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哈勒姆)

 九门胡同 2021-01-01

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哈勒姆),荷兰一个比较重要的博物馆,世界上也是小有名气,也是我们去哈勒姆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大教堂往南走五百多米就到了。


博物馆大门不是特别显眼。

弗兰斯.哈尔斯像

博物馆的正门,19世纪修建的。

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FRANS HALS MUSEUM),以荷兰著名画家弗兰斯.哈尔斯命名,当然,哈尔斯的画在这里也不少。博物馆成立于1862年,最早是在现在的市政厅里面,1913年由于展品的增多,搬到了这里,这里的前身是个17世纪的养老院。,

第一次见到哈尔斯的画(也是头一次知道这个画家名字),是卢浮宫的那幅《吉普赛女郎》,后来慢慢知道哈尔斯的名气在荷兰仅次于伦勃朗。哈尔斯1582年出生于安特卫普(现在属于比利时),从小就定居在哈勒姆,一生也是穷困潦倒,但活了85岁,这在当时的欧洲真的算是超高寿命了。哈尔斯一生留下两百多幅画,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本文中不对绘画做过多解释,将来有机会能对哈尔斯的画做一个汇总再说吧。

这幅《圣伊丽莎白医院的董事们》是他的合影式画像的第一幅,做于1641年。这种团体画像哈尔斯一共画过八幅,全部在这个博物馆,其他地方看不到。不知道是我没拍到,还是轮流展出,反正我只看到了这一幅。


《旅店女老板》(the Innkeeper),这幅画做于1623-25年间,是从一位美国收藏家手中租借的。


《哈勒姆的市长》,做于1630年。


《一位旅行家》,做于1650年。


《特奥多鲁斯.施里夫利斯像》,做于1617年。画中人物是荷兰黄金时代的作家和诗人(时年44岁),曾在哈勒姆做过哈勒姆拉丁文学校的校长。

《无名男人像》,1638年。


《尼古拉斯.伍特斯兹.凡.德.米尔像》,做于1631年。尼古拉斯.伍特斯兹.凡.德.米尔曾是位啤酒商,哈勒姆的名人,后来做过市长。


这幅画也是做于1631年。女主人是前面那幅尼古拉斯.伍特斯兹.凡.德.米尔的妻子,Cornelia Claesdr Voogt,据现代X光扫描发现,这夫妻俩画像中的头像都被覆盖过,我猜可能是先给别人画的,委托人因为什么原因不能付钱,就重新画过头像给了这夫妻俩人。


《Jacobus Zaffius像》Jacobus Zaffius(1534–1618),是一位天主教神父,宗教改革时是哈勒姆大教堂的一位高级教士,因拒绝改变为加尔文教而入狱,后被沉默者威廉特赦出狱,出狱后他将财产捐赠给了一家养老院,可能是养老院出资请哈尔斯为他画了这幅像,年代大概在1611年,这可能是哈尔斯所做的最早的一幅肖像画。

博物馆关于他的介绍是这样说的,宗教改革后,虽然天主教被禁止,但哈勒姆市议会对他的天主教活动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男人肖像》,做于1640年。画中人物可能是威廉.沃尔蒙特(Willem Warmont,1583–1649), 啤酒商出身,做过哈勒姆的法官、市长,参加过公民卫队。哈尔斯的两幅作品中有他,但这幅不能确定肯定是他。


《Stephanus Geraerdts像》,年代:1650年。Stephanus Geraerdts(?-1671)是个阿姆斯特丹人,因为娶了哈勒姆富商的女 儿 Isabella Coymans(权且译作伊莎贝拉.考伊曼丝)而定居在哈勒姆,他在哈勒姆也做过市政官员。哈尔斯曾为他们夫妇画过一幅结婚照,照片中伊莎贝拉手拿一朵玫瑰花,她的丈夫坐在旁边,两人互相对视。后来那幅画被分切拍卖了,这幅就是丈夫坐着的,而妻子那幅现在可能在美国私人收藏家手中,好像只在1989年的一个期刊封面上出现过,夫妻二人看来要永远分离了。


《戴手套的女人像》,年代约1640-50,人物不详。


以上12幅绘画全部是弗兰斯.哈尔斯的作品,我想博物馆肯定还有很多他的作品,至少八幅合影中我只看到一幅,其他的不知是我没找到,还是轮流展出没有拿出来。


这个房间内全部是哈尔斯的作品。


这是一幅常见的三联屏祭坛画,中间是耶稣受难,左边是耶稣诞生,右边是耶稣复活。画的作者不详,推测是汉斯.梅姆林的学生。年代约在1520年。


耶路撒冷朝圣者兄弟会12成员》,年代:1528。作者:扬.凡.司克瑞(Jan van Scorel,1495-1562),他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引入到尼德兰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

《施洗约翰为耶稣施洗》,年代1530,作者也是扬.凡.司克瑞。


《圣路加为圣母和耶稣画像》,年代:1532,作者:马尔腾.凡.海姆斯凯克(Maarten van Heemskerck,1498-1574),荷兰宗教画和肖像画家,扬.凡.司克瑞的学生。

画的主题源自中世纪欧洲的传说,福音书作者圣路加曾为圣母和耶稣画过像,所以圣路加就成了艺术公会的守护人,尼德兰地区的艺术公会就叫做圣路加公会,大多数画家都是圣路加会员。

《耶稣诞生》或《牧羊人的崇拜》,年代1545,作者还是马尔腾.凡.海姆斯凯克。

《哈勒姆公民卫队的宴会》,年代:1583年,作者:科内利斯.凡.哈勒姆(Cornelis van Haarlem),荷兰黄金时代画家,哈勒姆人,尼德兰矫饰主义画家的先驱,出名早于弗兰斯.哈尔斯,世界几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

《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与伊丽莎白.斯图亚特登陆弗利辛恩》年代:1623,作者:亨德里克.科内利斯.弗鲁姆(Hendrick Cornelisz Vroom,1562-1640)。画的故事这里不解释。


《哈勒姆的斯帕尔讷河》,年代:1625,作者也是亨德里克.科内利斯.弗鲁姆,他是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擅长与航海有关的风景画,而且他的画似乎从高空鸟瞰海面,所以他被称作荷兰海洋题材绘画的奠基人。

《哈勒姆的一家啤酒厂》,年代:1627,作者:雅各布.马萨姆(Jacob Matham ,1571–1631),哈勒姆人,硬笔画家、雕刻师。

这幅画我也不知道怎么命名,大致就是一个风俗画场景,年代1627,作者是小皮耶特.布鲁盖尔(或称小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1564-1638),尼德兰画家,主要是模仿他的父亲彼得.勃鲁盖尔的画,他的父亲名气要大的多。

《狂欢》,年代1628,作者:迪尔克.哈尔斯(Dirck Hals,1591–1656),弗兰斯.哈尔斯的弟 弟,荷兰黄金时代画家,擅长画狂欢场面的风俗画。

《围困杜姆亚特》,年代1628,画中情景描述的是1218年的一次海战。当时哈勒姆的舰队参与了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协助热那亚舰队围困并攻取了埃及城市杜姆亚特。哈勒姆人对那次胜利一直引以为豪,传颂了几百年。画的作者是科内利斯.克拉斯.凡.维尔林根(Cornelis Claesz van Wieringen,1576–1633),黄金时代哈勒姆画家,他的父亲是位船长,所以他喜欢画与航海或海战有关的绘画。

《圣伊丽莎白医院的女董事们》,年代1641,作者:约翰纳斯.科内利斯.维尔斯普隆克(Johannes Cornelisz Verspronck ,1600-1662),哈勒姆肖像画家。

《圣安娜教堂内部》,年代1652,作者:皮耶特.简茨.萨恩雷丹(Pieter Jansz. Saenredam,1597-1665), 荷兰黄金时代画家,专门喜欢画教堂内部,他的画在卢浮宫、伦敦美术馆等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这个教堂是哈勒姆的一个叫圣安娜的新教堂,我不知在哪,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乌特勒支圣彼得教堂内部》,年代:1654,作者还是皮耶特.简茨.萨恩雷丹。我在乌特勒支去过离这个教堂不到200米的主教堂,没去这个小教堂。

《放荡的厨房女仆》,年代1655 ,作者皮耶特.格里茨.罗斯特拉坦(Pieter Gerritsz van Roestraten,1630-1700),哈勒姆人,黄金时代静物和风俗画家,他是弗兰斯.哈尔斯的学生,并娶了哈尔斯的女 儿。后去了英国伦敦定居。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

哈勒姆麻风病医院的董事们》,年代1667,作者:让.所罗门斯.德.布雷(Jan Salomonsz de Bray,1627-1697) ,黄金时代画家,被誉为哈勒姆皇冠上的珍珠。画中有个麻风病人。


桌面上的钱币和办公用具。

《哈勒姆大教堂内》,前面在教堂时曾介绍过。年代:1668,作者:约布.亚德里恩松.贝克海德(Job Adriaenszoon Berckheyde,1630-1693),哈勒姆画家。


《市政广场及大教堂》年代1696,作者:赫里特.亚德里恩松.贝克海德(Gerrit Adriaenszoon Berckheyde ,1638–1698) , 约布.亚德里恩松.贝克海德的弟 弟。


《家庭音乐会及画家自画像》年代1635,作者:扬.米恩斯.莫伦纳尔Jan Miense Molenaer,1610–1668),荷兰黄金时代风俗画家,哈勒姆人,著名的扬.斯特恩可能都受其影响,他和他的妻子都是风俗画家,他们可能都是哈尔斯的学生。

这幅画中的人物可能都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以家庭音乐会的形式的合影,站立着的是画家自己。


《一个小旅馆门外》,年代1630,作者还是扬.米恩斯.莫伦纳尔,他的画在世界几大著名博物馆也有。

《屠宰后的猪》,年代:1640,作者:伊萨克.凡.奥斯塔德(Isaac van Ostade,1621-1649),哈勒姆人,世俗画和风景画家,他和哥哥阿德里安.凡.奥斯塔德都是弗兰斯.哈尔斯的学生,哥哥比他名气还大。卢浮宫有幅伦勃朗画的《剥了皮的牛》,跟这幅画异曲同工,不过比这幅画晚15年。

《乡村狂欢》,年代1684,作者:科内利斯.杜萨尔特(Cornelis Dusart,1660–1704),哈勒姆风俗画家,喜欢乡村题材风俗画。他是阿德里安.凡.奥斯塔德的学生。

《画家家庭画》,年代1735,作者:朱利安.巴特那(Jurriaan Buttner,?-1767)。画中的男主人是画家雅各布.波罗斯,弹钢琴的女主人是他的妻子萨拉.特罗斯特,老妇人是男主人的母亲。男主人的哥哥是画家,女主人的父亲也是位著名画家。女主人的姐姐还嫁给了男主人的哥哥。

这个大房间里只有一幅画宙斯在偷窥卡利斯托,可见画家的地位不低。作者叫尼可拉斯.彼得松.贝尔赫姆(Nicolaes Pieterszoon Berchem,1620-1683),是一位备受尊敬的荷兰黄金时代的田园风景画家,属第二代“荷兰意大利风景”画家成员,留世作品很多。


宙斯在偷窥卡利斯托》,画的年代:1656,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卡利斯托是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的侍女,画中她的狗在叫,向她预示危险将至,但没有引起她的注意。宙斯(罗马的朱庇特)化作卡利斯托的主人阿尔忒弥斯(戴安娜)诱骗了卡利斯托,天后赫拉将她变成了熊,对应天上的大熊座(他和宙斯的儿子是小熊座)。


这幅绘画表现的是当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时的情景。


这个介绍比较有意思,大概是说荷兰人(东印度公司)为了与中国做贸易,1624年将人口稀少的福尔摩沙(台湾)做为货物中转站,大概有近40年。最后一句是荷兰人不得不多次与中国人交战,最终被“海盗国姓”(Piarate Coxinga)赶走了(1662年)国姓爷是郑成功的封号。前面曾提到在阿姆斯特丹西教堂内葬着一个人,就是被郑成功赶走的最后一位荷兰总督揆一。


这是当年荷兰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占据的亚洲殖民地或有贸易往来的地方。

应该是来自中国的瓷器。

荷兰人发明的风力四轮车。

车的模型。

荷兰的海船,也即海上马车夫的“马车”。

博物馆的院落,曾经做过老人院。

应该说我在去这个博物馆前,有点低估了这个博物馆的价值,看的有些粗,肯定错过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容,扬.斯特恩的画都没看到。文中很多画家的名字,都没有中文译法,是我凭经验译的,仅做参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