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倒中外邮坛的“绿衣红娘”

 胸藏万卷书 2021-01-03
 

大清邮政开始于1878年的海关试办邮务时期,那时候仅印制了“大龙”、“小龙”、“万寿”三种邮票,当时的面值采用银两来计算。1896年3月20日(光绪22年2月7日)清光绪帝批准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兴办邮政”奏折 ,同年年底就正式开办了“大清邮政官局”,货币由银两制改为银圆制。原先,以银两为面值印成的邮票已不能使用,而重新设计印制邮票的周期比较长,一时又来不及。于是,先将库存的“小龙”和“万寿”等邮票,来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只是货存量少,且两种邮票最高面值也只有2钱4分,不能满足新开办的汇兑和包裹业务的需要。这才将造册处储存未使用的红色3分海关红印花印纸,进行分批加盖“暂作洋银”字样来使用,这样享誉邮坛的红印花加盖邮票就产生了。此票于1897年2月2日(清光绪23年1月1日)发行,同年9月30日(清光绪23年9月5日)停售,这套邮票也是中国第一套用其它票证改制的邮票。

         红印花加盖票的原票,是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于1896年9月,使用印制钞票同等级别的雕刻凹版技术精印的。为了搭配红印花精美几何网纹的印刷,所用纸张是一种无水印的厚白洋纸,这种纸质坚韧厚实,不易揭薄破损。红印花原票全部用英文和阿拉数字书写,没有任何中文。原票的颜色以红色为主。但是,若要细分红色的深与浅,则有正红色、朱红色与绛红色等等。原票的面值为洋银3分,单枚图幅18.5×22.5毫米,票幅是21×25毫米。未加盖前的红印花,非印花税票,也非邮票,而是一种“海关印纸”。经“中国海关创业文献”证实,它是1895年上海江海关经海关总税司批准,为防止商人舞弊,创办了一种“上海新式海关派司”办法。在商人进货完成检验与缴税后,如果要再出口时,则可享有退税和再出口的签证。因此,这一批1896年月9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制的65万枚有背胶“红印花海关印纸”,是拟用在已完成进口货物上贴用的印纸,以证明其完成报关之收费凭证。不过,这种办法因为洋商群起反对而停滞难行,印好的65万枚红印花原票只好暂时搁置在仓库中,无法使用。

        红印花加盖邮票,无论何种形式,大字小字,各种面值,所使用的加盖油墨均为黑色。但是,上海集邮界却发现了一枚使用绿色油墨加盖的小字“暂作洋银二分”邮票,一时轰动邮坛,引起集邮家们的关注。这就是“绿衣红娘”加盖票的由来。集邮界有相当多的研究者认为,“绿衣红娘”加盖票是试色样票。在八种红印花加盖邮票中,七种是由上海海关造册处承盖,只有小贰分一种是由民间一家厂商承盖的。这家厂商在承盖时,最先用翠绿色油墨,加盖完,认为字的色泽不明显,遂加入黑色油墨,成为墨绿色,仍不满意,最后选定黑色。因此流传出来的“绿衣红娘”加盖票,又有翠绿色和墨绿色两种情况。

    “绿衣红娘”加盖票,最早在邮坛露面,应该是1941年。当年11月3-7日,新光邮票会在上海的大新公司举办“上海联合邮展”。陈志川主要展出大龙邮票,附带展出少量的红印花精品邮票,其中就有这枚小贰分绿色加盖票。1942年3月1日他创办的《国粹邮刊》问世,第1期上即有署名为惜邮馆主的一篇短文《国邮古票未曾经传之新变体》,介绍了这枚绿色加盖票的成因及来历,并论证其不可能是伪造品。讨论其成因时写到,或为“用错颜色”,或为“初期加盖之试色”,未下结论而强调“尚待专家之考证。”

         红印花小贰分绿色加盖票在当年是仅见一枚的孤品,其珍罕程度与红印花小壹元比较犹过之而无不及。只因不见经传,“身世不明”,还有人竟然怀疑它是化学变色,尽管受多人关注,但并未被视为红印花专集必备之品。这种邮票最初是由著名集邮家陈志川先生,从一名外国人手中发现并收集到的。后经考证,这种邮票系北京白纸坊财政部印刷局移交邮政档案中的样票。当时正处于战乱时期,局势动荡,档案中所存珍贵资料票品不断流失出来。陈志川后因专集大龙邮票,于1941年冬,把这枚邮票让给了天津的宋慧泉。     

        宋慧泉,山东乐陵人,抗日名将宋哲元的胞弟,曾任河北税务总局局长。抗战期间,曾举办实业,并不成功。可集邮成果颇丰。此后,集邮界确立了红印花“暂作洋银二分”绿色加盖票的珍品地位,并命名为“绿衣红娘”,致使陈志川后悔不已。

        1943年宋氏携此票来沪,作家邵洵美见了十分喜爱,曾托陈志川作中介求购未果。邵洵美将此票比作美女,他给陈志川的信中写道:“昨日多蒙介绍,得识宋君丰采,并得一亲睹思梦想之绿衣红姑娘,不胜自庆有缘。闻宋君有意割爱,但须用邮票交换,使我怅惘非凡……。弟以穷书生身份,竟渺想仙骨玉肌,十九要大失望也……。如宋君愿意结一翰墨因缘放松条件,则割爱之情永生不忘,弟当以身历经过,公之于世,以示'英雄不为美人迷,反叫书生魂梦颠’一段风流艳史,何如?”邵氏本是做诗的行家,邮票还没有买到手,为“红衣绿姑娘”写的催妆诗、定情赋却在邮坛广为传诵,这枚不见经传之品因此而名噪一时。邵氏将此票命名为“绿衣红姑娘”,这是中国集邮家将著名珍邮拟人化的开端。

        邵洵美,浙江余姚人,是新光邮票会的顾问。原名云龙,后改名洵美,笔名有郭明、荀枚、初盦等。因陪伴喜爱集邮的儿子“游观各邮肆,始惊识国邮种类之繁迹,史实之重要”。“乃从陈志川借阅《邮乘》、《华邮图鉴》而卒读之,以为蓝本,从事集邮,并广搜邮刊研究,邮识大进”。邵氏集邮虽晚,但集邮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专注意可以作为文章题材之票品,求其未经前人道及之变体而收集之”。 他曾经说 “余在集邮界为极后之后辈。对中国古票,仅知大清晚年有蟠龙图案之邮票半分、一分、二分、三分四种:幼年时曾亲自贴用过也。前年中秋后,始得观华邮丰采。一见如故,大有相逢恨晚之感。但以一穷措大而染此阔嗜好,实在太不识相。遇见珍品贵票,都只得目逆而送之。为解嘲及自慰起见,于是专在古票中,求其未经前人道及之变体而收集之”。

         为此,他以“未见经传”为目标搜求未见著录,但有邮学研究价值的邮票,集得孙中山主持设计的飞机图样票、红印花小2分绿色加盖票等珍品。又“从友好借《邮乘》、《华邮图鉴》而卒读之,深惜中多未完之稿,且旧日言论,不无过时宜补正者,遂发愿撰著介绍全部国邮之专著。”为了购得红印花小2 分绿色加盖票,邵氏以“催妆诗”、“定情赋”殷切求购甚而“扬言不复遣归,宁为玉碎”,与邮界同人展开了一场堪称史无前例的夺邮大战,震动中国邮界。 

       王纪泽是有名的红印花专家,在他的《红印花专集》中当然需要这枚邮票。他便与宋醉陶密谋,愿将所藏的万寿珍品四复票割让给这位万寿票专家,条件是宋醉陶必须要拿“绿衣红娘”交换。

        自从探明“绿衣红娘”的真实来历后,邮家开始对这枚加盖票追逐不休。1944年,上海的集邮家王纪泽、郭植芳、宋醉陶、邵氏都想一睹“绿衣红娘”的风采,于是邀请宋慧泉携此珍邮来上海。据宋慧泉后人撰文回忆,在接风宴上,宋醉陶以若干万寿加盖改值的变体票和商埠邮票换走了“绿衣红娘”。宋醉陶不负重托,果然得到了“绿衣红娘”。1944年7月他在《国粹邮刊》第33期著文《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白自己欣喜得意的心情。

         宋醉陶,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字沅清,晚年定居于苏州。致力于万寿票的收藏与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粹邮刊》各期。   

        作家邵洵美心念“绿衣红娘”多年,此票在宋慧泉手中时,他屡屡送诗赠赋,以表对“绿衣红娘”爱慕之情。1944年宋醉陶携票来上海,陈志川设宴款待宋氏,诸集邮家作陪。邵洵美趁机请求将“绿衣红娘”借他欣赏,宋醉陶不知其中之计谋,慨然应允。谁知邵氏得此票后,便不再退还,闹得两位邮友为之不欢,虽经多人调解,邵氏仍坚持强留“绿衣红娘”。并宣称“若要票,人与票往,宁为玉碎,不复归还”。并力求割爱,言词恳切,愿以重金为聘。宋醉陶无可奈何,只得将邵氏所遗10两黄金,转给王纪泽,作为万寿四复票的代价。邵氏所出的代价已是宋醉陶从宋慧泉处得来的4倍之多。王纪泽用“万寿四复”换“绿衣红娘”的梦想化成了泡影。  

         宋醉陶忍痛割爱后,在《国粹邮刊》上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文详记其经过。其在文中感叹“一代名姝,垂手失去,虽曾归余,而未尝有一夕之欢”。邵氏“强聘夺爱”,此事同样惊动邮坛,人们不免称奇。张包子俊撰文称“是花娇产申江,惊人才貌,燕赵远游,风尘劳顿。今则名士美人,藏娇金屋,定将邮传佳话矣”。

    邵氏获此“绿衣红娘”后,孤芳自赏,虽然多次有人求让,他索价5000美元,求者只好知难而退。1948年上海举行邮展时,举办方希“绿衣红娘”参展,邵洵美的条件是必须与红印花小壹圆旧票布置在第一室。当时,布展的人希望放在小壹圆上边,可是马任全又不同意,使邮展主办人非常为难。恰好此时,有一位隐性埋名30多年的集邮家霍雪侯出展红印花小壹圆新票一枚。这样展品只好重新布置,便把“绿衣红娘”放在两枚小壹圆邮票中间,大家就都满意了。

         邵氏的这枚珍品,在他获得15年之后,因为要资助流落在香港的六弟,无法汇款,便由人携带出境,让其在那里另觅新主,换些柴米。从此红姝改嫁而去,诗翁不再萌发闲情。说来也真是上海这地方与“绿衣红娘”有缘,第一枚在此发现,直双连也出于此。上海邮政博物馆开馆,亮出了它的镇馆之宝—又是一枚前未经传的“绿衣红娘”。黄光城若还在世,少不了再要他辛苦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最早发现的那一枚绿衣红娘加盖票是在上海一个外国集邮者处, 后來辗转於陈志川、宋慧泉、宋醉陶、邵询美、李志方、吴乐园、黄兼慈等人之手, 现存於郑添瑞邮集中。1949年又发现了三枚, 其中一枚有Specimen 字样。两枚辗转於上海、香港及台湾集邮家王纪泽、郭值芳、邹启祥、李定方、吴乐园、黄光城、黄建武、黄天涌等处, 现分别藏於庄顺成和吴乐园二人处。盖有Specimen 的一枚则由香港流入台湾集邮家手中, 现藏於张敏生邮集。1960年在英国伦敦邮展上又出现两枚"绿衣红娘"加盖票, 现藏於瑞典集邮家贝德生处。1963年在英国一个邮票拍卖会上又出现一枚,“綠衣紅娘”,200英鎊成交,目前,落入何人之手不详。1980年2月15日, 在英国伦敦著名的吉本司邮票公司举行第5554次国际大拍卖中, 又出现两枚, 而且有一枚为逗点变体。拍卖的成交价为: 变体票1700英镑(约合当时人民币5600元), 另一枚为1500英镑(约合当时人民币50000元),拍品得主均为英国集邮家。 

        1981年,香港爱国人士孙禄芳先生向国家捐献了一批早期华邮珍品,其中小字贰分带上纸边的直双连红印花加盖票,竟然是“绿衣红娘”直双连票,堪称世界孤品。孙先生的这一爱国之举,丰富了国家的收藏,获得了国家的褒奖 。1986年一位香港集郵家從台灣郵商手里以8000美元購得一枚“綠衣紅娘”。1992年英国邮商吉本斯与香港邮商布约翰联合举办了珍邮拍卖会,一枚“绿衣红娘”以13万港币成交。1994年香港拍賣一枚“绿衣红娘”以20万港元成交。1997年香港拍賣一枚“绿衣红娘”以港币80万元成交。1998年,台湾邮商黄正明开价300万台币,因急需用钱求售一枚“绿衣红娘”加盖票,无人应价。1999年蘇富比公司在香港拍賣一枚“綠衣紅娘”以港幣167萬元成交。黄正明求售的那枚“绿衣红娘”加盖票,于2004年12月7日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以345万港币成交,创下了当时单枚华邮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2010年7月31日香港拍卖一枚“绿衣红娘”加盖票,是集邮家林文琰先生的旧藏,估价800万港币,但拍卖时流标。最近十年来世界各地邮票拍卖会此起彼伏,但再也不见“绿衣红娘”加盖票的芳踪。        

        关于红印花小贰分墨绿色加盖票,发现和拍卖的情况大致如下:红印花小贰分墨绿色加盖票,也就是墨绿色“绿衣红娘”加盖票,1953年最先出现于克拉克的遗集中。2001年庄顺成太阳邮集在美国纽约拍卖,再出现一枚墨绿色加盖票。2012年香港拍卖会,又一枚墨绿色加盖票出现,最后以172.5万元港币成交。 

       “绿衣红娘”翠绿色和墨绿色加盖票存世共计13枚,枚枚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极具传奇色彩。该票自从发现以来,已经倾倒中外邮坛八十年,至今不衰,令人叹为观止。截止目前为止,“绿衣红娘”翠绿色加盖票已经发现2、3、5、9、10、12、15、16/17(直双连)、20号字模位置;墨绿色加盖票已经发现2、4、15号字模位置。这些加盖票现都存於香港、台湾和外国集邮家处。

        一诺珍藏,首次公开发表的这枚“绿衣红娘”加盖票,其加盖特征与清代国家邮政开办时,小龙、万寿以及红印花其他加盖邮票的特征基本一致。字迹清楚完整,色泽平稳纯正,厚白洋纸自然老化,保存完好,是真票无疑。该加盖票,今后对红印花小贰分绿色加盖票的研究和鉴定,一定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分难得。此枚加盖票,应为目前发现的第十一枚,是六大字全版第一号字模位置的红印花小贰分翠绿色加盖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