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闭关思考(十九)什么是自我接纳

 敏芊随笔 2021-01-01

1

接上篇:

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地位,获得了自以为的『优秀』,就开始嘚瑟了,越发的去追求这种感觉。

其实,想要变得优秀,没错,但我没有认清的是,只做到了让自己的能力变得优秀,内心却没跟上节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认知没有跟上。

没认知到的——这种优秀获得的价值感只是表面的繁华;

如今认知到——内心还虚的,没有夯实的;

虚了之后呢就装,于是,

向外求:求关注、求认可;

向内要:跟自己较劲;

然后轴在里面出不来了——


看高人以前在微博上写自述时,说要持续写半年,网友问他:能持续吗?

高人回答:我说到基本上就能做到,因为写这件事的本身,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我只在乎给自己有个交代,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

而我几乎大半生的经历都放在了这种关注、认可上了,写文章也是,第一篇《拥有即牵绊》就说了:

大多以一个营销人思考的角度,揣摩知识付费市场流行什么?大家想看什么?想学什么?

其实除了显示个逼格什么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担心被喷之类的,总想着要上价值;

所以当朋友问我的时候,你到底要干什么呢?
我想了一个月,才说出这句话:我想做个「东西」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

想明白道理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昨天到今天说的都是这种需求给我带来的结果,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即这种强烈的「被关注、被认可」的需求是怎么滋生出来的呢?

既然现在走的是「自我认知」之路,就还要深挖根源——

2


对了,最近有很多朋友关心我,说我对自己太狠了,又没人逼我写检讨书,干嘛这么批判自己呢?

这里先要说明一下:

首先,有这个「被关注、被认可」的需求,或者想证明自己,本身是没毛病的,这和性格、生存的环境都有关联。
就比如,不让我偶尔嘚瑟一下,会难受死,同时,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情绪出口呀。

有毛病的是我潜移默化的、在内心深处把这个当目的了,要命的是还不自知,走着走着就跑偏了——
把过程当目的,把目的当过程了,以至于忘记了当初自己为什么出发?

其次,我闭关深挖自己,找根源,是想更好的接纳自己——

当然以前也干过这个事情,向心理学老师讨教,或者带着这个问题「什么是接纳自己」看了一些心理学书,后来发现我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其一、误以为接纳自己,就是被动接受自己的缺点或者容忍自己,然后积极改进或者努力上进。

比如当别人说我:敏姐,你在这方面没有主见,总是拿别人的评价来作为衡量自己是否做对or做错的标准。

于是我就跟自己说:要接纳自己「没有主见」,其实我内心并没有完全认同,只是被动接受了。随后呢,就会去积极改进,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有主见。

其二、接纳自己,似乎就给自己开脱了一样,找了个台阶。

我天生就是追求做每一件事都要有意义感,绝对不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我接纳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然后呢?
不断的从书上找理论根据来「强化合理化」——

你看人格心理学中就对此有解释,人就是通过成长过程中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来建立自己价值感的,通过掌控自己身处的环境和解决问题来建立自尊的。

3


闭关的这段时间,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似乎有点清晰了,其实接纳自己,并不是追求、也并不是找理由去支撑。

接纳的本质也许是放下、是舍弃、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找到「要什么」或者「理想生活状态」的途径——

先放下什么呢?
放下现在的这个「自我」,因为这个「自我」太重了。

比如:
像我之前写文章,要显示自己懂的很多也好;

合作的项目停滞了,就拼了命的在自己不是很专业的领域学习、输出,证明自己也好;

培训团队,滔滔不绝的在小伙伴面前显示自己做销冠时能得到的利益,无非是显示自己牛逼也好;
......
等等这些都是对这个「自我」的过度控制,只有放下了,才能分拣进行断舍离。

这段时间一直有朋友问我,如何「清空」?
他们做不到像我这样删掉全部的资料,因为刚刚开始积累;
也有朋友说本来认知就没到一定的段位,「清空」了就找不到北了。

其实「清空」是放下、舍弃的一种形式,是「自我接纳」的一种前奏,然后呢?

重新思考跟世界的互动方式、应对世界的方式——

因为对我来说,原有的方式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或者说解决起来太费劲了。

再者,如果我一直抱着原有的方式,那么还是很难改变和成长的。

所以在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前,先把自己梳理清楚: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每个场景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在此情此境中的行为模式是什么?

然后我要去到哪里?我的这些角色和行为模式是否能给我要做的事情带来有效的价值,是否还会牵引我偏离轨道......

呵呵,话题一扯,就扯了这么多,还没写到为什么求关注、认可呢。

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

明天元旦了,新年伊始,祝大家新年快乐!

敏芊随笔

周一到周五每天更新

梳理|心路历程

分享|成长细节

上一篇:闭关思考(十八)被盯着的存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