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没有烟火的清明节

 以且河 2021-01-01

没有烟火的清明节

作者|蒙鹏

记得以前,清明节是有烟火的。这几年政府规定,清明节片火不得上山。这样,香蜡纸火不能买。我们担心家族里的几个老者不同意。因为,几个老者的思想比较传统。没想到跟他们一说,就痛快地同意了。这多少出乎我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其实,家族里清明扫墓鲜花祭祀已有几年。几年前我提议不买香蜡纸火的时候,老者们怒不可遏。刚提起,劈头盖脑就是一顿骂。没想到现在,鲜花祭祀已成了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俗。以前清明节,满上都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静悄悄的,什么也没有听到。

每年清明节,家族里总有人去大方的国孝祖那里还愿信。那愿信多半是羊。按照纳雍蒙氏“国连恩世圣,兴起育廷元,文忠升显达,兰桂绍书香”的字辈排列,国字辈到我们文字辈已有十一代。族里人说,老祖坟灵得很,要什么有什么。本姓的要,外姓的也有人去要。我没要过。

族人们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因为扫墓,在外的族人又回到村里,聚在一起,扫墓、聊天、做饭、吃喝,增进感情。村庄也就像涨潮一般,热闹了几天。因为有人还愿,也就要炖羊汤。今年有两家还愿,两只羊子炖了一大锅,噗滋噗滋地冒着热气,看得人直冒口水。

家族里的祖坟,都在四周的山上。其实,义中那边也有。只是族里约定,义中那边义中挂,以且这边以且挂。以且的祖坟,主要在大圈坡、大坡上和黄家山林。这几年,乡村里修了不少路。大圈坡、大坡上都有了公路,开车上去,一会儿就祭扫好。黄家山林还没有公路,祭扫起来就很费劲。

黄家山林是我家背后的一片山林。山上的祖坟集中分布在几个点上。因为丢荒、因为很少有人走动,树林很深,山路已被杂草、树木覆盖。有些地方,得把路砍出来才能行走。想想二十多年前,还不时兴外出打工,人们都窝在大山里修理地球。山间路旁、田间沟砍,都铲得干干净净,磨得光光亮亮。因为村里的牛多,很多时候都找不到草割。现在草高了,却没有人割了。

现在那坟上,蕨类、茅草、各种灌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生长。一到坟上,人们主要是对付这些东西。蕨类霸道得很。有它在,坟上就不长草,光秃秃的,沙土外露。灌木也讨厌。砍了,根根还在,明年还会发。带上镐,连根刨掉,喷几口烧酒。谁知道明年的春天,它还能不能再长出来。

每到一个坟上,大家便会问几个老者,是哪个老人的坟,在族中的世系。人们边清理坟头、理挂清,边听老者们讲述家族的历史。但是,还是有人记不住家族里的世系,认不清老人的坟山。世系倒是好办,翻翻族谱就行。坟山却是有点不好认。有人提议立碑。老者们说,倒是想立,但不合风水。有人说绘制坟山图,有人说在坟边立个二维码。其实,这些都不靠谱。经常回来,多多用心,就能记住。

热闹了一天,坟全部祭扫完了。没有了烟火,上山的时候轻松多了。没有了烟火,山间的清明时节安静多了。没有了烟火,山里的空气更加清新。没有了烟火,最主要的是放心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