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2008·广东卷)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2008·浙江卷) 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2009·全国卷Ⅱ) 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 (2009·四川卷) 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2011·山东卷)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2012·江苏卷) 南辕北辙: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2013·江苏卷)(2015·山东卷)(2017·天津卷) P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不能用于第三方。 (2005·广东卷) 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引用材料。 (2005·全国卷Ⅰ)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词。 (2006·江苏卷) 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2006·全国卷Ⅰ)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2006·四川卷) 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 (2006·浙江卷)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2009·全国卷Ⅱ)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 (2009·江西卷)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2017·天津卷) Q 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2005·江苏卷)(2012·山东卷) 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2005·湖南卷) 取而代之: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代替其位置。 (2005·全国卷Ⅱ) 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2006·安徽卷)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只用于人,不用于物。(2006·山东卷) 情不自禁:禁,抑制;形容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2007·江西卷)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2008·四川卷) 清规戒律:僧尼、道士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2008·浙江卷) 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009·山东卷) (2020年全国卷Ⅲ)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2011·四川卷)(2016·山东卷)(2017·全国卷Ⅱ) 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2011·全国卷Ⅱ)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2011·浙江卷)(2013·全国大纲卷) 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2011·湖南卷) 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2013·江西卷) 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 (2013·福建卷) 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2015·安徽卷)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不费力,省事。 (2018·全国卷Ⅰ)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2018·全国卷Ⅲ) 奇光异彩:指奇妙的不同一般的光芒和色彩。(2020·全国卷Ⅰ) R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005·江西卷)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指出类拔萃的人才或英雄人物。 (2006·浙江卷) 饶有兴味:形容对事物和景物富有兴趣。 (2007·湖南卷) 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009·安徽卷)(2013·江苏卷)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2010·江苏卷) 弱不胜衣: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 (2010·全国卷Ⅱ)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名声很大。 (2012·江苏卷) 如数家珍:像数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2012·江西卷)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懂得用火,捕到禽兽就连毛带血生吃,比喻处在未开化状态。 (2012·江西卷) 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2013·辽宁卷) 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2013·山东卷) 如临深渊: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2013·江苏卷)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2015·广东卷) S 盛气凌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2005·北京卷) 舍我其谁: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2005·山东卷)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006·北京卷)(2009·广东卷)(2010·安徽卷) 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2006·四川卷) 僧多粥少:比喻人多东西少,不够分配。 (2007·四川卷)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2008·安徽卷) 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2008·山东卷) 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2009·湖北卷)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 指众多的学子。(2009·广东卷) 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 ;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2009·江西卷) 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2009·四川卷)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2010·全国卷Ⅰ) 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多 ; 指(演唱、朗诵等)声音优美,感情丰富。(2010·全国卷Ⅰ)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2010·北京卷)(2013·江苏卷) 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 ; 年纪轻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缺少经验。(2010·陕西卷)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2010·江西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炉的人强。 (2011·重庆卷)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勃勃,旺盛的样子。 (2011·湖南卷) 山长水远:指山水阻隔,道路遥远或指山川壮阔。 (2012·天津卷)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2012·全国新课标卷) 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 (2015·湖南卷) 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2015·全国卷Ⅰ)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2015·全国卷Ⅰ)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2015·四川卷) 守正不阿:坚守正道,不阿谀奉迎。形容公正,不徇私。 (2017·全国卷Ⅰ)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2017·江苏卷) 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动不受自身支配。 (2017·北京卷)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2017·北京卷)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017·北京卷) 随波逐流: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强调随着别人走。(2018·全国卷Ⅲ) 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018·全国卷Ⅲ)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强调时间短,变化多。(2019·天津卷) 十分独特:强调的是独有的、特别的。 (2020·全国卷Ⅰ) T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 (2005·山东卷)(2009·安徽卷) 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说说笑笑,跟平常一样。(2005·湖南卷)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2005·全国卷Ⅲ)(2008·安徽卷)(2014·全国大纲卷)(2015·广东卷) 替古人担忧: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2006·辽宁卷) 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2007·浙江卷) 探囊取物:伸手到袋子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2008·全国卷Ⅰ)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 ; 庆,贺喜;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2008·浙江卷) 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2009·湖北卷)(2018·江苏卷)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互相赠送东西,友好往来。(2006·重庆卷)(2011·浙江卷)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的启发。 (2012·全国大纲卷) 滔滔不绝:形容话多,连续不断,没完没了。 (2017·全国卷Ⅲ)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 形容说话漫无边际。(2017·天津卷) 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2017·天津卷) W 无所顾忌:做事时没有顾虑。 (2006·北京卷)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2006·广东卷) 宛然在目:仿佛在眼前一样。 (2006·浙江卷) 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2007·全国卷Ⅰ) 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 (2007·安徽卷)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指现在有些人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 (2007·浙江卷) 无可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2007·辽宁卷) 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2008·全国卷Ⅱ)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2008·江苏卷) 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009·天津卷)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非常羞愧。 (2010·北京卷)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成为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2011·广东卷)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严格。(2012·全国新课标卷) 无坚不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非常强大。 (2013·四川卷)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2013·天津卷) 毋庸置疑:毋庸,不必;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2013·安徽卷)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2013·安徽卷)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2014·江西卷)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2018·北京卷) 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2014·辽宁卷) 无可厚非:指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2014·江西卷)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2015·浙江卷)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2017·全国卷Ⅰ)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2017·全国卷Ⅱ)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2017·全国卷Ⅱ)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侧重叙述。 (2017·全国卷Ⅲ)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议论。 (2018·北京卷) 无疾而终:没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自然死亡;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 (2018·全国卷Ⅱ)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2019·浙江卷) X 鲜为人知:很少被世人所知道。 (2005·北京卷) 新颖别致:形容精巧、精致的事物或与众不同的想法或方式等。 (2005·全国卷Ⅰ)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2006·四川卷)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2007·全国卷Ⅱ) 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2007·江西卷)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但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 (2007·北京卷) 薪尽火传:薪,柴;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2007·辽宁卷) (2020年全国卷Ⅲ) 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2008·安徽卷)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2008·四川卷) 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 (2009·全国卷Ⅰ) 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2010·北京卷)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2010·江苏卷) 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2011·山东卷) 相形见绌: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另一人或事物相比较,显得远远不如。(2011·辽宁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也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2013·浙江卷) 绚丽多彩:指灿烂美丽,色彩丰富。 (2014·湖北卷)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2014·四川卷)(2015·浙江卷)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2015·江苏卷)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2017·全国卷Ⅲ)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2017·天津卷) 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2015·北京卷) 兴奋不已:振奋,激动,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情。(2019年全国卷Ⅲ) Y 偃旗息鼓:偃,放倒;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或停止批评、攻击等。(2005·北京卷)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2020·天津卷)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2005·全国卷Ⅲ) 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恶人,给自己留下后患。 (2005·湖北卷) 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2006·湖北卷) 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会引起严重的后果)。(2006·全国卷Ⅰ)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 (2006·四川卷) 睚眦必报:形容心胸极其狭窄。 (2006·重庆卷)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2007·安徽卷)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于自谦)。(2007·江苏卷) 遇人不淑:本指女子所嫁的人不好,也泛指所结交的人不好。 (2007·浙江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2007·湖北卷)(2011·广东卷)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2008·全国卷Ⅰ)(2013·江苏卷) 异彩纷呈:指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也形容新奇的事物纷纷涌现。(2020·全国卷Ⅰ) 有始有终: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2008·重庆卷)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2008·浙江卷) 怨声载道:形容民众普遍不满。 (2008·广东卷)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头。 (2008·广东卷) 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2009·全国卷Ⅱ) 杳无踪迹:一点踪迹都没有,指不见行踪,不知去向。 (2009·北京卷)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2009·北京卷) 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 (2009·广东卷)(2017·山东卷) 一挥而就:挥,挥动,这里指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非常快。 (2009·湖南卷)(2009·山东卷) 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2009·宁夏卷) 言人人殊:殊,不同;每人所说的话各不相同,指对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2009·辽宁卷) 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2009·天津卷) 移樽就教: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2010·全国卷Ⅰ) 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2010·湖南卷) 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 (2012·广东卷) 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 (2012·江苏卷)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2013·广东卷) 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苟且偷生,比喻某些人不顾羞耻,到处钻营。(2013·重庆卷)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自家人不说客气话。 (2014·北京卷) 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2014·辽宁卷)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2015·安徽卷)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2016·全国卷Ⅲ)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2016·天津卷) 亦庄亦谐:(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既庄重,又风趣。(2016·浙江卷) 言之凿凿:话说得有根有据,非常肯定。 (2016·浙江卷)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2016·山东卷) 意味深长:指意思含蓄深刻,令人回味。 (2017·全国卷Ⅰ)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2017·山东卷) 一览无余: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 (2018·全国卷Ⅰ) 一目了然: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2018·全国卷Ⅰ) 一应俱全:应有的都有了,形容一切具备。 (2018·全国卷Ⅰ) 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 (2018·全国卷Ⅰ)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侧重在故事情节吸引人。 (2018·全国卷Ⅲ)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2018·全国卷Ⅰ) 跃然纸上: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刻画、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2018·浙江卷) 源源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2019年全国卷Ⅲ) 一脉相承:指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2020年全国卷Ⅲ) 源远流长:指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2020年全国卷Ⅲ) Z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2005·山东卷)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005·全国卷Ⅱ)(2018·全国卷Ⅰ) 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2006·安徽卷)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2006·广东卷)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2006·湖北卷)(2006·全国卷Ⅱ)(2008·浙江卷) 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2006·辽宁卷) 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2006·全国卷Ⅱ) (2020年全国卷Ⅲ)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2007·山东卷)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2008·江西卷)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 (2009·山东卷)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 (2010·陕西卷)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2010·陕西卷)(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2011·全国新课标卷) 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顾到别人)。(2011·广东卷) 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2012·全国新课标卷)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是对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2013·四川卷) 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2013·四川卷)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 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 蒸蒸日上:蒸蒸,上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2014·安徽卷)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2015·湖南卷) 擢发难数: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2015·山东卷) 知人善任:了解人(多指下属)的长处,并善于根据其长处予以任用。(2017·山东卷) 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2017·全国卷Ⅱ) 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2017·全国卷Ⅱ) |
|
来自: 老刘tdrhg > 《11.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