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学生自主合作管理策略两则

 木香草堂 2021-01-04

王明林、姜声飞

没有创新策略的班级管理就不能开拓班级工作的新局面。巧妙艺术地运用创新班级管理策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实际,将两则班级管理策略与同行共享。

策略一:细化班级管理责任分工,形成监察组合作管理。

班级中普遍存在人员众多,事务琐碎,班干部工作难度大,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工作失职,时而产生消极因素。这样一来班级必然出现更多的新问题,教师就得花大力气于琐碎事务中。因此,我对班干部机构进行扩编。除班长、体育委员、劳动委员和文艺委员外,对其他班干部扩编,分别成立以学习委员为核心的学习监察组;以纪律委员为核心的纪律监察组;以卫生委员为核心的卫生监察组。

并且对这三大监察组细化责任分工。其中学习监察组由学习委员担任组长,负责监督、检察和协调组员的工作,针对组内和同学中出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各科科代表任学习监察组成员,各自负责本学科的学习和监察工作,针对同学学习方面出现的困难予以帮助,做好作业的收发、检查工作。纪律监察组由纪律委员任组长,负责监督、检察和协调组员的工作;另外再选三名组员,一个是早自习纪律监察员,负责早自习纪律和学生佩带红领巾、学生证情况,最好选来校较早的有责任心的人担当,这样教师就不用担心早自习之前出问题了;一个是课间纪律监察员,负责课间纪律,杜绝大喊大叫,打闹等不文明现象;另一个是中午纪律监察员,最好选在校吃午饭的,约束学生中午时在楼内保持肃静,在室外要做文明的游戏。他们组要对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能自己解决的要自己处理,最好不要影响其他人的学习,不要在课上处理,不要使用不文明手段,要以理服人,对于问题严重的再请班长或班主任处理。对于班主任工作最棘手的卫生管理,则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卫生监察组见表一。

表一卫生监察组责任分工

人员

职责

卫生委员任组长

负责监督、检察和协调组员的工作;

地面卫生监察员

负责地面清洁、湿度及卫生保持;

卫生死角监察员

负责检查卫生死角清洁;

个人卫生监察员

负责定期检查学生衣着、指甲、脸等个人卫生;

桌内卫生监察员

负责检察书桌内物品摆放、书包卫生;

黑板、桌椅卫生监察员

负责监督檫黑板和桌椅的卫生;

窗台卫生、浇花监察员

负责窗台卫生和监督浇花和开关窗;

物品摆放及卫生监察员

负责检查公共物品摆放及卫生。

楼道卫生监察员

负责检查楼道清扫及定时打扫;

分担区卫生监察员

负责分担区卫生及定时打扫。

扩编后教师要经常了解监察组工作情况,可以在班级设一个“意见箱”这样你了解起来就更方便了。教师还要根据了解情况采用开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指导。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班级的许多事情不用你管了。

扩编的目的不仅是管理好班级,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工作承担责任,满足学生对权利的需要,这样他们会感到自身的重要性,会感受到成功,于是他们会继续重复这样的成功,他们会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好好合作,很少去破坏学习和生活环境。

策略二:人人参与制定班级准则,取之于民服务于民。

一般来说,学生规则是由教育部门、学校或者是班主任制定的,目的是让学生无条件遵守。而学生认为这些规则让他们失去了规则的参与权,因此,他们不喜欢这些规则,也不愿意遵守。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班级的行为准则,学生可能会喜欢并且愿意遵守。笔者通过尝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这也正象美国人Sullo所说,“制定规则的人很少会破坏规则。”[1]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满足自己对于权利的需要并为他们的学习环境渗透一种责任感,并让他们感觉很有趣:

1、明确行为与态度。让每一个学生写下他对现有准则(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等)中已经理解的或者愿意遵守的条例,然后,让选择同样规则的学生组成“专家小组”,让他们形成一致同意的清单。再给每一个小组提供一大张图画纸,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所选条例画一幅校园空间图。

2、指导学生完善生活空间图。首先,指导学生为自己小组的生活空间设计标志来表达他们小组确定的行为。例如,如果他们觉得一些行为准则不够明白,他们可以画一些图画或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解释。然后将标志放置到生活空间中,并用文字和图画表达他们认为正确的行为规则或表达他们不愿意看到或听到的外部空间里的行为。完成后可以征求教师意见。

3、小组展示,交流完善。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然后组织全班讨论,对那些所有学生愿意和不愿意发生的行为达成一致认识。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补充设计各小组没有涉及到的行为准则(方法同上)。最后将学生设计的所有的生活空间进行整理。如,我们班有一个小组根据学校制定的行为准则设计了这样的生活空间:校内六字准则。即,“右”、“排”、“慢”、“无”、“礼”和“让”。具体内容是:

右,校内行进右侧通行;

排,两人或两人以上行走要自然成排;

慢,走路要稳重,慢行;

无,在校内要保持安静,杜绝大喊大叫;

礼,对待师长、来宾、同学要以礼相待;

让,主动给师长、来宾让路;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

每一条都配有图画(图画略),这样图文并茂的准则,学生喜欢,也愿意遵守。

4、劳必有果,获得承诺。如果要使这些规则成功实现,那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付出以得到的道理,不仅要愿意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行为规则,还应该尊重其他组设计的准则。其次,要让每一名学生签定遵守这些规则的承诺,然后将保证书叠加起来连同以上准则贴在墙上,作为班级一年的行为准则。

5、及时补缺,保持效力。

要想使制定的准则保持效力,必须频繁地关注这些准则和学生,特别是最初的几周。可以问一问学生,“我们遵守了我们制定的规则了吗?它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而不要等到出现问题后再处理,否则所有的规则都可能被学生以一种消极的方式对待。如果出现了规则以外的问题,这时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设计新的生活空间,来完善原有规则的不足。

这一策略既能帮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是一种见效很快的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