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星月为伴】◆吕方平

 白云之边 2021-01-04


作者简介

吕方平,男,1971年出生,本科学历。济南市莱芜区汶源学校高级教师。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养花。


 星月为伴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每读清代魏禧《大铁椎传》,我总被这一写景的句子扯进年少时的冬天。昨日雪霁,凌晨起夜,未开灯却清辉满屋。我踱至阳台,一轮金黄的圆月挂在西边的天际,静静地照着人家房顶的积雪,仿佛童话里的世界。这是城市难得静谧的冬夜,我的耳边却依稀有渺远的鸡啼,“咯吱咯吱”的踏雪脚步声……

记忆里的母亲此刻该起床了吧!黑暗里的窸窣穿衣,屋门轻启又轻闭。我知道门口的石阶上是一箢子地瓜干,那是这个黎明母亲需要碾碎的猪食。村人共用的石辗立在我家西边的街头。白天里石辗很忙,各家要碾粮食必须排队,常因争碾发生口角。母亲也很忙,全家数口人的吃饭穿衣,外加禽畜饲养,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为了不因争碾耽误时间,她便常常减了睡眠夜里三四点起来推碾。

及我稍长,大约八九岁的光景,我便能帮了母亲推碾。记忆里的冬天经常落雪,一场连着一场,连日不化。母亲唤醒我,我穿衣下炕。母亲挎了装满瓜干或者玉米的箢子,拿着箩筛。我跟在身后,抱着两根推碾的木棍。四周一片静寂,老旧的大门门轴吱呀声响过,便是母子俩踩着遍地冻雪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在胡同里回荡。到了西街头,母亲哗啦一声把粮食摊在碾盘上,我把两根木棍插好,石辗便开始咿呀地清唱。当娘俩热气腾腾扫粮下碾时,远近的鸡啼才此起彼伏地响起。想来我那时力气尚小,而母亲独自推起碾来确实吃力,但凡一点点助力于她也是一种轻松。这便是我最初帮大人干的活计了。

循环转圈的推碾是枯燥的事。不用担心脚下被绊倒,我便常常仰望星空。没有月光的冬夜更显星光的璀璨。甚至有一次竟然目睹流星划过。瞬间的亮如白昼如希望般恒久地照耀着童年的记忆,也指引着我今后的道路。彼时满天的星斗曾带给我无数痴想,及至母亲又教育我好好学习并问我长大后的理想,我竟脱口说想当飞行员并且信心满满。这当然是痴想。但回望那些星光清冷的冬夜,谁能说寂寞苦寒的农家生活没有催生碾道里的少年一份早熟和自立,继而滋生跳出农门的渴望呢?

记忆里那个少年的我也该出门上学了吧!其时我正上初中,就读的自然是乡村的联办中学。从家到学校要步行穿越三个村子,总共八九里的路程。那年我学习比较勤奋,但成绩却总也赶不上班里一名女生。老师屡次表扬其学习事迹,说的最多的便是她早晨最早到校学习云云。我暗下了决心要超过她,当然也要效仿了。冬天的清晨,不到五点钟我便起床,洗罢脸从盛放煎饼的瓷盆中数出七八个玉米煎饼,连同几片自家腌制的咸菜一起包好,放进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红字的黄书包。这是我的早餐和午餐。在父母照例的几声叮咛中,我拉开柴门,独自踏上路途。

冬日早晨五点刚过的天空还是漆黑一片。我穿着母亲手工做的布棉鞋走在坚硬的冻土上,踏在咯吱咯吱的雪地上。乡村还在沉睡,却早有鸡啼,只是冬闲时候,村人一般不早起,所以四下里黑咕隆咚,唯有天空寒星闪烁。但星光不足以照亮脚下的磕绊,好在我天天往返,谁家房前有个坑哪棵树下有个坎都记得清,或疾或缓,跌倒不至于,不过多费些时间罢了。

若是遇到有月亮的冬晨,便是幸运了。那轮金黄的圆月硕大,低悬在西边的天际,仿佛触手可及。因了月光的照亮,路上的沟坎一览无余,我的脚步明显加快了。一出村便是旷野,却并不开阔。我们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上沟爬崖的路段颇多。地瓜已经收刨,地里那一团团迤逦的黑影是农人晾晒的地瓜秧子,等待晒干后弄回家粉碎用作猪饲料。其时地里广种的是冬小麦,正贴着地皮生长。月光下虽看不甚清,但我能看出哪里是麦地,并能想象出那墨绿叶片上挂着的白霜以及在红日照耀下如何晶亮夺目了。冬天的小麦苗不怕踩,我们便常常舍弃了乡间土路从人家麦地里横穿抄近路。如此一来,这上学的路就更难走了。或者说并没有路,跳下一层土堰再爬上一层土堰,堰坡上有蒺针,秋收过的玉米地里会有遍地竹签状锋利上扬的玉米秸割茬,人也会被土坷垃或石块绊个跟头……但在有月亮的时候便轻松多了。只是这一路上经过的一处叫做东五斗的村子里,有一道一米多宽的水渠,大人能一跃而过,小孩子是断然不能的,只能绕远。我记得第一次跃过的时候怀了极大紧张,万一失败,只能是跌落后的头破血流筋断骨折。而今夜,借助了这一轮圆月,我可以从容落到对岸。但雪天路滑的时候就得格外小心了。

说到落雪的早晨上学,那就是苦乐交加了。照例是一早出发,推开门,好大的雪!雪光的映射下,路能看得清,但你不知道哪里是路,只能凭借记忆摸索前行。再不敢抄近路横穿野地,白雪覆盖下的沟渠、土堰、玉米秸锋利的割茬危机四伏。青石板沾了雪无比硬滑,下坡路更是让人忐忑,一不小心就让你趴下,或者一个屁股墩从坡上滑到坡下。不过没关系,自己爬起来,揉揉发疼的部位,拍打拍打雪继续前行。甚至遇到平路或者小的下坡,我们还会顽皮地打个出溜,优雅地滑下去。

由于我家住得偏僻加之出门太早,这一路上便少了同学,大多是独自前往。这也被我利用起来成了学习的时间。文言文古诗词、英语课文、化学反应现象等等无所不背。“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氧化镁……”类似的句子至今能脱口而出。就这样念念有词着跨进校门,但每一次,我们教室的灯光都先我亮起,那个唤作亓述霞的同学早已在静静地看书学习。她家距离学校的路程不比我近,一个女孩子在暗夜里行走难道不害怕吗?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年长以后,读懂了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明白了“以中有足乐者”的道理——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啊!

……

从记忆中走出来,看表,也近清晨五点。再无睡意,遂准备起床。今天是工作日,雪天路滑,开车出门更要多预留些时间。想到上班,忽然记起最近路上常常遇到的一名独自骑行上学的少年。在城市道路熙熙攘攘的送学车流中,他的坚强和孤单,勇敢和独立很是惹眼!那天从白蓝相间的校服背影,我一眼认出是我所任教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擦肩而过的瞬间,我忍不住回首,可是他戴着棉帽裹着围巾,我看不清他的脸……

我思索良久。晨曦渐露时,落笔成诗篇:

山地车

双肩包

白蓝校服雀跃

谁家鸿鹄儿男

寒气被轮辐切削

咝咝

如黎明梦醒时的呓语

车身撞破夜幕

惊醒晨曦

渴睡的眼

汽车尾灯的霓虹飘过

那份久违的舒适

悠远

路灯下

奋力的背影

瘦长的孤单

凌寒独自骑行上学的少年

棉帽下的小脸

是否坚毅

未断乳的童心

可怀辛酸

你可知

寒星冷月

本就是生命寻常胜景

生命呵

从来是一个人踽踽独行的勇敢

勇敢地

风雨兼程

行稳致远

凌寒独自骑行上学的少年

你跃动的孤单

早成了别人的风景

身后一辆私家车里

浮想联翩

星光不问赶路者,明月岂负有心人!少年,愿我们继续逐梦前行,星月为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