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马观花哥本哈根(3)腓特烈教堂和阿马林堡宫

 九门胡同 2021-01-01

国王新广场一路向北,就来到哥本哈根的一座地标性建筑,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Kirke),设计灵感来自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腓特烈教堂连同与其在同一轴线的阿马林堡宫,位于18世纪中叶打造的新区,腓特烈堡区,所以周边建筑格局大多非常工整。

打造腓特烈堡区,是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王朝成为丹麦统治者300周年(1448年,奥尔登堡伯爵迪特里希·冯·奥尔登堡(Dietrich von Oldenburg)的长子克里斯蒂安一世当选为丹麦国王)。现在的丹麦王室是奥尔登堡王朝的分支格吕克斯堡王朝,但现在的挪威王室和英国王室依然是奥尔登堡王朝的后裔。

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和曾经的瑞典王室也都具有奥尔登堡王朝的血脉。

教堂奠基于1749年,时任国王是弗里德里克五世,教堂的设计师是丹麦建筑师尼古拉·艾格维德(Nicolai Eigtved),同时他也是整个腓特烈堡区的规划师。他将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引入到丹麦,克里斯蒂安堡宫前的大理石桥和桥亭也是他的的设计。

教堂虽然奠基于1749年,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到一百四十多年后的1894年才建成。

1874年,一位金融家从王室手中买下教堂的所有权,期间方案也做过多次更改,最初设计的大理石建筑方案,后建的部分也改为了石灰岩。不过教堂的别名还叫大理石教堂(Marmorkirken,Marble Church)。教堂建成后,金融家将教堂赠送给丹麦国家。

教堂正门上方的金字HERRENS ORD BLIVER EVINDELIG,是丹麦语,出自彼得前书1:25,唯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教堂穹顶上方的“灯笼”,里面有大钟。

教堂正门前有两尊雕像,一位是圣安斯加尔(Saint Ansgar,801-865),我在汉堡的特罗斯特桥上曾看到过他的雕像,他是汉堡和不莱梅的首任大主教,也正是他,把基督教引入到北欧,被称作“北方使徒”。

另一位是N.F.S.格伦特维(Nikolaj Frederik Severin Grundtvig,1783-1872),丹麦牧师,作家,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教师和政治家。他是丹麦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丹麦文化历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他的哲学思想在19世纪下半叶引发了一种新的民族主义,他和他的追随者被认为对现代丹麦民族意识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进入教堂内,最吸引人的还是巨大的穹顶。据说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最大的教堂穹顶,跨度达31米,不过在欧洲并不算大的。

穹顶正上方,灯笼有采光的效果,而且能防雨。罗马时期的穹顶只是敞开的圆洞,不防雨。

整个穹顶有12条肋,与耶稣十二门徒相关,布满雕刻和绘画。

穹顶上12条肋,对应下面的12根立柱。教堂下部的石材都是最初由卑尔根等地购买的大理石,停工一百多年后,上部改为石灰岩石。这架老管风琴是1894年的。

教堂从建造时起,就是新教教堂。由于与德国的地理关系,丹麦应该是德国路德派为主的新教。

因为是新教教堂,主祭坛的位置只有十字架。

1963年的新管风琴。

教堂里面布置了很多花。

外走廊的一个小圆窗,可能是某位天使长。

耶稣下架的雕刻,新教教堂内不多见。

灯下是捐款的小桶。

从腓特烈教堂正门出来往北不远,有一座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Aleksander Nevskij Kirke)。

1866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二女儿德格玛公主,嫁给了当时的俄国皇储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德罗维奇,即日后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婚后改名为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最初德格玛公主曾与亚历山大的长兄(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订立了婚约,但尼古拉1865年病逝,临终前尼古拉要求弟弟亚历山大迎娶他的未婚妻丹麦公主。婚后二人感情很好,育有多个子女,其中一个就是日后被苏维埃灭门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这座教堂就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资修建的,1883年由圣彼得堡神学院院长祝圣。

教堂顶部有三个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镀金圆顶,圆顶下方有幅画像,人物就是教堂的名字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涅夫斯基(Alexander Yaroslavich Nevsky,1221-1263),俄罗斯的主保圣人,13世纪诺夫哥罗德大公、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

当时的罗斯国家全部被蒙古金帐汗国所征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周旋于蒙古统治者和罗斯贵族之间,金帐汗封他为基辅大公和弗拉基米尔大公,实则保全了罗斯国家和东正教信仰。他被视为莫斯科君主制的始祖和东正教的伟大守护人,古代俄罗斯最伟大的人物。在我国武汉也有一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19世纪末建的汉口东正教堂。

与腓特烈教堂位于同一轴线上,向东,就是丹麦王室的阿马林堡宫。

所谓阿马林堡宫,其实是由四座外观几乎一样的宫殿建筑环绕而成。阿马林堡宫(Amalienborg)得名来自之前这里的一座宫殿索菲阿马林堡。是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克三世的王后,不伦瑞克-卡伦贝格的索菲·阿玛莉埃(Sophie Amalie of Brunswick-Calenberg,1628-1685)建造的带巨大花园的游乐宫。不过那座宫殿毁于1689年的大火。

大火的原因是,索菲·阿玛莉埃的儿子克里斯蒂安五世在这里举办44岁生日庆典,临时搭建的舞台起火所致。大火之后,克里斯蒂安五世接管了这片地区。

宫殿中央,是弗里德里克五世的骑马像,注意不是克里斯蒂安五世,从1531年起,丹麦国王的名字全都是克里斯蒂安或弗里德里克(唯有现在的女王除外)。

弗里德里克五世(Frederick V,1723–1766),丹麦和挪威国王。他的第一位王后是英文乔治二世的女儿。他们的儿子是后来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

弗里德里克五世的第二位王后是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公主,他们的孙子是后来的克里斯蒂安八世。

前面说过,18世纪中叶,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王朝成为丹麦统治者300周年,时任国王弗里德里克五世决定打造腓特烈堡区,包括腓特烈教堂和这里的四栋宫殿等建筑。

骑马像前方左侧的建筑是莫尔特克宫(Motke's Palace),建于1750–54年,是外观极为相像的四座建筑中内部装饰最豪华的。建筑最初属于丹麦的贵族莫尔特克家族。

1794年,王室居住的克里斯蒂安堡宫毁于火灾,克里斯蒂安七世成了无家可归的国王,于是王室向莫尔特克家族买下了这座建筑为王室的处所。所以,建筑也就称克里斯蒂安七世宫。

克里斯蒂安八世宫(Christian VIII's Palace),又称勒维左宫(Levetzau's Palace),建于1750-60年间,属于贵族勒维左伯爵所有。

1794年克里斯蒂安堡宫大火后,由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同父异母弟弟弗里德里克亲王(弗里德里克五世与第二位王后所生)购买并居住,克里斯蒂安七世时有精神病,由弗里德里克亲王摄政,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日后的国王八世)也住在这个宫殿内。

1839年,国王弗里德里克六世(克里斯蒂安七世之子)逝世,没有儿子,堂弟克里斯蒂安继承王位,即克里斯蒂安八世。也正是在弗里德里克六世期间,挪威脱离了丹麦,改为与瑞典共主联邦。克里斯蒂安八世曾于1814年间做过几个月的挪威国王。

弗里德里克八世宫(Frederick VIII's Palace),也称布罗克多夫宫(Brockdorff's Palace),建于1750年,最初是贵族布罗克多夫伯爵的住宅。布罗克多夫去世后两年的1765年,由国王弗里德里克五世购得,先后做过陆军学院、海军学院,19世纪30年代,又改为王室居住。

1869年,成为王储弗里德里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长子,日后的弗里德里克八世)的宫殿。1940年,现在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就出生在这座宫殿内。

现在,住在这里的是丹麦王储一家。

克里斯蒂安九世宫(Christian IX's Palace),也称沙克斯宫(Schack's Palace),建于1750年,建成后几年被沙克斯家族购买。

1794年克里斯蒂安堡宫大火后,由时任摄政,王储弗里德里克(日后的弗里德里克六世,1768-1839)购得并居住。弗里德里克六世去世后,这里做过最高法院和外交部。

克里斯蒂安九世继位后,就住在这里。从克里斯蒂安九世去世的1906年,一直到1948年,所有房间一直都保持原样未动。

1967年经过重新装饰,由当时的王储玛格丽特(即现在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夫妇居住,一直到今天。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很难区分这四座宫殿,只能通过一些小的细节和墙上的徽章图案等来辨别。

这尊弗里德里克五世骑马像由法国雕刻师开始制作于1753年,完成于1771年,其时弗里德里克五世已去世五年了。

西边的腓特烈教堂,与广场中央的骑马像位于同一轴线上。

王宫门前的皇家卫队,服装很像英国的皇家卫队。

每天中午11点半,皇家卫队从城内出发走到这里举行换岗仪式。其他时间每两小时有个简单的换岗,此时已是下午4点,看到的刚好是两小时一次的换岗。

阿马林堡宫东边,是个临海的小公园,阿马莉花园(Amaliehaven,Amalie Garden)。

从阿马莉花园看阿马林堡宫和腓特烈教堂。

阿马莉花园对面是霍尔门岛(Holmen),17世纪时曾是丹麦海军基地,现在大部分已被迁走,但还有少量海军基地的功能。岛上很多面积是填海造地而成的。

霍尔门岛上有个很现代的建筑,哥本哈根歌剧院(Copenhagen Opera House)。

哥本哈根歌剧院建于2001-2004年,世界著名歌剧院之一,也是世界上造价最高的歌剧院之一。因其高昂的造价(25亿丹麦克朗)曾饱受争议。

歌剧院与海对面的阿马林堡宫和腓特烈教堂,也在同一轴线上。歌剧院地上9层地下5层一共14层,虽然体积庞大,但为了达到最好的观看体验,座位却只有1500个。

对面霍尔门岛上的还保留有少量的海军地基功能,所以还能看到几艘军舰。

一些老建筑都是当年海军基地留下的。

远处的烟囱不是在霍尔门岛,而是阿迈厄岛,稍后去美人鱼雕像时再说。从这里沿海边往北走几百米就到著名的美人鱼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