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 | 峭壁上的千年修行场

 生态文明层 2021-01-01

它依山而建,凿壁架屋,叠屋成寺,借助山的气势,更凸显宗教建筑所具有的宇宙观念和美学意境。

从拉萨出发,越过纳金山,一路向北,经过盘山路中间一处盛大的经幡,便能远远眺望扎耶巴寺,它紧嵌于山顶的石壁中,作为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是历史悠久而神秘的存在。

车只能停在半山腰,要想进入寺庙一览真容,只有亲自攀登,别无他法。这或许是寺庙钟爱高山的原因,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筛选和净化虔诚的信徒。




扎耶巴寺所在的耶巴山本身并不算高,上山的路也并不难走,有些坡路上甚至修葺了平整的石阶,不过地处西藏,即使在山脚海拔高度也超过了 4000 米,攀爬到山顶对并未常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来说仍不容易。




行至山腰之上有一处平台,我坐下休息,猫也过来晒太阳。光真是很神奇的力量,带来光明也带来温暖。十月底的拉萨,因为光的存在,一天便能历经四季。正午时分光照强烈,橘猫的毛好像发出光来。


绕着转经筒走过一周,在开始的地方抬头仰望,不远处有僧人在烧火。奇怪,明明最开始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转经的,之前却未发现。大概,心清净,眼则清明。

僧人也看到了我,腼腆地对我笑了笑,可能是用藏语,也可能用中文跟我打了招呼,我没听清楚,但我知道是在和我问好。





当我也站到僧人的巨炉旁,眼前可俯瞰延绵山脉,转身只见扎耶巴寺近在咫尺。

这是一栋藏式寺庙建筑。依山而建,凿壁架屋,叠屋成寺,借助山的气势,更凸显宗教建筑所具有的宇宙观念和美学意境。

最上方是佛殿和灵塔上都会修建的鎏金铜瓦的金顶,风吹过的时候发出阵阵铃声,承载着人们的祈愿。

西藏寺庙最亮眼的特色莫过于边玛墙,这是一种用灌木柽柳做成的外墙,刷成深赭红色,最负盛名的布达拉宫也多有应用。扎耶巴寺位于峭壁之上,边玛墙不仅以自重较轻的材料为墙体减轻了上部的压力,还起到了装饰作用。

在边玛墙上会镶嵌鎏金的“七政”、“八宝”图案,檐下以短木做成一排象征星辰的白色圈点,既以宗教特色装点了外墙,又隐含着藏传佛教的价值观,在岁月的流转中成为西藏最鲜明的民族特色。




扎耶巴寺不在大众旅游景区,加上国庆假期已过,一路上鲜少见到游人。只是到了寺庙主建筑入口,几个当地藏民等待着进入拉康(供奉佛像的佛殿)。

有些在石窟前叩首,有些手握佛珠诵经,有些一边攀登一边将手中的香油钱放入石壁的洞穴中。虔诚的表达有不同的外在形式,佛都能收到。





登往扎耶巴寺沿路奇峰、怪石、溪流、草地络绎不绝,但最奇特的莫过于洞窟。从主寺绕到后山,别有一番天地。

不同于一半嵌于山体内,一半悬于峭壁的主寺,这里的拉康整个佛殿都在洞穴内部。灰白色的石壁中只留一扇朱红色的小窗,仿佛是天地间一颗明亮的眼,看破红尘。



进入洞窟内部更是有趣的体验。巨大的洞窟内部的石壁上有着无数手臂大小的小窟,让我不禁想起柬埔寨的树洞。如果说树洞是用来倾诉秘密的最佳对象,那么扎耶巴寺的石窟则是安放信仰与祈愿的秘境。

这些石壁上的洞窟虽小,却深不可测,我一直手臂完全深入,仍触不到边界。闭上眼,伸手用力触摸,但什么也抓不住,最后我只能放松下来,慢慢收回。

不是用力,便能得到。



只是短短数分,从阴凉的石窟出来,再晒到太阳,却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时空真的是相对的吧。

面前有一僧人在眺望,我不知他是在欣赏远方,还是思考什么深刻的宗教哲学。待他走后,我也站在他的位置,放眼望去,群山起伏尽收眼底。

寺庙钟爱高山,或许是山天生能为人们提供与平地不同的视角。站得高,眼界自然开阔,洞见自然不同。



准备下山时,遇到一群在休息的藏民。午后日光正浓,他们坐在树荫下。树没有完全遮住阳光,只是过滤了光的那份炽热,留下温暖的部分。光与树的影交错地出现在他们身上,有的地方光亮,有的地方灰暗,就好像一个灵魂原本的样子。


树梢上挂着福纸,随风飘扬。祝福和祈祷会不会也像蒲公英,随着风,就能被带到远方?


今年的祈愿树上多了很多蓝色的口罩,这是前无古人,也希望是无来者的一年。虽非本意,却也可视为一种期盼,让世界快点恢复正常吧。


下山时,偶遇一位藏民阿姨。原本她在前面走,后来见她停下,我也加快步伐凑上前发现是一处观音圣水。

藏民阿姨用圣水洗手,洗脸,把水洒在头发上。我学着她的样子也洗了手,水很凉便没有继续。她过来跟我说这样不行的,要把水拍在头上。我跟着做了。虽是清凉,但也舒爽,好在阳光仍强烈,不一会儿头发身上也都干了。

我突然就想,很多事情或许也是这样:明明想做,又畏惧眼前的难题,最后做了一半安慰自己,实则无用。既是要做,不如做全套,其实也没有想象中困难。



扎耶巴寺对面的山是天葬的举行地。人死后,尸体被抬到山上,让秃鹰吞食,这是西藏最尊贵的舍身布施。为了尊重当地风俗,我没有刻意观看,也没有留下任何相关的影像素材。

藏传佛教相信灵魂不灭。死亡不过是让灵魂脱离陈旧的肉体,轮回往复,生命将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人生没有带来什么,死亦无法带走什么,我们能做的只是在活着的时候去经历和体验。

文献参考:中国佛教文化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