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顾况《听角思归》:一个长寿诗人的传奇爱情故事,留下一个成语,还宣传了一把白居易

 郝人读诗词 2020-12-31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能留下名字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能再留下作品的,那绝对是称得上历史人物。一个人在历史上留名,有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首诗,也有可能是一件事,但凡只要是被历史记住的,一定有其不同寻常的故事。

顾况,能在历史上留名,身上有这样几个标签故事,一是长寿,二是和白居易的故事,三是“红叶传情”。

穿白色衣服的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先说顾况的长寿。顾况,生于公元725年,卒于公元814年,享年89岁,虚岁整90岁。也有学者论证说顾况实际活了94岁,即使按90岁来说,放在现代也属于高寿了,更何况这是在唐代,绝对称得上是高寿之人。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们,也极少有年过90的。

顾况的高寿,原因何在呢?不妨从他的经历中寻找些许原因。

公元757年,32岁的顾况中进士,得校书郎职,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校对人员,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相当于股级干部,但好歹这是一个正式的铁饭碗工作,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是从这个岗位干起的。校书郎这个工作想来也是个相对轻松的工作,而且很难参与到宫廷上层的人事斗争中,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估计顾况也是个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人,工作之余,可能就是写诗画画、交友娱乐,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官吏,所以心态很好,这是他能够长寿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男人站在墙边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公元771年,46岁的顾况到永嘉任监盐官。安史之乱后,可能是看顾况还有些文才,公元781年,56岁的顾况被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镇海军节度使韩滉看中了,召去做了幕僚判官,相当于工作助理,一干又是五年。

直到公元787年,经宰相李沁(bì)推荐,62岁的顾况又入朝任著作佐郎,不再是负责校对了,参与编写工作了。级别也提高到了从六品,相当于副处了。刚干了两年,引荐他的李沁去世了,没了靠山的顾况,因为“不能很好团结同事”的原因贬到饶州做司户参军。有可能性格有点孤傲、我来我往习惯了,原来有宰相李沁的照顾,别人不好说什么,现在没有人照顾了,直接打发到外地任职吧,官降一品,由从六品降到正七品,主管些户口、赋税什么的。

公元794年,已经70岁的顾况辞官退休,离开饶州,定居到了道教名山茅山,炼金拜斗,修习道法,直到仙逝。

山上的风景

描述已自动生成

看顾况一生,官职没做多大,基本都是闲职类,而且好写诗作画,加之晚年隐居茅山修道,最终得以高寿离世。

说完顾况的第一个标签高寿,再说一下第二个标签,和白居易的故事。

图片包含 户外, 草, 建筑, 男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比顾况小了47岁。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文学造诣和历史名气那是远远大于顾况的,但白居易是公元806年进士,此时顾况已经中进士49年了,是个老前辈。

年轻的白居易刚到京城时,拿着自己写的诗去拜见顾况。顾况这时已经是著作佐郎了,看着这个小年轻人,有点小看白居易,估计也是想给个下马威,于是看着白居易的名字,就开了个玩笑“京城的米可贵啊,居可不易呀!”。等打开诗卷,第一首就是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马上不敢小看白居易了,“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居在京城也是容易的”。有顾况这样老同志的背书,白居易的诗果然在京城流传开来。

图片包含 游戏机, 自然, 日落

描述已自动生成

顾况的第三个标签就是他的传奇爱情故事了,也是“红叶传情”这个成语的由来,应该算是历史上最早的“网聊”故事了。

顾况二十来岁在洛阳京城时的一个秋天,有一天闲来无事,在上阳宫外边溜达,上阳宫是专住宫女的一个宫殿,也不知道顾况这个闲散青年在人家宫女殿外溜达什么。这时从宫里的下水池里漂出一片红叶,上面还写有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这应该算是漂流瓶的鼻祖吧。

卡通人物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心性本就闲散的顾况,看见这首诗顿时来了兴致 ,这一定是个浪漫且有才的美女啊,美不美尚不好说,能在宫里做宫女,应该也不是太丑,能写诗说明这肯定是一个才女。闲着也是闲着,聊聊呗,于是也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放到了上水池中,“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穿白色衣服的小孩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可能二人确实有缘,这一片红叶居然被这位宫女拾到了,又写了一首诗通过水道送了出来,“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二人开始了“叶聊”,应该是史上最早的“网聊”了。

树上的花朵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正常来说,这一段缘分是没有结果的,一个是深居皇宫中的宫女,一个是社会闲散小青年,二人怎么可能见面呢。可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洛阳被叛军攻陷后,小宫女也跑出了上阳宫,居然在乱世中,找到了顾况,二人有缘相见,自是天降姻缘,结为连理,白头到老,成为史上一段佳话。“红叶传情”于是成为了一个成语流传下来,也称作“下池秩事”,当然历史总是有一定演绎成分,这件事也被史书记载在于佑和韩翠苹身上,故事记载于《唐宋传奇集》,名为《流红记》。

穿白色衣服的男人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讲完顾况的三个标签故事,来看看他的诗。顾况一生也是写诗无数,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著有《华阳集》二十卷。善画山水,著有《画评》、《文论》等著作,今已失传。

顾况被贬到饶州时,已经64岁了,经历宦海浮沉,早已看透人生,一心想求道成仙,身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甚深。一个秋天的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回到了故乡,从梦中醒来后,独自在月下徘徊,写下了一首《听角思归》。

路上有许多树

描述已自动生成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破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梦中我回到故乡,看到黄叶满院,青苔满地。梦醒后,我听到城头上传来的拂晓军号也是那般悲哀。在梦中我没有能和想念的人见面,醒来后只能在残月下独影徘徊。

雪地上的风景

描述已自动生成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