在二月初八,有的则要到六月三十、八月十五。封案时,由案首念“起马咒”,请傩神安位,案前供奉香烛。信众也可接傩神面具归家供奉,平时庙里挂“皂班”守庙,享受香火。其余面具、道具服装等统一入箱保管,然后贴上封条,意为“封箱”,待等明年“出案”。此时,当年行傩结束。

  万载开口傩的表演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手式,称“手诀”,俗叫“拗诀”。这些拗诀都代表特定的意思,据说手诀都是驱邪降妖的法宝,如有“卧虎诀”“五台山”“虎口诀”“剑诀”等。

  万载开口傩的音乐保留有原始古朴的乡土气息,以打击乐贯穿始终,特有的敲击节拍,独显古老而神秘。乐器是两面大腰锣和一面班鼓,伴唱时加小锣和小钹。唱腔中有领唱与伴唱,也有对唱。“土地”唱腔则有高腔的痕迹,出现了一唱众和的独特声腔。

  万载开口傩的面具都是用香樟木雕刻,再着髹上色漆,面目各异,造型生动。一般面具均是真人脸面大小,唯有傩神欧阳金甲大将军的面具要大一倍多,突出表现傩神的威武之势。有的面具还别出心裁,雕刻了可开合的嘴唇与下巴,使面具活动起来。

  万载开口傩班都由姓氏家庭经办,开口傩也在各自姓氏中传承。历史悠久的耕畲布傩班,据说起于元末明初,初时由欧阳、熊氏两家合办,后来熊姓逐渐无人继承傩班,终改由欧阳一家独办。班主与演员皆是世袭,即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节目的道白唱腔都无底本,靠口传身授而传承下来。耕畲布班主要活动在1950年以前,此后几乎停止。1986年,尚存的6位老艺人用借来的面具、服装代用,进行了表演,并录相存档,留下了珍贵的原始开口傩节目资料。现在,万载开口傩主要在石塘龙姓傩队和沙江桥丁姓傩队中传承。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万载开口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饶国泰 孙卫华/文 郭蒙/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