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勒子到战国,汉代发展到什么形状或形式?最好有配图?

 江畔独步寻花66 2021-01-01

谢谢邀请,

玉勒子起源于商周,最早在玉的组配当中出现。

在上图组佩当中,除了作为配饰件出现之外,它后来随着丧葬制度的出现,它变成了玉握。

玉勒子的主要的造型一般都是一头大一头小,呈喇叭形状的纹饰,表面装饰有龙纹或谷纹,有些玉握就是以素颜的形式出现。下面是西周时期的素面玉握。

随着组佩习俗和制度的消亡,玉勒子的功能也逐渐出现了转变。战国时期玉勒子的造型相对呈现多样化的形式,不仅有圆形勒,而且还有扁勒和方型勒子。


上图是战国早期的玉勒子,所有的玉勒的表面几乎都开始带有纹饰。

战国时期的玉勒子。

战国晚期的玉勒子。


战国时期的玉勒子也是纹饰最为繁缛的时期。功能除了装饰外,更多的可能就是把玩件。

而进入汉代以后,随着组配的佩戴礼仪制度逐渐的消亡。汉代的玉饰配件不再像商周时期将一大串组配整套的佩戴在身上,而改变为单一的玉器或小件的玉器配饰。在汉代的墓葬当中就没有再发现有玉勒子作为玉握的出现。而玉八刀的猪已经取代玉握的功能,也证明此种形式的玉器,实际上到了汉代以后已经逐步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