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好述职报告的内容部分,记住这五个技巧,让您干十分,说十分

 昵称45325183 2021-01-04

您好,欢迎收听让你在职场内好好说话的系列课程,这是这个课程的第六个篇章,叫做述职报告篇
今天是述职报告篇的第三次课,在上节课谋篇布局篇的基础上,再教你充实述职报告内容的5条举措,让你干十分说十分

写好述职报告的内容部分,记住这五个技巧,让您干十分,说十分

第1个举措叫做从头开始

每一个行业。或者说每一个单位都有特定的一些文化,或者叫潜规则,一个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个特色,比如说,在我们单位做述职报告,开头总是这样的,过去的一年,在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圆满地完成了二〇二〇年全年的工作,几乎所有的人的述职报告的开头都是这样来说的,所以说我们在述职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面述职。一个人面对着领导和同事当面做述职报告的时候,你需要去了解一下,这个开头是如何开头的,你要去掌握一下内部特定的开头文化,这是第1个举措,从头开始

第2个举措是从肚子开始

就是在总结的时候,具体怎么来说,我要给你介绍一个结构表达法,叫做三么,就是基于什么,干了什么,结果是什么?

写好述职报告的内容部分,记住这五个技巧,让您干十分,说十分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机关写公文的时候都有一个经典的结构,比如说,按照集团和市公司关于安全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我们把全员学习培训作为今年安全工作的龙头任务,通过抓实、抓好关键少数,着眼规定动作,突出融合结合,从严从实推进,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么结构表达法,按照集团和市公司关于安全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这就是基于什么,我们把全员学习培训作为今年安全工作的龙头任务,通过抓实、抓好关键少数,着眼规定动作,从严从实推进,这就是干了什么啊?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就是结果。

在这个三么表达法中,基于什么最重要,因为谈好基于什么,可以帮助你回忆领导的要求,回忆单位的要求,我们在总结工作的时候,谈到领导,对我们这项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基于这个要求,我们怎么来落实?我们怎么来做,取得什么成效,你这样一提醒,会让领导觉得你很用心,这个方法。同样也可以体现出你有思想性,知道怎么来干,这就是三么表达法,是在总结的时候,经常用到的一个表达法,这就是第2个措施

写好述职报告的内容部分,记住这五个技巧,让您干十分,说十分

第3个措施是:在特殊情况之下的侧重点

就是我们在做述职报告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今年你的工作成绩超额完成,或者说各方面的成绩比较显著。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如何来表达呢?这个当中实际上是有技巧的,我们应该重结果说数据,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显示出我们的能力

举个例子,今年集团给我们下达的利润增加值的比例是15%,但我们实际上达到了75%,是集团要求的5倍,全集团第一。不仅如此,我们公司的利润率还进入了全集团十强,受到了集团的通报表扬,你看,我这样来说就是在成绩特别显著的情况之下,应该重结果,把结果说出来,然后再把数据表达出来,集团要求15%,我们实际达到75%,整个集团十强,你看,通过结果、通过数据,一下子就能把我们的能力很好的展现出来,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今年的工作成绩因种种的原因,没有能够完成年初的要求,或者是完成的情况很一般,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来表达呢?也是有方法的,叫做重分析找原因

举个例子,我们今年的业绩,完成情况不太理想,除了众所周知的疫情影响,我想主观努力程度不够也是重要的原因,自己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提升,开拓创新的意识不强,跟踪服务客户的意识不到位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改善提升,这样来说能够在成绩不达标的时候。让领导和同事们感受到你的积极态度,当然这其中要注意一个诀窍,就是尽量先谈主观原因,再谈客观原因,这样可以显示出我们的担当,你看上面这两种情况,都是有技巧的,如果说你成绩比较好。得先说客观,再说主观努力,这样呢就显得比较谦虚,反之呢,完成情况不太理想,可以先谈主观原因,再找客观原因,这样呢,又能显示出我们的担当,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技巧,大家可以去应用,这是第3个这个措施

第4个措施是如何正确的使用数据来凸显业绩

其实我们刚才也讲了,想要表达我们的能力,想要表达出我们的成绩,必须要学会运用数据,那么在述职总结的时候,我们一般人都会应用到数据,但是呢,大部分人只是罗列,纯粹的罗列,这样实际上是不够的,没有发挥这个数据的作用,如何来正确的使用数据呢?关键有两点要做到

第1点是要解释数字,就是我们引用的数据,它的标准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你要说清楚,否则外行人,包括其他同事,包括你的领导,可能都不太清楚,听不明白,那这个数据就失去了他应该具有的意义,这是第1个要解释数据

第2个需要有比较,数据不能只是单个的数据,他应该有横向的,纵向的,单位内部的、单位外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揭示出数据背后的意义,只有听众听懂了、听明白了。这个数据才能发挥什么真正的作用,就比如说我刚才说的利润增加值的比例,我们今年达到了75%,如果我不说集团要求是15%,我只说我们完成75%,没有这个对比的话,那你这个75%的突出业绩,听众是感觉不到的。这75%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定要用比较的方式交代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