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故事】查干湖冬捕:一场人、马、鱼协作出演的实景秀

 大师兄666999 2021-01-03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琦、刘榕、张丹、韩楚、蔡军):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在方圆500平方公里的湖面上,“鱼把头”(冬捕作业领头人)靠风向和冰层厚度等定位鱼群,几乎百发百中。这种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的捕鱼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天天上演。而这场由人、马、鱼协作出演的大型实景秀,不仅让2020年的查干湖“头鱼”拍出2999999元的历史最高价,也让查干湖的金字招牌屹立不倒、历久弥新。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捕鱼为生,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马拉绞盘,冰下走网”的原始冬捕方式盛于辽金。千百年来,查干湖渔工们一直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冬捕传统。

△马拉绞盘

如今,查干湖冬捕奇观已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的加持,查干湖冬捕已成为驰名中外的生态旅游品牌,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不远万里,不畏严寒前来赏玩。

△查干湖第19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近日启幕。

每年冬至后到春节前,是查干湖冬捕的黄金时间。依照传统,冬捕之前的“祭湖·醒网”仪式必不可少。族人祈福、圣火采集等环节是对古老渔猎文化的传承。

凌晨5点,零下30摄氏度,记者的车辆在漆黑一片的查干湖冰面上行驶4公里才到达作业点。而此时,查干湖渔猎文化第20代传承人、“鱼把头”张文和他的50多个弟兄、10来匹马已经开工。

△入网口

他们要在厚度超过50厘米的冰层中用人力钻出280个网眼,然后用长杆,以类似穿针引线的方法将约2000米长,12米宽的渔网一一送到水里。

临近午时,冰面上像风刮来一样多了百十辆车、数百号人。高寒之中,哈气在他们的眉毛胡子上结了一层霜,但他们兴致高涨,相互搀扶着聚拢在出鱼口旁。

在清脆的扬鞭声下,8匹马喘着粗气拉动绞盘,渔网一寸寸从冰窟里浮出水面——数万斤鱼也连蹦带跳地“上岸”了。

接下来,查干湖冰面变成了狂野的鱼市,人们争相挑选自己心仪的大鱼,然后拖到销售车处结账,满载而回。

捕捞上来的“头鱼”寓意着吉祥,历年来都是受到争抢的“彩头”。今年“头鱼”的起拍价为199999元,经过激烈竞拍,吉林省浙江商会最终以2999999元拍得,这个价格也创下历年最高纪录。

△查干湖渔猎文化第20代传承人张文

谈到为何要沿用古老人工的捕鱼方式,“鱼把头”张文表示,机械捕鱼容易破坏环境,也毫无卖点,传统的才是时尚的,讲好查干湖的渔猎文化故事,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更好的保护这片水,让查干湖年年有鱼。

△查干湖全鱼宴

△当地为冬捕季节配套了多种娱乐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