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北河边看汉堡港

 九门胡同 2021-01-01

米迦勒教堂往南走五百多米,就到了易北河边。

有高架的轻轨(U线和S线都有)与河岸并行。

我走到的河边位置大致叫下港(Niederhafen),18世纪时汉堡港扩张到这一带。现在既有码头的作用,也算是旅游景点。别小看这个防洪堤,设计师居然是女魔头扎哈.哈迪德,叫做易北河长廊(Elbpromenade)。

从扎哈设计的防洪堤往下看,下面的街道叫Vorsetzen,名字始于16世纪,过去曾是城市的防御工事或城墙。

这个像碉堡似的建筑,是二战时期的圆形碉堡,叫Zombeck塔,以设计者Paul Zombeck的名字命名。现在被改为一家葡萄牙餐厅。

说到吃,我们常吃的汉堡包(Hamburger)还真的与汉堡(Hamburg)有些关系,虽然说法很多,不过大多与在美国的德国汉堡人有关。

离此最近的地铁站叫Baumwall,名字还是源自17世纪的城市防御工事。

不时经过的轨道列车。

易北河(Elbe),发源于捷克和波兰交界的苏台德山脉,全长一千多公里,柏林,汉堡,布拉格,德累斯顿和莱比锡都是沿河重要城市。

易北河由汉堡再向西约一百多公里汇入北海,因下游河道非常宽,海轮可直接上溯到汉堡港,这也是汉堡港得以成为世界著名港口的原因。

说到易北河,不得不说一下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他违背凯撒生前的意愿,将罗马帝国的防线由莱茵河推向易北河,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9年,德鲁苏斯从莱茵河畔罗马军团驻地美因茨出发,率领罗马军队打到易北河,在返回美因茨的途中,不慎跌落马下,摔断了腿,因拒绝截肢感染而死。

大约在公元16年,由于数次战败于日耳曼人,皇帝提比略决定退出易北河防线。

易北河在罗马时期的拉丁语名字,叫阿尔比斯河(ALBIS)。

易北河畔

左侧的区域是汉萨贸易中心(HTC),是位于汉堡新港区的办公区。是在1980年代的城市设计竞赛之后开发的,并于1990年代分五个阶段打造,有两个高层建筑非常突出。

这座建筑是哥伦布大厦(The Columbus-Haus),高105米,是汉莎贸易中心区的办公楼。

这座建筑之前在圣尼古拉教堂遗址钟楼上看到过,易北爱乐厅(Elbphilharmonie)。是利用港口仓库的基础在上面建造的。设计者是瑞士巴塞尔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也是北京鸟巢的设计者。

其玻璃外观的造型,灵感来自悬挂的帆、水波、冰山或石英晶体。建筑高108米,2016年完工,因造价较高,屡次增加经费,颇有争议。

我手机锁屏的图案,用的就是易北爱乐厅。

河边有一艘帆船,托尔金号(J.R. Tolkien)。

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1973),英国著名作家、诗人和大学教授,被誉为“现代奇幻文学之父”,代表作有《霍比特人》和《魔戒》。他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有人说没有托尔金,就没有哈利波特。

这艘帆船就是为了纪念托尔金而命名的。

船于1964年建造于当时的东德,最初是艘货运船,1994年被人收购,改做了客运船。

1995年至1998年在荷兰鹿特丹进行了改装,并在荷兰注册,更名为JR Tolkien,以纪念英国作家托尔金,可能船主是托尔金的忠实读者吧。

现在这艘船经常航行于波罗的海和欧洲水域,船上有客房和餐厅,我去的时候可能刚好航行至汉堡,船上的餐饮可能还对外开放,上面写着Open Bar。

不远处的河上还有一艘大船,现在是个海事博物馆。

船的名字叫圣地亚哥角号(Cap San Diego),1961年建造于德国汉堡的造船厂,同时期,一共建造有六艘同级别的货船,都是以Cap-San开头,后面是基督教的圣人。

这艘货船主要往返于南美从事货运,所以叫做圣地亚哥角号(南美受西班牙文化的影响最深,圣地哥亚就是西班牙最受崇拜的圣人,圣雅各),每次往返周期大致在两个月。

上世纪80年代,随着集装箱货船的兴起,这类货船的业务也就衰落了。80年代后期,船经过维修后,被改造为海事博物馆,此外,船上还有8间客房和餐厅,可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船上还保留着吊装货物的吊杆。

还有两部电影曾使用了该船拍摄,包括一部007。

从防洪堤上到海事博物馆的船上,需要经过这座桥。

桥的名字叫做Überseebrücke,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不过多次因为船只撞击(还有二战的轰炸)而损坏后重建。现在看到的拱形钢架桥,是建于2012-2015年的。

防波提上桥的入口,两边有商店。

从桥上的窗户向外看。

过桥后,位于易北河道上的小码头,历史更早,19世纪就存在了。

近看圣地亚哥角号船,CAP SAN DIEGO HAMBURG。

小码头上的什么装置,看不懂,但肯定与停靠的船只有关。

远处随处可见的塔吊,就是汉堡港。

汉堡港的面积相当大,分布也很广,这是因为易北河在汉堡有很多宽阔的河流分支。

我所站在的地方,也算是汉堡港的一部分。

汉堡港(Hamburger_Hafen)是德国第一大港口,欧洲第三(前两个是鹿特丹和安特卫普),世界排名第17。如果以集装箱吞吐量算的话,排名欧洲第二。

汉堡城的历史可追溯到9世纪,港口的历史要从14-16世纪的阿尔斯特河港口算起,我所在的下港区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由上港区扩建至此的。到19世纪中叶,汉堡港大致扩张到今天的规模。总面积七千多公顷巨大的港区分布有大量的大小码头和仓库,还有造船厂。

夜幕降临,最后看一眼易北河和汉堡港,准备离开汉堡。

离开汉堡后的下一站是哥本哈根,晚上住在汉堡北一百多公里的小镇(A7、E45沿途),比德尔斯多夫(Büdelsdorf),这里还属于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再往北40来公里就进入丹麦了。

小镇很清静,酒店也便宜,车位更是充足。

这是套房里面的一间客房,适合一大家子出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