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儿时的年味(八)

 以且河 2021-01-01

大年初一,母亲起得很早。我们起床的时候,母亲已打扫好卫生,火上烧着水,正在包粑粑。

初一到初三,家里的煤灰都不能倒出去。父亲说:“那是财气,不能倒了!”那灰,都堆在了门背后。

那时候,我不吃酥麻包的粑粑。母亲便将米面捏成一个个圆饼,用油炸了,我蘸着白糖吃。

春节里,人们走亲戚,会朋友,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拜年,新姑爷还要到外家拜年,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最有趣的事,莫过于和哥哥们去大马湾听唱山歌,

大马湾植被茂盛,中间是条宽大的马路。平时,每逢星期六,周围四山八寨的人们牵着牛马来大马湾交易。到了正月间,大马湾便成了山歌的海洋。周围村寨的男女老少,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来大马湾唱歌、听歌,此外还可相亲、约会。桃花运走的话,还可能找到意中人,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到了大马湾,已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们站在几个山头上,等待着山歌开唱。

那时,明春二哥和幺友哥是村里的“叫雀”,山歌长唱得那个好。用春柏哥的话来说:“‘蜜蜂声’硬是扯得很‘圆’,两人在大马湾唱山歌,那‘蜜蜂声’把多少小姑娘迷得死去活来,魂都差点掉了。”

幺友哥那时正红。每年春节,在大马湾从初一唱到初五。

找准了“据点”,幺友哥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自个唱了起来。没唱几句,对门山头便有女的“接招”。一唱一答,就唱开了。一唱,就是一两个小时。

纳雍山歌七字一句,四句一个回合,还押韵,像顺口溜,又像不太讲究平仄的古诗。用纳雍方言唱起来,韵味悠长,朗朗上口。那时的山歌多和爱情、农事有关。可惜那时我太小,竟没“捡得”一两句。有一年,侄女春节去她外婆家,在小兔场捡得一句:

“亲又亲,幺妹头发通背心。你朝前,我落后,是哪点不合心!”

大马湾的山歌,从大年初一直唱到元宵节。

那时,我们只有三天“馋年”。正月初四,便在父亲的带领下,背粪栽洋芋。

后来时兴打工,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大马湾的山歌便日渐式微了。现在,竟没什么人去大马湾唱山歌了。

现在,好多地方春节期间都组织唱山歌。搭台挂红,伴舞伴奏。有些还将山歌制作成影碟,四处兜售。各种山歌微信群和公众平台,也办得有声有色。但是与大马湾的山歌比赛相比,少了些原生态的东西,掺杂了太多的商业气息。

这年,在悠悠的山歌声中,也渐渐远去。(全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