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胜北控后,广东男篮的问题浮出水面,球迷呼吁:提高终结能力

 我名叫大空翼 2020-12-31

大胜北控后,广东男篮的问题浮出水面,球迷呼吁:提高终结能力。网友热议一针见血地指出:昨天对北控的比赛虽然比分大胜但暴露问题更多,上半场,就是季后赛的强度。当对手有优秀的内线,又和你拼防守拼速度的时候,宏远其实很难的。内线造不成威胁,对手扩大防守造成外线出手机会不好,对手积极的防守使宏远的转换进攻不流畅,一旦对手对抢篮板的积极性上来,宏远的篮板球也不占优势,比赛非常艰难。昨天能赢,就胜在阵容厚度和体力分配。犯规大战兑子的结果,下半场对手缺兵少将,体力也无法支持,防守急剧下降,而我们打球人员多,体力保存得好,才在下半场将比分拉开。但这种打法,到季后赛很难场场起到作用,对手会拼到底的。相信很多队都在研究昨天的前两节,来针对宏远的打法。

广东这种内线吃亏的,在季后赛人家对你外线持球人防守压力肯定很大。除非对方可以保持48分钟高强度防守,或者广东系列赛每场比赛都投篮失准,否则你紧逼我外线,我要么上马尚冲击篮底让你哭,要么上威姆斯半截篮让你绝望。你夹两个外援是吧?胡明轩,赵睿,徐杰三个能突能投,杜润旺,周鹏射程管够,你打算空出谁来?好不容易投不进了,二飞还能神出鬼没地偷个鸡。昨天上半场基本上把马尚防住了。现在很对队伍研究防宏远的外援,也能看到效果,考验来了。这样的防守确实是对体能,防守技巧,执行力的考验。现在广东男篮阵容上有严重缺陷,这是明摆的。曾繁日,张昊,苏伟都要提高篮下终结球的能力。现在手段这么先进,都拿着慢动作一帧一帧去放来看,打到最后几乎都没啥秘密,拼体能,拼稳定性,拼人员齐整,这些所有都在常规赛积累,一套战术可以变来变去的用,看着对手出针对性战术,一个球10个人在场上跑来跑去看谁临场发挥好。

如果发挥好了可以赢30以上,发挥不好也可以输20分以上。夹击持球人,让强持球点出球,给相对弱的点去攻,是降低强持球点进攻效率的方法。而且犯规要控制住。阿日和苏伟两个人,随便有一个有犯规麻烦,内线就完犊子了。让年轻人多打比赛,多去犯错误,然后改正。年轻人练级是这赛季的主旋律,季后赛能打到哪就哪。我做好了常规赛输10场的心理准备,并且季后赛进四强就完成任务。但很多球迷目标是夺冠,但是很难。让年轻人打出来更重要,我觉得一个队员如果要犯100个错误才成熟,就多给他机会让他尽快犯完,长痛不如短痛。只要不是要夹死持球人,要降低他1打1的频率,如果你阵容不好限制这个持球人的个人进攻,就是要靠夹击主要的进攻点降低对方进攻的效率和流畅度,我没说哪个队依靠这个防守策略打败广东,而是说季后赛里,强度大的比赛,对方或许会这么防而已。要打败广东,就是几个大点,篮板球的控制,对于广东内线的压制,外线防守到位率,尽量压低进攻节奏。

至于一些球迷说的赢广东的3个队,更多是因为广东内线问题大让对方得到更多的篮板和2次进攻,同时他们良好的内线也保护了禁区。还有打上海,刘铮11篮板,寂寞8篮板,邓蒙8篮板,小董8篮板,他们的罚球次数比我们多,这些都是是我说的问题体现。大胜北控后,广东男篮的问题浮出水面,球迷呼吁:提高终结能力。这种防守方式其实每个队都有打,但能真正起到效果的、有足够厚度来轮转实施这个方案的就是浙江跟辽宁,夹击马威,小胡、啊旺、凯王甚至周队、小胡的空位三分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预期研究这种收益不大、风险极高的夹击,还不如想想怎么抗衡广东的速度和轮转,怎样在内线攻击广东做文章,这些才是正道,别走偏了。这种只是限制广东进攻效率的策略之一,更极端点说是限制马尚个人进攻的策略,可能不可能单拿个就能赢广东,北控这么打,其实也是因为他们也没真正的5号,无论是王少杰,孙桐林,俞长栋,基本都是偏4的球员,护框能力也都不是非常强,才会采取这个策略。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关注,创作路上感谢大家的陪伴,我会继续加油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