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里路视光微课程】第218期:盛夏-近视防控相关产品

 zhaopenghui450 2021-01-04

/ 1 /

近视严重性

1. 发病率

以2020年发表的文章,调查对象为2019年5月义乌市4802名学生。入学前有10%的儿童有近视,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的儿童越来越多,4年级儿童近视发病率已经超过50%,高三(12年级)的学生近视发病率在90%以上。这个数据结果和全国儿童的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类似。我们注意到图表下方高度近视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上升。在高三学生中有超过20%的学生有高度近视。

2. 并发症

近视带来的不单单是度数的增加,镜片越来越厚,会有一些并发症。相比正视眼更容易发生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如图)

3. 近视危害

刘兴亮等收集高度近视患者612例1111眼,其中达到盲标准的共86眼( 7.7%) ,达到低视力标准的共172眼( 15.5%) ;
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约一半人口将伴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其中约9.3亿人为高度近视者。
近视是会引起视力低下,甚至不可逆的致盲,尤其高度近视风险更大,对近视要做到早期预防、积极控制。

/ 2 /

近视发病机制

1. 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鸡、豚鼠、小鼠、树鼩、猴。其中鸡容易获得,以鸡做的试验很多,但鸡的眼球和人类不一样,研究结论不能用在人身上。
豚鼠性情温顺,配合度好,眼球发育的过程与人类相似,眼球较大,有利于眼部参数的测量。
小鼠易于获得和饲养,其眼球结构与人类相似; 另外,小鼠繁殖力强,已具有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和成熟的基因操控方法。
树鼩在近视研究中有应用,且眼球结构与人类相似,但因其分布少不易获得,驯化困难,基因组数据缺乏等缺点,使得树鼩难以成为常用的模式动物。
猴的视网膜黄斑部有中心凹,眼球结构与发育特点与人类最接近,实验结果对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可靠性高,然而,猴的近视模型实验周期长,成本高,配合性差难以完成大样本量的实验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2. 近视的诱导方法:形觉剥夺性近视和光学离焦性近视
· Wiesel等于1977年通过缝合幼猴眼睑,最早建立了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后来相继出现配戴弥散眼罩、头套或镜片等无创性方法,使物像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引起眼球扩大而形成形觉剥夺性近视。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先白、严重的上睑下垂会引起眼轴延长,形成近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好眼遮盖后,近视进展更快。这种现象可能与形觉剥夺性近视有关。
· 在1983年,Williams等通过给猕猴配戴负镜片,首次成功构建了光学离焦性近视模型。给刚出生不久的猴子在眼前加-3D的镜片不久后会形成近视,加+3D的镜片会形成远视。加-3D的镜片,焦点在视网膜后边,形成远视性离焦,眼轴变长,继而变成近视。而加+3D的镜片,焦点在视网膜的前边,眼轴缩短,变成远视。从这个试验来看,远视性离焦与近视发生有关。有很多报道认为,调节滞后所引起的远视性离焦与近视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
· 近年来,周边视网膜的视觉信息在眼球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给猕猴配戴中央区度数为0 D,环形周边度数为周边度数为+ 5 D( 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周边近视离焦) 或-5 D( 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形成周边远视离焦) 的接触镜处理后发现+ 5 /0 D处理眼相比对侧眼,近视发展速度减慢; - 5 /0 D处理眼相比对侧眼,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表明周边近视性离焦减缓近视发展,而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近视发展。很多试验得出的结果一致。目前已有多种近视矫正方法,如角膜塑形镜、离焦大镜片、多焦接触镜等,可通过改善周边远视离焦延缓近视发展。
3. 近视发病机制:异常的视觉信息作用于视网膜,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信号转导,最终作用于巩膜,引发巩膜重塑。

/ 3 /

近视防控手段

1. 特殊设计的框架眼镜

2. 角膜接触镜
· 角膜塑形镜

定义: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是通过配戴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又简称OK 镜),以重塑角膜形态,从而暂时性降低近视屈光度数,提高裸眼视力的可逆性非手术物理矫形治疗方法。

优点:

多个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减缓量约为0.15mm/年,近视控制效力中等(0.25~0.50D/年),约延缓35%-60%近视进展;夜间配戴,白天不用再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

缺点:

价格较贵,护理操作要求高,配戴不当存在并发症风险。

控制近视原理:

角膜塑形镜由于其特殊的设计,配戴后中央区角膜弧度平坦,周边区角膜变陡峭。相对于其他矫正方式,不但能矫正中央视网膜的屈光状态,同时可以使周边视网膜形成远视性离焦。
适应症:
√  近视和规则散光患者参考注册证及产品说明书;
√  眼部健康:角膜曲率在40.00D~46.00D之间;
√  没有使用影响或可能影响配戴的药物,无影响配戴的全身性疾病;
√  环境条件、卫生条件和工作条件能满足本产品的配戴要求;
√  依从性好;

√  年龄大于8 岁,未成年人应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 多焦软镜&多焦RGP
定义:

多焦点接触镜是指一个镜片设计中含有多个处方,既有用于观察近距离物体的处方、又有观察远距离物体的处方,有时还含中间距离的处方。根据设计不同分为同心圆多焦点软镜和周边渐变多焦点软镜。多焦点软镜原先应用于老视患者,后来研究发现,多焦点软镜具有一定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对比

3. 药物-阿托品

· 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的机制:

阿托品通过非调节机制控制近视。作用机制不明,阿托品作用部位在视网膜和巩膜,且由M1和M4受体介导。
· 不同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效果:
√  阿托品治疗效果具有量效依赖性,高浓度(0.5%-1%)的效果最好,但具有更多的副作用,畏光,回退;
√  0.01%的近视控制效果略低于高浓度,但是副反应少;
√  0.01%的阿托品仍是目前近视控制的首选,根据控制效果可以适当调整浓度和使用频率 。

· 注意事项:

√  近视力下降明显者,可采取配戴渐进等措施解决;

√  关注房角大小,房角窄的禁用;

√  关注眼压变化,有较大变化时停用;

√  对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效果不理想者,可增加浓度,随访周期建议6个月。1年复查,进展速度减慢至0.5D/年,改为低浓度或低频次;

√  采取措施减少反跳和副作用,用药频率和剂量的逐渐减少,逐渐停用。
4. 近视控制手段效果对比
 

撰稿、校对:盛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