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韵

 一君木子 2021-01-04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今韵

一君木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增。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含蓄深沉,朴素自然,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祖籍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古代对华山以东称为山东,王维当时在长安,所以称他的家乡为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韵译

独自远离家乡孤独一人作他乡之客,

每遇到了节日倍加思念家乡的友亲。

重阳节我想兄弟身佩茱萸登上高处,

在身佩茱萸的人中也就少了我一人。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十七岁重阳节这天,他思念亲人写下此诗。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