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竺言小聚 2021-01-04

有书君说

提起曹丕,大家或许觉得他文韬不如弟弟曹植,武略不如弟弟曹彰。

可偏偏就是他,继承了曹操的基业。

其实曹丕的政治权谋里,有三大才能,是曹操其他儿子比不了的。

这也是曹丕最终获得大权的制胜法宝。

今天,就跟有书君一起领略曹丕的故事吧。

曹操在临终前,曾这样评价自己的四个儿子:

“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

次子曹彰,勇而无谋。

四子曹熊,多病难保。

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

话语间,曹操最爱的是曹植,早已将曹植作为心里的继承人。

但曹植为人过于放纵,做了很多荒唐事,以至于曹操最后对他心灰意冷。

而对于曹丕,曹操不赞其文,不赞其武,貌似只是因为别无选择,才会选他来做继承人。

其实,王位之争,在乎权谋。

曹丕最后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高超手腕。

原来,这个众人眼里“平平无奇”的世子,才是真正有着帝王资质的潜力股。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慧眼识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对于曹丕成为继承人一事,很多人认为是他运气好。

曹操数子,英才寥寥。

曹冲年幼聪慧,有“称象之才”,却不幸早夭;曹植名满天下,文采卓绝,却嗜酒放纵。

因此挑来拣去,竟只剩个“笃厚恭谨”的曹丕,最适合坐上那个位置。

其实,大家在下此定论时,多半忽略了一个事实:

曹操不只是个父亲,还是一代枭雄,他的眼光始终毒辣。

曹植虽好,但他终究只适合做个有风骨的文人。

而曹操需要的,是一个能担起大任的政治家,一个有权谋、有决断的王位继承人。

因此,他再偏爱曹植,再不喜曹丕,却始终头脑冷静,按照儿子们的本性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路。

曹丕的脱颖而出,早在他收服司马懿时,便已经注定。

司马懿伏膺儒教,聪明博学,曹操几度想将他收到麾下,但司马懿借口身患风痹之症,始终拒绝。

后来虽被曹操威胁招收,但仍旧我行我素。

当曹操让族弟曹洪亲近他时,他却坚持不与曹洪交往。

曹洪心中记恨,便去曹操面前诋毁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曹操也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于是便对曹丕说:

“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以后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你要小心提防才好。”

曹操虽然处处猜忌司马懿,但曹丕却觉得司马懿才华出众。

与他交好不说,还事事维护,保他周全。

这也为日后司马懿辅佐曹丕、屡出奇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后来的夺储之争中,由于司马懿等人的支持,曹丕终于击败曹植,拔得“世子之位”。

曹丕一直对司马懿信任有加,甚至在临死之前,还唤司马懿一干重臣入殿,并对自己的儿子说:

“这里的几位重臣,都是忠肝义胆之人,你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曹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仅慧眼识珠,也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他目前最需要的人才。

他尊重父亲,畏惧父亲,但不代表永远受制于父亲。

曹操猜忌司马懿,而他却多次维护司马懿。

司马懿于曹丕而言,正是可堪大用,两人的结合也是各取所需。

或许,自曹丕选择司马懿那一刻起,命运的天平就已经开始向他这边倾斜了。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演技高超:才华不够,眼泪来凑

在曹魏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操一开始是偏向于曹植的。

这让曹丕很是不安,于是他派人向谋士贾诩求教自安之术。

贾诩说道:

“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

贾诩可以说是曹丕政治斗争的启蒙老师,简简单单、看似敷衍的几句话,却一下子点中了要害。

曹丕若想胜过曹植,那就只能在为人处世上下功夫,用低调仁孝来对抗曹植的才华横溢。

有一次,曹操准备带兵出征,临行之前将儿子们叫到身边,让他们赋诗送行。

曹植文采斐然,不一会儿便赋诗一首,大肆称颂曹操的功德;

旁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听了也很高兴。

此时的曹丕慌乱极了,虽说他文才也不差,但比起曹植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此时,曹丕的谋士吴质悄悄在他耳边说道:

“不必担忧,魏王临行之时,您只管哭就好了。”

曹丕心思一转便通晓其意。

以文采相碰,他是以卵击石,倒不如扬长避短,好好演一场亲情戏给父亲看。

于是,在辞行之时,曹丕泪如泉涌,当场大哭起来。

曹操见他如此纯孝,眼圈也不禁红了起来,一下子把曹植的称颂忘得一干二净了。

曹操是君主,但更是一个父亲。

魏国之内,为他歌功颂德之人不在少数;

但为他的安危担忧不已,甚至嚎啕大哭的人却没有几个。

曹丕的眼泪,无疑击中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还有一次,曹操要考验儿子们的应变能力。

他让曹丕、曹植兄弟俩出城,却暗下命令让守城门的人拦住他们不准出城。

曹丕出不去城,只能老老实实地哭着回来了,而曹植却在杨修的怂恿下,直接斩关而出。

比起曹植的杀伐决断,曹操更加欣赏曹丕的仁慈宽和。

曹植虽好,但却过于随性放纵。

反观曹丕,虽不及曹植聪慧,却善于伪装自己,用感情牌成功打动了曹操的心。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善收人心:内和宗族,外揽士族

曹家儿郎中,有人年少成名,聪慧异常;有人英武勇猛,万夫莫当;

也有人文才出众,天下无双。

唯有曹丕,虽然文武兼备,但放在兄弟堆里却好似“资质平庸”,无一拔尖。

但就是这“资质平庸”的曹丕,不仅入了曹操的法眼,还得到了魏国众臣的支持。

其实,较之其他兄弟,曹丕亦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那就是总能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收揽人心。

在曹操征讨高干的时候,曾让曹丕留守邺城。

曹丕爱好广泛,尤善击剑和射箭,因此也分外喜爱狩猎。

在驻守邺城的这段时间里,他整日里“外出打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曹丕的不务正业引起了名士崔琰的强烈不满。

这崔琰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地地道道的世家大族,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就连曹操也惧他三分。

崔琰见曹丕整天骑马打猎,认为他耽于享乐;

于是便写信批评曹丕,劝他改过自新。

这一封信看得曹丕冷汗直流,对于崔琰的直言劝谏,曹丕很是感动。

他不仅立马烧掉自己打猎用的器具和服装,还亲自去向崔琰道谢。

曹丕知错就改、折节下士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邺城,世家大族和满朝文武也因此对他赞誉有加。

一个能够克制自己欲望,并光明正大改错的人,自然能聚拢人心。

曹丕仅仅用了这么一个小手段,就尽收邺城人心,当真是手腕高超。

其实,曹丕不光在未得权时如此,就连登上大位成为皇帝后,也时时刻刻稳抓人心。

承着父亲一统天下的遗志,他处事更加小心翼翼。

吸取前人教训,迅速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

先升赏百官,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再从内部开始清洗文武官员,分配利益,收拢了不少人。

宗室重臣夏侯惇去世之时,曹丕正在南巡。

听闻噩耗,他立即飞马赶回,还亲自为夏侯惇戴孝,将他风光大葬。

对内,曹丕能够用真情笼络宗族人心;对外,曹丕能够用权术收揽士族之心。

因为他深知:人心才是他攀登高位途中,最夯实稳固的台阶。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看这3点

人活一世,限制重重,磨难重重,能真正做自己的人委实不多。

而曹丕,就是其中一个。

想当太子,就倾尽全力去争,招贤纳士,用人不疑。

想要女人,就不顾一切去抢,爱时舍命,不爱断离。

想做皇帝,就用尽手段去夺,不拘手段,不看过程。

有人说他睚眦必报,薄情寡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热忱起来,却让人感动不已。

曹丕还是魏王世子时,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交情深厚。

王粲文采斐然,和曹植并称“曹王”,他和曹丕是很要好的朋友。

建安二十二年,王粲去世,曹丕悲痛不已。

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为了纪念故友,曹丕提议用王粲最爱的声音送他上路。

于是来凭吊的人都各学一声驴叫,这在当时也传为一段佳话。

庄子说: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曹丕在曹操诸子之中,看似最为“无用”,其实却是“可堪大用”之才。

这大概便是曹丕的过人之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