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37(3)沃德.克雷森

 九门胡同 2021-01-01

第三节美国领事沃德.克雷森:美国的神圣异邦人

沃德.克雷森(Warder Cresson,1798-1860),一位生于费城的美国人,基督新教徒。本来在美国的日子过得很好,有农场,年轻的妻子和六个孩子,但痴迷耶路撒冷,相信末日基督会降临(他认为是1847,百多年后也有人认为是2012)。极力主张让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美国比较普遍,可能与美国人对犹太人的同情又很大关系,因为当初五月花号到“美国”的人,就把美洲大陆当成迦南,把自己当做历尽千辛回到迦南的犹太人。

1844年,当美国计划在耶路撒冷设立领事馆时,沃德.克雷森非常渴望能成为驻耶路撒冷的首位美国领事,于是他通过和他关系好的议员的游说,真的被批准成为领事。但后来有人指控他是个“宗教狂人和疯子”,任命被撤销,但他已经离开美国去耶路撒冷上任了。
在耶路撒冷,不同于英国人的策略,克雷森坚决反对让犹太人改宗,他非常敬佩那些不为物质诱惑所动,坚定的犹太教徒。再后来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个犹太教徒而不是基督徒了,于是他皈依了犹太教(犹太教很少吸收外族人入教)。

1850年左右,克雷森不得不返回美国,因为他的妻子和儿子和他打官司,主要是告他精神不正常,有异教倾向之类的,其目的可能是让他放弃在耶路撒冷的事业。官司持续长达四年,曾在当时引发不小的轰动,最终克雷森赢了官司,并离了婚。这也反应了美国社会的信仰自由。

在美国的四年期间,克雷森给自己改了个犹太名字:迈克尔.波阿斯.以色列(Michael Boaz Israel),回到以色列后,他积极创立农场,发展农业,他认为以色列适合发展农业,所以直到今日,以色列的农业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尤其是在缺水的中东地区。此外,克雷斯还成立了肥皂加工坊,制造肥皂。如果你在中东地区旅游,会发现到处都在售卖当地出产的各种颜色、各种香味的植物香皂。克雷森创立农场和作坊,也吸收了大量穷困潦倒的犹太人,但他与英国慈善家(比如上节所讲的詹姆斯.芬恩夫妇)所做的最大区别在于,不需要犹太人改宗基督教。克雷森还娶了一位犹太妻子,他所做的一切得到当地犹太人的尊敬,被尊为“神圣的美国异乡人”(书中语)。
1860年,沃德.克雷森,更准确应该是迈克尔.波阿斯.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去世,葬在橄榄山的犹太公墓内,等待着弥撒亚的降临。(下图中,可能会有他的墓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