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 冷月的随笔《笑口常开》

 黄石新东西 2021-01-02

笑口常开


中学时代,在一个新年晚会上收到这样一份祝词:笑口常开。时隔二十年,这四个字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使我不能忘怀。那时候同学们在祝词里彼此用得多的是“大展鸿图”、“新年快乐”等常用话语,像“笑口常开”这样朴素的祝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打开笔记本,“笑口常开”四个字触目惊心,接下来,有一股甜甜的味道滋润着我的心田,一直陪伴温暖着我!我常常想,一个人若能笑口常开,该有多好啊!  
事实上,人的一生有悲欢也有离合,有顺心也有失意,有幸福的时刻也有痛苦的时分,正所谓酸甜苦辣涩,样样皆全。欢乐幸福的时候,我们会笑;悲哀痛苦的时候,我们会哭;烦心失意的时候,我们即使不哭,也不会笑。可见,笑只占了人生一部分的比重,更何况是开口大笑呢!  
开口笑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是舒畅;是快乐,是美好。笑有时像花儿一样开放。  
令人开口笑的人是可敬的。《红楼梦》里的刘姥姥带着枣儿、倭瓜和一些野菜,走进了花团锦簇的大观园,整个大观园顿时笑声不断。贾母在大观园宴请刘姥姥,饭前,在王熙凤等人安排下,随着一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随后一齐哈哈大笑起来,都笑得直喊肚子痛,上上下下一时笑态百出。接着刘姥姥一系列的“丑”语“丑”态,让众人开开心心地笑了一把。贾母见如此有趣,吃得又香又甜,把自己的菜也都端过来给刘姥姥吃。有一万个心眼、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的王熙凤,都被刘姥姥逗得开怀大笑。可见刘姥姥的调笑功夫是何等了得。刘姥姥既然能调笑大观园,若让她登台演出,想必亦能调笑天下。没有些见识的人,没有经过过世事的人,哪能对生活、对人事理解得如此透彻,在驾轻就熟的言语中让众人开怀大笑。  
刘姥姥因年景不好,迫不得已来“投亲”,生怕侯门深似海的贾府不接爱她这个穷亲戚。然而,当她第二来到贾府时,她受到了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盛情款待,赢得了贾府当权人物凤姐的信赖——给其女儿取名,她带回了吃的、穿的、用的等物品,还有百两足够小户人家养家做买卖的本银,临走贾母还嘱咐她“闲了再来”。  
常开口笑的人是乐观、自信、通达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豁达乐观的诗词出自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之手。纵观《三国演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的大笑,志得意满之时,他会鼓掌大笑,仗败逃难之际,他亦能仰面大笑。《三国演义》第五十回,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身处险境,竟三次仰面大笑,笑得跟随之士兵莫明,笑得我们常人见笑。曹操虽然笑来了三次伏兵,却笑出了他的豁达乐观,笑出了他的英雄之勇,他在笑声中恢复镇定,他的大笑、他的镇定感染震撼了跟随的将士。于华容道口,他与提青龙刀、跨赤兔马的关云长狭路相逢,一句“五关斩六将之时,还能记否?”终于冲出了华容道。曹操是自信通达的。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用手指刘备,又自指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手中的匙、筷皆被惊落在地,而曹操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仰天长笑。他毫不谦虚地自视自己是真正的英雄。官渡之战,许攸来投,曹操遥见许攸,赤足出迎,抚掌欢笑,携手共入。这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是自信的笑,知许攸前来定有妙计献;许攸为曹操所感,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结果以弱胜强,为我国军事史留下一篇杰作。曹操53岁时彻底消灭了袁绍势力而统一了北方,为长期处于战乱中的北方人民带来了新的安定和生机。  
四川峨眉山灵岩寺弥勒佛两边有联云: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此联耐人寻味。新年来临,让我们笑口常开,心胸宽阔,乐观豁达地做人处世。纵然世事如棋,都不过如此而已。

(原载《黄石日报》)


冷月,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常常在山坡沼泽边留连,往往陶醉于文字的优美。在凡尘俗世里行走,愿与有趣的灵魂相遇。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