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球场地建设中的“城阳模式”,为中国足球发展“城市足球”竖起新标杆

 德兴社 2021-01-01

2019年“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上周末已经在青岛落下了帷幕。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支队伍、超过7000名球员汇集青岛城阳,进行了总计1000余场比赛。这已经是青岛城阳连续第二年承办这项国际知名青少年足球赛事。比赛期间,记者专程前往观摩采访,但吸引记者的并不是比赛本身,而是作为这项赛事的承办地,仅仅只是一个青岛的区,居然能为如此多的球队与小球员同时提供如此多的比赛场地,着实令人感慨。实地探访,让记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城阳区在足球场地建设方面是如何走在全国的前列的,他们所提出的“15分钟足球圈”城市发展理念更为国内其他城市发展足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1、城阳一区达122个球场

城阳百姓乐园

这项赛事本身争夺的并不是锦标,而是让世界各地的孩子能够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有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体味足球所带来的乐趣。但是,如此多的球队与球员在短短的数天时间里要完成如此多的比赛,没有足够的场地显然是无法完成的。这其实也是当下国内发展足球运动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即场地问题。

也正因为此,在今年7月底,发改委、体育总局、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印发《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若干示范城市,(县级及以上城市),对新建11人制、5人制、7人制(8人制)社会足球场予以补助。关于补助标准,《方案》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采取定额补助。对新建11人制标准足球场,每个球场补助200万元。对新建5人制、7人制(8人制)足球场,每个球场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方案》公布的目的其实再明确不过,就是希望能够尽快在国内建成更多的足球场地,以满足人民群众开展足球运动时对场地的需求。但这在青岛城阳区,似乎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当国内其他众多地方办赛不得不借助专业足球训练基地,像潍坊杯就在鲁能足校8片场地进行,最近两三年来上海青少年国际足球挑战杯先后也在申花的康桥基地和上海东方绿舟基地进行,但哥德杯赛在青岛进行时,参赛队伍数量和比赛场次数倍于同类型比赛,可赛事组织者最不用操心的恰恰就是场地问题。

城阳区体育公园分布图

赛事主办方一位官员告诉笔者,仅在城阳一个区,就有大大小小的足球场地122片,从中选出42片高质量、符合标准的场地作为赛事主办场地,没有任何问题。这其中,主场地选在了白沙湾基地,这个基地于今年早些时候最终完工的足球基地由17个大小各异的足球场连片而成。而更让笔者惊讶的是,主办方工作人员领着笔者走进城阳区内的随便某一个社区,就可以看到不同规模的足球场,铺设的是统一的人工草坪,尽管有些是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11人制场地、有些只是八人制场地,但因为这次比赛总共有15个组别,那些低年龄段队伍的小球员在这些场地上进行比赛,丝毫不受任何影响。在社区内进行这种国际性质的比赛,欧美国家随处可见,在国内其他大多数城市里恐怕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但在城阳区却真实地上演了,而且这样的比赛不只是在一个社区里。

笔者在想,假设国内现在的近700个城市中,有一半哪怕是小一半的城市都有这样的足球场地,即便是数量上远达不到像城阳区现在已经完成的122片足球场,哪怕只有一半左右,全国范围内足球场地数量也就相当可观了。这对于推动足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恐怕情况也就完全不同了。这大概就是城阳区在足球场地建设方面的示范性作用与意义。

2、校园球场使用没有矛盾

城阳区政府主导的足球运动公园俯瞰全景

青岛城阳区的足球场地从无到有、从试水到初具规模、最后到“成气候”,当地政府部门已经为此坚持投入了整整9年多。2010年,当全国房地产市场刚刚由低谷呈现“回暖”之势头时,城阳区把有关土地的建设目标投向了体育设施,确切的说是“聚焦”足球场地的兴建中。

这些年来,城阳区的足球场地建设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4月到2014年,城阳基本在所有接到完成或在建37个市民体育文化公园(社区中心),每个市民体育文化公园匹配7人制或11人制足球场,及塑胶跑道、篮球场及其他健身设施等,此外,室内则拥有羽毛球、乒乓球等设施。

第二个阶段则是从2014年到2018年,城阳在原有37个市民运动公园的基础上,利用滩涂、高压保护区等,建设各种便民运动设施,包括11人制足球场、7人制足球场,以及其他运动设施。

社区与学校两用足球场所在的田村小学

第三个阶段则是2018年至今。在2018年8月31日,城阳在青岛率先出台《城阳区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场地建设继续延伸,2019年建设拥有17块场地(包含3块天然草场地)的白沙湾足球基地,校园足球由中小学向幼儿园延伸,集中办好一批重点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实现市民健身和足球运动的智能化发展。

目前,城阳拥有122块标准足球场,每万人2.6片,且不包含100余块笼式足球场和简易足球场,市民平均足球场覆盖率达到欧洲先进足球国家水平。

社区与学校两用足球场所在的田村小学俯瞰图

说到校园足球,还不得不提到城阳区学校与全民健身特别是普通社会民众足球的特殊融合。当“哥德杯”在各赛区如火如荼展开之际,位于城阳区城阳接到的田村小学内,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而堆放的各种建筑材料后面是一块标准11人制足球场。和当地其它学校一样,田村小学也积极开展足球运动。不一样的是,学校的球场不仅对在校生开放,还对当地百姓开放,且免费开放。那么,由此会否造成的学生与校外群众场地使用矛盾?答案是否定的。原来,学校在位于球场西侧临街及北侧临教学区域处分设了两座大门。学生上体育课或组织足球活动期间,西门对外关闭,严禁外来人员进校、使用足球场。但学生进教室上文化课或节假日前,西门大开,允许普通民众进场地踢球。而出于安全考虑,北门会被锁住。校园的足球场不再是“面子工程”,而学校附近的足球爱好者们多了一个以球会友的好去处。这可谓“一举多得”。而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街道社区方面负责具体的管理,包括出资场地的建设与维修等,学校则只是确保在非教学时间场地向社区居民们使用。

不管是从具体实施的时间角度,抑或是实际的效果来看,城阳推动运动公园及足球场地建设的“先行性”、“前瞻性”也由此可见一斑。当前,随着国家与政府对足球场地建设的越发重视,对整个社会全民健身的看重,城阳方面在运动场地、足球场地建设方面所起到的普遍示范和借鉴意义也就很不容忽视。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等到城阳考察当地的足球发展与足球场地建期间,都充分肯定了城阳在这方面所起到的示范作用与意义。

3、4000万建设运动公园

国际比赛就在社区足球场内进行,国内也算是接轨了

在整个过程中,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城阳发展足球方面所提出的两大理念,即“8分钟健身圈”和“15分钟足球运动圈”,任何一个市民可以步行8分钟找到适合健身的地方、步行15分钟找到足球场。为此,历任城阳区委区政府领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以牺牲土地财政为代价,全面改善城阳市民运动健身及文化设施,打造幸福城阳和阳光城阳,而且将运动公园建设作为街道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全面推动了运动公园以及足球场地的建设。

城阳、副区长吕永翠、表示:“城阳区正在高速的发展中。如果我们不建球场,那么等整个城区都建成之后,就再也找不到给老百姓建足球场篮球场的地方了。”而城区内找不到建立足球场乃至运动场所,恰恰就是很多城市发展过程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之一。

或许,也正是基于这些未雨绸缪的城市建设理念,城阳的足球运动场所在量和质的提升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速度优势,在践行“民众足球普及、惠及社会足球、校园足球”的探索中,城阳无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而且,在足球场地建设过程中,城阳在牺牲土地财政的同时,还利用垃圾填埋场、河道、滩涂、校园场地等,作为足球场地建设的主要场所。譬如,城阳百姓乐园就是由停车场改造而成的;市民运动公园则是在2012年放弃了2亿元的土地转让金的基础上,政府专门拿出4000万而建设的大型综合性运动公园。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城阳先后为前期建设投入使用后磨损较大的草皮和塑胶跑道进行更换,以保证体育场及其他设施的正常使用。而田村足球场还是通过让市区河道转为地下河道后,在河道上建设的足球场。

崂山深处区域的(山色)峪社区运动公园

据了解,城阳的足球场数量不仅多,其分布范围也很广。比如距离城阳城区20公里以上,位于崂山深处区域的山色(山、色组成一个字,读“SHUI”)峪社区运动公园早在2013年左右就已经兴建完毕。这样的球场兴建布局,方便足球爱好者们分流奔向各球场,从而避免单片球场拥挤的情况。

恰恰是因为有如此广泛的足球场分布,因而哥德堡杯赛如此多的比赛,在一个区内就全部解决了。这或许比赛赛事本身更值得关注。如同城阳区一位领导所说的,“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可能我们这里适合的方法,其他城市并不适合。但是,发展足球的道路上,多建一些球场总是没错的。青岛又是足球城,有群众基础,我们希望青岛足球可以更快发展。”对其他城市来说,青岛城阳在足球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学习与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