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八路军武器有多短缺?5个士兵一把枪5发子弹

 数字人生6688 2020-12-31
2019-06-20 14:19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面对日寇的侵略时,因为多种因素的主导之下,一开始军队并没有做到有效的反击,其中主要的就是资源的匮乏。即便是在全国全面抗日之后,武器弹药仍然非常的短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抗日电视剧中,指挥官总是要求等待日军近了包围圈再打的原因,因为子弹的数量非常的有限,只有在确保高效率的情况之下才能使用,在子弹打光后只能靠着近身肉搏了,这个时候士兵伤亡会很大。

所以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和日本的伤亡比例是5:1就是这么来的。在当时那个年代,武器弹药的珍贵程度甚至高于猪肉。根据史料记载,在推翻封建统治,军阀割据时期,一枚银元可以购买10斤的猪肉;但是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随着日军的疯狂掠夺,各类资源短缺,物价也同时飞涨;而同样一块银元的购买力只有之前的百分之十。那么当时一颗子弹是多贵呢?一颗成本0.3元左右,由此可见武器弹药资源是有多么的短缺了。

而且有些还都是重复利用的子弹,这是什么样的子弹呢?就是收集战场上弹壳后重新放入火药的子弹,这种子弹缺点很多,卡壳严重,故障率极高。而除了子弹之外,枪械也非常的短缺。据统计,在当时每5个士兵才配置一把步枪,平均每人才5发子弹。足以从侧面看出,当时我军在打仗的时候处于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艰苦环境。

在电视剧里头,部队打仗的时候大伙看到的无限的子弹供应,即便是三八大盖和汉阳造,也可以坚持到战役结束,特别是士兵使用轻机枪和冲锋枪的使用,整个战斗一直在疯狂的扫射,使用了大量的子弹。而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富裕,平均每人才5发子弹。我军为了更好的击杀敌军,射速快的冲锋枪之类枪械,都是采用点射。而步枪、手枪之类的枪械,都是在很大把握的情况下,士兵才会扣动扳机,发射子弹。

​正是因为如此,在和平发展的年代,在武器装备甚至是粮食补给充足的年代,各国仍旧重点强调资源战的原因就是如此。古往今来,在战场上,拥有足量的后备资源才能减少士兵的伤亡比例,也才能够稳定战场上的局势演变,利用各种小细节拿下战场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