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及小儿黄疸有什么症状

 李灏 2021-01-01

    本文内容适用于备孕或即将生产父母,新生儿最常见的病为呼吸科,肠道疾病以及黄疸了,黄疸分为几种类型呢?又是什么时候容易出现呢?下面请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生理性黄疸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由于造血器官功能和机体对氧代谢的需求,使得红细胞的生成增多。而在出生之后,由于肺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建立和运作,导致红细胞过多,因此造成了出生后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后的产物代谢形成胆红素,直接导致黄疸的发生。该类型的黄疸通常为生理性,出现得较早、较高,持续时间也较久,大约要满月才能消退。

二、酶的缺乏所致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需要酶类物质的参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主要由肝脏产生。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肝脏的功能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分泌不足,间接胆红素不能够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导致胆红素不能及时代谢。而间接胆红素不能溶于水,因此淤积于体内,不能及时排出,导致了黄疸的发生。


三、胆道功能不健全所致黄疸

新生儿的胆道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各项机能还不能正常发挥,而胆红素的排出需要经过胆道系统。因此,在该状况之下,胆红素淤积无法排出,造成了胆红素过高,继而出现黄疸。

四、母乳喂养性黄疸

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导致胆红素在新生儿体内的堆积,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黄疸。因为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进入新生儿体内,可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五、感染性黄疸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菌的感染,可导致新生儿肝脏功能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胆红素的代谢紊乱,发生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

六、溶血性黄疸

血型不合导致溶血性黄疸最常见的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多见。溶血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天内出现,并且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后果比较严重,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及时治疗和护理。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