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两次厕所罚款20元,为啥明知故犯?

 老鄧子 2021-01-04

      上两次厕所罚款20元,为啥明知故犯?  

    “上班时间上两次洗手间,罚20元!”,近日,网传《公告》显示,东莞市安普电器有限公司车间员工黄某、陶某等四人,因为在工作时间上了两次洗手间,被罚款20元。东莞市人社局核查后确认属实,并向该公司发出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要求该公司依法对其厂规厂纪进行修改,并退还员工罚款。

    人有三急,其中就包括内急。不管是正常生理现象,还是身体不舒服拉肚子,一旦出现,上厕所就成了任何人都必须的行为选择。要是,因为上厕所,而被处罚的话,这管理也太没有人性了。

    没有人性的管理,很难让员工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没有员工的主动作为,有的只是看在薪酬份上的被动工作。这样的公司,很难是长久的,也很难有发展创新的。尤其是,员工一旦不热爱,或者不负责任,那么,在岗位上出现各种“跑冒滴漏”的现象,将无法避免。

    如此,任何有远见的公司,都不会这样没有人性的管理。有,且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让员工与公司成为“命运共同体”,也才能让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积极主动,创新努力,尽最大可能实现工作的价值来。显然,这样的上两次厕所,就处罚20元的做法,极其不人性。

    同时,这样的有违员工生理的做法,也是违规的。要不然,这样的管理行为被网络曝光后,很快,当地有关部门就主动出击,发出了“限期改正指令”。有关部门的“指令书”,不用说,涉事公司肯定是不敢不执行的。毕竟,已经成了网络曝光的新闻事件,严格守规,严格执法,这都将会是必须的。

    而令我好奇的是,该种违规行为,企业负责人也清楚。比如说,按照媒体的报道,涉事企业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所谓的罚款是从员工绩效中扣除,“这种罚款方式可能在某种意义不合规,我也知道”。呵呵,既然知道,那为啥还明知故犯呢?

    工作时间应该可以上厕所,尤其是,身体生理期更不应该限制。不过,在如今智能手机普及化的时代里,若是员工自控能力不强,要是以上厕所为由头,频频躲在厕所“偷懒”,又该咋办呢?偷懒,这是我简单的说法,准确的说,是有个别员工躲在厕所里,或者看抖音快手,或者玩会游戏,或者煲电话粥,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往往让人沉迷。问题是,这样的行为,要是在工作时间里,却是非常不应该的。
    
    或许,这就是该家公司负责人,明知道“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不合规”,但是,迫于现实管理的无奈,而被迫出台了非人性的管理措施。既然,有员工以上厕所的名义,有“磨洋工”的行为,那就干脆对上班时间上厕所进行限制,包括进行登记,包括上厕所次数,包括每次上厕所的时间。而一旦超出了规定,比如说上下午只能一次,要是超出一次,罚款10元,等等。

    这样的硬性管理措施,的确没有人性的很,但是,却不敢说全部吧,但也是近乎“消灭了”上厕所“磨洋工”的现象。想想,也是的,如今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类公司的经营都很艰难,若不严格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话,成本的上升,就有可能让公司陷入困境。与其低效的人力资源,不如管控严格,起码公司会有足够的利润,也能让公司生存下去。如此,员工也不至于失业的。

    我以为,这应该是该家公司负责人,明明知道限制员工上厕所,甚至,将上厕所次数与绩效挂钩,如此管理无人性,且违规,但是,却依然如此管理的原因所在吧。或许,处罚该家公司,更应该理解如今公司管理的困境。

    对限制员工上厕所的行为,我们在批评指责的同时,重要的是,要给公司提出更为合理的管理建议。比如说,如部分金融企业样,上班期间,禁止携带手机。只是,这样的严格管理,尤其是限制手机的使用,与上厕所超出规定次数而要罚款,两相比较起来,或许,前者更为合理些,特别是,此做法不违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