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耶路撒冷三千年》导读-后记-明天、今晨

 九门胡同 2021-01-01

后记

-明天

本节,作者对耶路撒冷做了一些感慨和期望。

耶路撒冷比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渴望宽容。但作者又觉得,要在耶路撒冷问题上达成宗教、国家和情感上的和解又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方都有人否认对方的历史,作者希望这本书能鼓励双方承认和尊重对方的古老遗产(和历史)。

耶路撒冷被犹太人独占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四百年,被伊斯兰教独占了一千三百年,耶路撒冷的未来没人能预测。

-今晨

这一节,也是本书的最后一节。讲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情景。

1,每天清晨4点多,专门负责西墙的犹太拉比什穆埃尔.拉宾诺维茨,都要照例在西墙下祈祷,并负责清洁西墙(下图自网络)。


石头缝里祈祷者塞满的纸条,一年中要清理两次,被埋到橄榄山上。


2,每天早晨4点多,80岁的阿迪德.朱达将圣墓教堂的钥匙交给60岁的谢赫贾拉瓦吉赫.努赛贝。再由努赛贝去打开圣墓教堂的大门。这一传统是自打1192年萨拉丁制定后就一直没有改变过,无论和平还是战争。当时萨拉丁任命朱达家族为圣墓教堂钥匙的掌管者,努赛贝家族负责开启教堂的各扇大门。但掌管钥匙的朱达家族不能碰教堂的锁,而努赛贝家族每天用完钥匙后要交给朱达家族保管。这把钥匙有30厘米长。

3,教堂内希腊人、拉丁人和亚美尼亚各派按商量好的顺序做弥撒仪式。还有一些其他的小教派(如科普特和埃塞俄比亚等),他们之间时不时的也发生些冲突,有时还动手。穆斯林的努赛贝家族或以色列警察有时还要帮他们调解。

努赛贝和朱达每天都要花些时间坐在教堂内,这一习俗也是他们各自的祖上传下来的。
4,阿巴德.安萨里,也是每天清晨就要去圣殿山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打开所有的大门和灯,这一切下来也要一个多小时。路上他要穿过以色列警察的检查站,不过这个检查站主要是阻止犹太人前往圣殿山的。安萨里家族据称是跟随穆罕默德一起从麦加迁往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称“徙志”,那一年是公元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的元年。据说安萨里家族是被第二位哈里发欧麦尔指定的圣地监护人。

5,纳吉.卡扎兹,他的家族自打马木鲁克王朝起就做阿克萨清真寺的宣礼员,算来也有五百多年了。以前的宣礼员真的要在高高的宣礼塔上,靠自己的嗓子去喊,现在有了扩音设备和大喇叭就省力多了,不过也要多准备几瓶矿泉水。下图,阿克萨的宣礼塔。


本书最后一句话,金门仍将紧锁,直到末日来临


至此,我的《导读》经历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算是写完了。如果将来有时间还会从头再整理修改一下前面写过的(肯定会有很多错误)。本来想写几句感想之类的,但现在只想一件事或一句话,那就是:

还要再去一次耶路撒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