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信建投八大研究团队解读2021年出口产业链机会

 颐源书屋 2021-01-02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执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并率先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春节后陆续推动各行业复工复产,生产端率先恢复,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冲击造成的供给缺口。2020年无疑是出口大超预期的一年,高基数之下如何看待2021年出口数据?疫苗大规模落地在即,国内外生产恢复预期如何?哪些行业依然会受益于火爆的外贸市场?中信建投证券宏观、策略、交运、机械、汽车、商贸、轻工、家电八大研究团队联合带来2021年出口产业链机会解读。

2020年出口超预期,2021年出口看什么?

今年医疗仪器及器械、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家用电器、塑料制品、集成电路、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具及其零件增速较快。受到疫情冲击和中外经济错位影响,出口整体或多或少因疫情而受益。但展望明年,疫苗的推出或将有效改善严重的疫情状况,促使经济社会加快恢复正常,影响中国出口情况。

总体上我们倾向于认为疫苗的全面接种需要一个过程,依旧严重的疫情形势仍会影响海外生产,从而对中国短期出口形成支撑。如果疫苗如预期生效,则中国2021年H1出口或是更好时间段

在短期依然维持中国生产恢复,海外需求恢复但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推荐短期内出口增速回升较快的商品对应的行业,这或将意味着需求的强劲。此外,我们认为可以拉长视角思考,即排除疫情干扰,看出口景气度上行的行业,我们认为这背后或有更强的产业逻辑支撑。

通过出口占比以及出口增速分析,我们认为塑料制品、集成电路、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玩具等或出口占比不断提升,或近年来出口处于持续增长态势,我们倾向于认为今年的增速或是趋势下的一种疫情下的表现形式。我们认为这些商品的出口可能会具有持续性。

塑料、IC、玩具、家电、汽车及配件是长短视角下推荐的行业

稍长期视角看好,塑料制品、集成电路、玩具等行业的出口增长,排除疫情影响后,其仍能实现连续正增,或具备更深的产业逻辑。短期视角看好,家电、汽车及配件出口,欧美疫情二次抬头,或仍将使维持中外供给格局错位的情况,给予中国出口短期的相对优势。汽车中的新能源车处于世界产业和能源发展变革趋势下,随着中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或享有更大、更持久的出口成长性。

出口:前猛后弱

今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国内积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端率先恢复。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过财政政策大力度支持居民消费,而生产端恢复情况欠佳。使得我国有效弥补了全球因疫情冲击造成的供给缺口,防疫物资、宅经济商品(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电等)先后有力拉动了出口的增长,下半年在海外疫情度过高峰后推动复产复工,传统需求逐渐恢复下,我国其他传统产品出口也开始改善,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全年出口增速2%左右。2021年疫苗上市、疫情缓解概率较高,全球经济复苏整体上支撑我国传统出口增长,海外供应链需要逐步渐进恢复,我国出口替代仍有时间窗口。但由于我国防疫产品出口增速预计将下降,抢占出口份额效应也逐步下降,同时人民币升值后出口竞争力下降,预计出口增速上半年高增,下半年转负,全年在2%左右

全球集运航线运价进入疯涨状态,全球再现一船难求、一箱难求状态,主流船公司订舱已经至12月下旬,高运价与高运量驱动公司四季度业绩爆发式增长,主流船公司预测高运价将持续到春节前后。2021年美线长协价有望达到2000美元/FEU,奠定公司高盈利基础。

中期来看:美国零售业批发业补库存尚未结束,库存周期至少持续大半年以上时间,奠定需求持续改善基础。RCEP的达成能显著降低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进一步强化了远东区域的制造中心地位,奠定了区域内海运贸易量增长的基础。疫苗有效推出叠加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共振增长。供给端手持订单比例历史最低,至2022年供给近乎停滞。即使考虑新造船影响,交付期限也已经在2023年下半年以后。

新冠疫情后集运行业底部价格中枢上移是确定性事件,而客户为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支付的溢价也将让航商们更加注重基础的运输服务价值,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竞争重点将从此改写,端到端、数字化将成为行业估值切换的基石。建议关注:中远海控

疫情后,制造业出口景气度持续回升

PMI出口订单来看,国内制造业企业出口景气度上升。受到国内外疫情影响,PMI新出口订单在2020年遭遇两次下滑,其中2月第一次下滑主要受到国内疫情的影响,4月第二次下滑主要受到海外疫情的影响。不过很快因为国内的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制造业供应相比欧美等海外国家得到全面恢复,出口得到迅速回升,自9月开始超出荣枯线,11月达到51.5。

多类机械设备出口额累计同比转正

医疗仪器及器械、农业机械、紧固件、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均在6月份回正,尤其医疗仪器及机械、农业机械出口累计值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10月累计值分别同比增长42.5%和15.2%;

拖拉机、手工具、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包装机械、压缩机等设备出口金额累计值同比降幅收窄,并在7-10月份陆续回归正增长;机械基础件、阀门及类似装置、机床等其他机械设备出口金额累计值降幅持续收窄。

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早已布局海外

大力发展海外经销商渠道(截止2019年底数据):三一重工拥有海外经销商175家,其中公司国际总部负责的直营海外经销商66家。徐工机械拥有海外经销商130家、40个办事处以及140多个服务备件中心,营销网络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的产品市场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市场布局和全球物流网络及零配件供应体系。东南亚市场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重要市场。RCEP签署,有利于加快我国工程机械出口。

锂电设备:欧洲动力电池缺口巨大,电池企业加快布局

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纷纷发出了清晰的电动化目标,对动力锂电池的长期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我们搭建模型对未来五年欧洲动力锂电池需求进行了测算,假设2025年欧洲电动车渗透率为20%,纯电动车单车带电量在2025年达到75 kWh,届时欧洲对电池的需求为204GWh,而2019年欧洲锂电池产能仅有10GWh左右。

国产设备优势明显,受益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国产设备供应商有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目前先导智能卷绕机性能已经能达到甚至超过国际龙头产品。先导智能卷绕机已逐步开始替代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比亚迪LG松下特斯拉)和三星等国内外锂电池生产企业所采用的日韩设备。

工具五金:中国制造供给份额将趋势性扩大

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数据,2019年中国工具五金出口185.55亿美金,同比增长14.33%;另外,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欧美本土工具五金产能受限,主要由中国企业贡献产能,且判断供给份额将趋势性扩大;但中国出口的工具五金产品以OEM/ODM形式为主。

受益于亚马逊eBay等跨境电商的流量红利,中国工具五金企业凭借设计和供应链等比较优势,通过跨境电商等创新渠道直接将产品销往北美市场;随着中国品牌的工具五金产品开始为北美消费者购买使用,将加快中国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重点关注:巨星科技

中国零部件龙头企业逐渐走向全球。福耀玻璃均胜电子爱柯迪保隆科技岱美股份等细分领域龙头海外营收快速增长,占总营收的比例不断提升。福耀玻璃海外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35%提升到2019年的48%,均胜电子海外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64%提升到2019年的77%,爱柯迪海外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63%提升到2019年的70%,保隆科技海外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57%提升到2019年的71%,岱美股份海外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75%提升到2019年的82%,在海外疫情再度失控、恢复尚需时日的情况下,外部对我国零部件产品的进口需求会有边际增加。这一趋势将利好我国汽车零部件龙头提升全球市占率。

疫情下,国内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弱势企业逐渐退出,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CR6 提升至56.2%(2018年为51.8%)出口链的复苏将进一步提振国内汽车行业的景气度。

变局之年,传统OEM的造车新势力全面发力,智能电动领域竞争力持续提升。2021H2到2022年,传统OEM中的造车新势力车型逐步量产,行业格局仍将继续发生变化。传统OEM正在积极布局子品牌,向造车新势力学习,加大智能电动业务投入,通过合纵连横深度绑定,快速追赶。建议关注标的:爱柯迪科博达华培动力均胜电子

跨境电商:疫情凸显行业优势,政策利好行业发展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快速扩大,渗透率持续提升。2014-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交易规模从4.2万亿增长至10.5万亿,CAGR为20%。根据艾媒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2.7亿元,增速提升21%。跨境电商行业渗透率(交易规模占进出口总额比例)从2014年的15.9%提升至2019年的33%,跨境电商在助推传统外贸发展上起到的作用愈加明显。

跨境电商行业参与者众多,产业链逐步完善。按照经营方式区分,跨境电商可以分为B2B模式与B2C模式;按照货物流通方向,可以分为跨境出口和跨境进口。除此之外,跨境电商产业链中还包括物流、支付、金融等多个环节的服务商。与一般贸易相比,跨境电商具备小额化、碎片化、及时性的特点,更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但跨境电商对全产业链的效率要求更高。

进、出口规模均快速扩大,跨境进口比例不断提升。2014-2019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从3.6万亿增长至8万亿,CAGR为17.6%;跨境进口规模从6300亿增长至2.5万亿,CAGR为31.4%。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均快速扩大,且进口快于出口。2014-2019年,跨境电商进口占比从15%提升至23.5%。

在以上需求、供给、物流运输三因素共同作用,海外疫情对我国跨境电商带来驱动作用。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推荐标的:星徽精密、安克创新

需求旺盛供给紧张背景下,办公家居出口龙头凭借强大研发、优质产品与稳定供应能力获取更多出口订单。从国内办公家居出口企业来看,永艺股份恒林股份乐歌股份三家企业自2020Q2以来收入和归母利润高速增长,其中2020Q2单季营收增速均在30%以上、归母净利增速均在45%以上,2020Q3单季营收增速均在70%以上、归母净利增速均在50%以上,逐季加速、业绩增长超出预期,目前仍处于满产满销状态。在海外疫情持续扩散背景下,居家办公需求长期可持续释放;且疫情培养线上消费习惯、电商渗透率保持快速提升,龙头公司跨境电商渠道逐步建设完全,中长期有望继续受益。

11月地产数据持续修复,竣工增速延续正增长,家居零售额下滑进一步收窄。推荐整装、大家居等核心优势领先的欧派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金牌厨柜皮阿诺曲美家居

美国地产销售继续向好,11月我国家居出口高频数据延续高景气。同时软体格局进一步优化,内销快速崛起,重点推荐敏华控股顾家家居梦百合等。健康办公家居需求中长期可持续,推荐外销订单高增的永艺股份恒林股份等。家居B端业绩仍高确定,推荐坚朗五金江山欧派大亚圣象海鸥住工帝欧家居蒙娜丽莎等。

白电板块:销量-价格-库存三重拐点来临,内外销景气度上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白电行业内、外销均受到明显冲击,安装属性强的空调品类首当其冲。随国内疫情形势稳中向好,隔离期间居民积累的消费势能开始释放,二季度以来空冰洗终端全线回暖,内销降幅持续收窄。而受国内供应链率先恢复及海外疫情二次爆发影响,白电出口率先企稳回升并迎来较快增长。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处于底部向上临界点,在销量 价格 库存三重底部背景下,白电竞争格局、盈利弹性、销量弹性后续大概率将呈现单边改善。

小家电板块:新兴黑马快速成长,疫情后长期增长趋势不改。小家电为2020年家电行业中增长确定性最强的细分子板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线下消费普遍遇冷,但小家电具备单价低、免安装、易配送的特性,线上销售占比较高,疫情期间迎来利好。另一方面,防疫管控使得居家隔离类需求得到提振,具备清洁、居家、健康属性的小家电产品催化显著。电商跟踪数据显示,小家电龙头前三季度线上增速延续靓丽,2020Q1-3九阳苏泊尔、小熊、摩飞淘系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实现47.30%、27.65%、47.52%、135.19%。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