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延胡索,见过吗?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

 太极本草888 2021-01-02

延胡索

来源产地

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

5-6月间当茎叶枯萎时采挖。挖取后,搓掉外面浮皮,洗净,分别大小,放入开水中烫煮,随时翻动,至内部无白心呈黄色时,捞出晒干,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潮及虫蛀。

生于山地林下,或为栽培。

分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药材主产浙江。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原形态】

延胡索 多年生草本,高9-20cm,全株无毛。块茎扁球形,直径7-15mm,上部略凹陷,下部生须根,有时纵裂成数瓣,断面深黄色。

茎直立或倾斜,常单一,近基部具鳞片1枚,茎节处常膨大成小块茎,小块茎生新茎,新茎节处又成小块茎,常3-4个成串。

基生叶2-4枚;柄长3-8cm;叶片轮廓宽三角形,长3-6cm,宽4-8cm,二回三出全裂,一回裂片具柄,本回裂片近无柄,裂片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20-30mm,宽5-8mm,全缘,少数上半部2深裂至浅裂;

茎生叶常2枚,互生,较基生叶小而同形。总状花序顶生,长2-5cm,疏生花3-8朵;苞片卵形至狭卵形,位于在序下部者长约10mm,先端3-5栉裂,位于上部者全缘;萼片2,细小,早落;花冠淡紫红色,花瓣4,2轮,外轮上瓣最大,长15-25mm,上部舒展成宽倒卵形至宽椭圆形的兜状瓣片,边缘具小齿,先端有浅凹陷,中下部延伸成长距,下瓣较短,形同上瓣,基部具浅囊状突起,内轮两瓣长10-15mm,合抱裹于雄蕊外,上部宽倒卵形,中、下部细长成爪;雄蕊6,略短于内轮花瓣,每3枚合生成束;

于房条形,长8-10mm,花枝细短,柱头近圆形,具乳突8个。葫果条形,长1.7-2.2cm,花柱、柱头宿存,熟时2瓣裂。种子1列,数粒,细小,扁长圆形,黑色,有光泽,表面密布小凹点。

栽培品常只开花,果不及成熟即凋落。花期3-4月,果期4-5月。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辛、苦,温。

归肝、脾经。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中药大辞典》

"味辛,温,无毒。"

入肝、胃经。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中华本草》

辛;苦;温;无毒

归肝;胃;心;肺;脾经

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注意】

血热气虚及孕妇忌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