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贤德貌美薛宝钗,再完美,这三点也比不上林黛玉

 枫馨斋 2020-12-31




红楼双壁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两种人格的顶级呈现。她们都美丽非凡,都才华横溢,都是令人高不可攀的存在。她们一个是牡丹国色天香,一个如芙蓉不染凡尘。一个以现实为准则,一个视理想为生命。 

黛钗之争,自《红楼梦》问世,就成了一个无解的话题。红楼读者也分裂成两大阵营,吵闹不休260余年,谁也不可能说服谁。但是争归争,辩归辩,薛宝钗在三个方面,她无论如何比不上黛玉。


出身
封建社会对一个人的出身是非常重视和讲究的,士农工商,士为首,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林家世袭列侯,但更重要的符号是书香之族。曹雪芹之所以让其姓林,就是取林氏祖先比干避祸长林山的典故,比干是老百姓口中的文曲星,林如海是探花。所以,林家最重要的标志还不是侯门的问题,而是作为士林典范出现的。
薛家是商户,尽管是皇商,是最高级别的商人,豪富到一定的程度社会地位的确是比较高的。但那是和一般的官宦之家比,在四大家族里,薛家排末位,其他三家都偏武,尚不能抗衡,和林家的差距就更大了。你看四大家族之首贾府从不会向其他三家嫁女儿,贾府的小姐多个都嫁入皇族、王族,或者门第稍高或相当的家族。贾敏作为荣国公贾代善和贾母唯一嫡出的小姐,金尊玉贵到了不得,贾母为她选择嫁入林家。可见林家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宝钗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认识的很清醒,《红楼梦》五十七回宝钗看到邢岫烟裙上的碧玉佩,问她怎么回事。岫烟说是三姐姐探春给的,宝钗教导她说:

“……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装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说的就是这个阶层的问题,封建社会尤其是早些时期,商人再有钱,在穿衣、房屋建制,包括用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多的限制。宝钗是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不合规矩的事她不会做。邢姑娘马上就是她薛家的人了,她也教育岫烟要明白这些个道理。

在出身这个问题上,宝钗和黛玉没法比。


人缘

薛宝钗出场,原文写:
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好像将两人的为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可是非常奇怪的是,我们在读文本里的一个个故事和宝钗黛玉与众人的互动里,会发现很多的端倪与这个描述大相径庭。

比如王熙凤可是宝钗的亲表姐,整部《红楼梦》却找不到二人的直接对话,薛宝钗人前人后的称呼表姐为“凤丫头”,王熙凤对这位表妹的评价更低,说她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相反,王熙凤和林黛玉可是很亲热,动不动互相开涮打趣。


和迎探惜三春,宝钗和她们有互动,却从不体现亲近。比如七十三回累丝金凤风波,就写宝钗和迎春一起看《太上感应篇》完事。黛玉就不一样了,花朝节迎春看不见她,就说这个懒丫头,难道还没有起床吗?这语气里有亲昵的成分。起诗社,探春开黛玉的玩笑,给她起别号叫做潇湘妃子,说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将来你想林姐夫了,你又爱哭,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直接拿林姐姐的婚事开玩笑。

还有后来的宝琴、岫烟、香菱,动不动跑到潇湘馆和黛玉闲聊,反观宝钗的蘅芜苑,除了史湘云,其他的姑娘没有一个人去串门。

再比如妙玉,她虽说拉黛玉和宝钗进房里来喝体己茶,当然宝玉也加入了。可整个过程都是妙玉、黛玉和宝玉在说话,宝钗至始至终不发一言。这些都不可能是曹雪芹的疏忽和大意,一定是有意为之的结果。


除了自己的亲姨妈王夫人,大小宴席上,宝钗很少能和贾母同席,和贾母同席的永远是宝玉、湘云、黛玉和宝琴,其他人就算了,可以说血缘使然,可是宝琴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贾母对宝钗的不以为意。包括李纨、尤氏,其实对于宝钗的态度,差不多都是敬而远之的。

宝钗的确周到圆融,可是非常的奇怪,除了一些丫环婆子们,在主子这个层面,宝钗的人缘实在不敢恭维,大家还是更喜欢率直真诚的黛玉,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感情
金玉良缘成真,宝钗如愿上位宝二奶奶,可是结果大家都知道,宝钗这个有停机之德、孟光之贤的山中高士,换来的不过是宝玉的空对。最后宝玉直接出家了,宝钗成为了弃妇。没有爱情,婚姻也是一具空壳,宝钗的感情生活是彻底失败和空洞的。

黛玉的爱情同样没有结果,泪尽而逝,木石姻缘化为泡影。留下宝玉一人如失去了灵魂一般孑然于人世间。黛玉的生命戛然于十七岁,固然是短暂到令人痛之又痛,可黛玉有限的生命却活得绚烂之极,她灵魂饱满,生命有趣,无论是亲情友情她都不缺,尤其是她和宝玉高质量的爱情,更加令人动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