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之三

 光明使者9988 2021-01-01

长沙窑青釉褐彩犬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白釉绿彩坐狮

唐(618-907年)

1997年扬州大东门街南侧唐代排水沟遗址出土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长沙窑青釉褐彩油盒

唐(618-907年)

2008年扬州古运河东岸凯运天地出土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长沙窑青釉褐彩盖盒

唐(618-907年)

上海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绿彩“心”字铭水盂

唐(618-907年)

1996年扬州市开发区工地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水盂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绿釉葫芦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此类执壶是长沙窑的典型产品之一,在双系及流下饰模印贴花,题材有椰枣、对鸟、狮子、武士等,其中部分狮纹肩部印一“何”字。贴花上涂褐色斑块。

长沙窑瓷器的部分装饰元素具有明显的域外特征,如狮纹、椰枣纹等,部分瓷器上直接书有阿拉伯文。执壶所印“何”字推测为场主或工匠姓氏。长沙窑址还出土有印“康”字的陶瓷器,“何”和“康”皆属昭武九姓。陈寅恪曾根据《柳毅传》中洞庭湖主“与太阳道士讲火经”的故事,推测唐代粟特祆教已传入湖南。综合以上几点有学者推测当时长沙作坊中可能存在少数胡人工匠。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双系壶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香炉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长沙窑青釉红褐彩胡人搏狮四足炉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此类香炉造型仿自金银器,陕西法门寺地官、临潼庆山寺地宫等遗址均曾出土类似的银质香炉。

唐代所用香料多是包含有龙脑、沉香、苏合等原料在内的树脂类香料,使用时需以炭火加热,炉身容炭火,炉盖出烟。唐代礼佛供养、祈神求雨、祭祀、朝会、科考等重要活动皆需焚香。此外,皇室贵族、上层官僚日常生活之中也见焚香。

长沙窑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系罐

唐(618-907年)

1974年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

扬州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