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蛋挞效应”,很有警示意义

 王妃嫁到 2021-01-01

1995年,台湾出现了蛋挞热,街头巷尾一时间出现了很多蛋挞店,每间店面前都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大家“新鲜劲”过后,这些店面又很快都消失了,由此还衍生了一个经济名词“蛋挞效应”。

细细回想,蛋挞效应这种情况极其常见,正如这几年奶茶大火,于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开满了奶茶店,各种牌子看得人眼花缭乱,前一段时间一篇《再坚持一下,你的奶茶店马上破产》刷爆朋友圈,不深究标题是否有夸张的嫌疑,但是的确奶茶加盟的乱象频出,众多奶茶店出现之后又快速的消失,依旧人声鼎沸的还是那些大家多年来一直认可的品牌。

并且,不仅商家跟风,顾客也跟风,逛街看到路边排长队,别管卖的东西自己知不知道,先排上再说。

《桃花扇》里有一句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句话与“蛋挞效应”颇有些不谋而合。

那么蛋挞效应中存在哪些陷阱,会让入局者深陷其中呢?

一、竞争力不足

商家一时间全部涌入市场,市场“超载”,竞争激烈,并且整个行业快速拓展,商家习惯于简单的复制、或者照搬照用别人的想法,整个行业趋同,没有自己特色的东西,竞争力薄弱。

二、行业认知不足

很多人看到某一行业火爆,就赶紧跟风入场,甚至对行业的基本情况一概不知,对市场认识不清,这种商家对自我的认知都不够清晰,只是想着追热点,赚快钱,并不利于自身的长久发展。

三、群众热情消退

当今时代下,不断有新鲜事物产生,人们的喜爱也是瞬息万变的,新生事物一夜之间成为网红产品,商家争相模仿,顾客摊位之前排长队,但是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只是靠着噱头活着,那么马上会有更有取的东西取而代之。

其实这种跟风的“蛋挞效应”不可避免,它根源于人们心中的从众心理,也是人的一种惰性。

大家都说这个好、大家都这么做……大流的做法总是没错的,那么我为什么要费心思去进行思考呢?

就如我们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视频,最初的评论者会发表各自带有思考的见解,其后的人会明显存在跟风的现象。

但避免蛋挞效应不是说看到热点、看到机会不要去跟从,因为那可能真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不过在你入局的时候,请你认真的思考,细致的思考,长久的思考:这件事值得做吗?你能做的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