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龄越大忘性越大?其实比忘记更可怕的是,有人已经搞忘了“忘记”这件事…

 wenxuefeng360 2021-01-04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这一辈子记性最好的时候就是高考那年了,这不,才高考结束十几二十年,这个忘性啊,就越来越大了——

才与同事/朋友/家人说好的事,转个背就搞忘完了!

更不要说意念回复微信,

刚开了门就找不到钥匙,

随时给自己打电话定位手机,

那个女明星60多了还那么漂亮,叫……哎呀,就是两口子经常在屋头唱歌的那个剧的女主角啊!叫……哎哟这个狗屎记性哦……

这种瞬间遗忘、想不起的情况是不是很多人都出现过?由于次数频繁,甚至让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离老年痴呆不远了?

切,你们这种记性差,随时把“老年痴呆”挂在嘴上的人,其实就是忘性大、没用心、打晃晃,不然你一个月才发一次工资,咋发工资的日子记得清清楚楚呢?不然你过节记得到给娃儿班主任发微信祝福,咋不记得给自己妈老汉儿打个电话呢?不然你咋记得老公/老婆犯的每一次错误,一吵架就要翻旧账呢?

而真正的老年痴呆,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记忆力下降,这不是一般的记不到,他们会从不记得最近发生的事、说过的话,到不记得时间、不认识路,再到忘记大小便 、忘记至亲的人……

下面就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门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蒋莉君医生来讲一讲,阿尔茨海默症的记忆力下降与日常的遗忘有哪些区别?有哪些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隐形”表现?普通人可以如何预防?

阿尔茨海默症,属于痴呆的其中一种,根据病因不同,痴呆还有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和额颞叶痴呆等类型。虽然记性不好是阿尔茨海默症最主要的症状,但并不是说,记性不好就是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除了记忆障碍,还有失语(就是说不来话)、失用(就是不会使用工具)、失认(认识不了熟悉的物品或人)、视空间能力损害 、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人不论年龄大小,都会出现记性差、忘事的情况,但多数人都是正常的搞忘了,或出现生理机能老化的记性不好。那么问题来了,记忆力下降作为阿尔茨海默症最明显且最重要的表现,和正常的老化忘事又该如何去区别呢?

区别1

  • 正常的老化忘记:经过提醒会想得起

  • 阿尔茨海默症的忘记:经过提醒却想不起

就拿找钥匙这件事举例,普通人可能哈把哈确实想不起自己把钥匙丢在哪里去了,但经过仔细回想或者旁人的提醒,甚至偶然发现钥匙的位置,是能够回想得起自己放钥匙的场景。

但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就不一样了,即使发现了钥匙在哪里,他们刚才如何放钥匙的场景如同被橡皮擦从脑海里擦掉了一样,是完全空白的。

区别2

  • 正常的老化忘记:很久之前的事情会不记得

  • 阿尔茨海默症的忘记:很久之前的事会记得 忘记新近发生的事

这一点区别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记忆力下降最显著的表现,一般人的记忆会逐渐忘掉时间久远、印象不深刻的事情,对昨天今天发生的事是能够记得的。

但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不一样,时间久远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对于今天甚至10分钟前发生的事可能完全记不得,所以会出现他们刚问了家人中午饭想吃啥子,几分钟后又会反反复复去问家人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掌管短期记忆的神经出了问题。 

区别3

  • 正常的老化忘记:会忘记久不使用的技能,但再学很简单

  • 阿尔茨海默症的忘记:不管才学还是久不使用的技能都会忘,且再学很难

就比如拿使用微信来说,很多老年人微信现在耍得非常转,但其中一些功能如视频通话、支付等长时间不用可能会忘记,但只要耐心教他们,很快又能上手。但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就不同了,不管是才学的还是长时间没用的功能,都会忘记,而且再次教他们使用时等同于初学,且很快又会忘记。

这个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家、医学人士都在寻找答案,但哪个都不敢100%说找到了标准答案。目前,以下这几大因素是公认可能会引起阿尔茨海默症——

第1:遗传

直系亲属中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尤其是在60岁以前就确诊的,其子女患病的风险会高一些。但大家也不要慌张,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阿尔茨海默症会100%遗传!

第2:年龄

随便哪个人,只要活得时间足够长,不仅憋憋会得白内障,还憋憋会得阿尔茨海默症!所以这个病的患病率是会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增加的。 

第3:有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就有的心理精神类问题如抑郁、焦虑等有关系,同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可能会引起抑郁、焦虑等问题。

第4:血管性因素

根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血管性因素与痴呆的发生是有关系的,如高血脂、高血压等血管性问题,可能会促进脑组织的变形,影响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第5: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低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危险因素,但这并不是说读了硕士博士的人就不会得这个病了,毕竟还有前面那些因素在那kuo起,不是某一项就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会得阿尔茨海默症的。

第6:其他因素

如营养状况、长期吸烟、喝酒等。 

很多人都以为阿尔茨海默症这个病是老年人的专属,再咋个也要七八十岁才能出现症状,而年轻人、中年人再记性不好再咋个开玩笑说自己“老年痴呆了”,也不可能真的会得这个病。

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由于近些年来大众对阿尔茨海默症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上医学上对于这个病的持续研究,发现中年人的患病率在增加,尤其四五十岁的人就已经出现早期症状。

这句话也不是专nie爱吓人的华西医生说来吓你们的,目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多到哪种程度呢?根据估算,每3秒就有一个新增的病人,光是中国至少就有1000万以上的患者。60~64岁年龄患病率估计为0.7%;65~69岁1.4%;70~74岁:2.8%;75~79岁:5.6%;80~84岁:10.5%;85~89:20.8%;90~95岁38.6%。痴呆患病率每5岁大约翻倍的趋势。

但临床上60岁以前甚至50岁以前起病的不在少数,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见到年龄最小的一例为22岁。而且大家还可以想像,还有很多没有来医院确诊的部分人群……

经过这几十年业内人士孜孜不倦的努力,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已经不是难事,但治疗和检测上却不尽人意,存在一些困境。

困境1

阿尔茨海默症不能根治

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一些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有一些治疗药物可以使用,但在这里华西医生要认真、郑重地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根治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现有的治疗是尽量缓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进程及患者症状。

困境2

治疗效果差异大

目前,使用了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的人群治疗效果有很大差异——有人效果好,有人记忆力却仍以肉眼可见的不可逆转的速度下降。

普遍观点认为后者是因为开始治疗的时机太晚了,当脑细胞坏死或者神经元凋亡时,药物是没有办法起效的。

困境3

靠检测早发现不现实

现在检测手段那么多,能不能提前通过一些检测,预警阿尔茨海默症呢?

答案是目前还不行,对于普通人完全不现实!

这是因为目前诊断这个病主要靠生物标记物,有两种方式:

① 做淀粉样蛋白PET。这项检查真的很贵,而且目前我们国家有淀粉样PET的医院少之又少,有几个人能把这项检测放在日常体检头呢?不现实!

② 腰穿抽脑脊液。脑脊液的收集要求本就非常严格,需要在每天固定时间做,要坚持做一段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才有意义,请问腰穿抽脑脊液有几个人愿意去做呢?不现实+1。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从症状来尽早发现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比较靠谱。阿尔茨海默症除了记忆力下降之外,还有其他容易被忽略的症状以及生活能力上的变化,需要大家引起重视,下面重点来说一说。 

5

5个容易被忽略的早期症状

1)性格变化:性格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比如害怕、疑神疑鬼、猜忌别人等,与原来的性格大不一样,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症状。

2)失去主动性:变得比原来懒惰,不愿参与任何活动,原来喜欢打麻将、逛街,现在也不喜欢了,对人不热情,不想与人交际。

3)词不达意:连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会忘记,语言表达明显不如以前,甚至因为忘词而中断讲话。

4)随手乱放物品:经常把东西放在不合适的地方,比如把很多垃圾废品如烂纸、布渣渣等当宝贝,但自己也不晓得为啥子要这样做。对,有点像囤积障碍的表现。

5)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人老了都会有一些情绪变化,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急剧变化,在短短几分钟内平静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或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等。

华西医生建议

如果在记忆力下降的同时有上述1项表现,就可能需要考虑家人是否可能患了阿尔茨海默症,最好去医院确诊。

8

8个逐渐消失的能力

1)打电话:使用手机、座机打电话、查号码、拨号的能力;

2)买东西:独立完成购物或独立购买生活用品;

3)备餐:自己独立计划、买菜、做饭,把饭菜加热以及吃。

4)做家务:独立完成基本的家务事如洗碗、基础打扫、铺床等,不包括重体力活哈!

5)洗衣服:清洗自己的所有衣物或小件的衣服;

6)使用交通工具:独立坐公交车、打出租车外出并顺利回家;

7)个人服药: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正确的药物,很少忘记;或者经过简单提醒就能完成;

8)处理财务问题:独立买东西后付钱,去银行取钱、存钱等。

华西医生建议

老年人上述8种能力有其中2种都出现了问题,那需要警惕,最好去医院确诊哦!

医生,如果上面这5+8的问题一个都莫得,就只是觉得记忆力下降了,是不是就没有啥子问题呢?

: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这里华西医生再给大家一个量表,可以做一下看看,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提示

由于阿尔茨海默症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疾病,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卫生中心、老年医学中心均有医生专门看该类疾病

对早期就发现的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积极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推迟后续发病,这里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下早期的干预方法,除了对早期患者有用外,对于普通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也非常有用。

1.控制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性危险因素。

2.避免脑外伤。

3.一氧化碳中毒,HIV感染,梅毒也可能会造成麻痹性痴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

4.多听音乐、晒太阳、保持一定的规律运动。

5.多和人接触。

6.多学习,增加认知储备,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2015年就有专家提出了这一观点,在13岁左右时的学习成绩对于今后的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率是有预测作用的,就是说,如果那her勤奋学习,会增加认知储备,是有可能会对抗这个疾病的!(听到这话的皮西西翻出了初二的xio习成绩单,不觉一行热泪掉了下来……)


都说阿尔茨海默症是一块橡皮擦,

会逐渐把病人脑中的记忆擦掉,

让他们忘了家住哪里,忘了白天黑夜,甚至忘了自己是谁。

但他们不会忘记,

儿女小时候最爱吃的糖果,

爱人年轻时最喜欢的连衣裙,

以及自己为之奋斗一辈子的职业和地方,

那些我们统称之为,无价之宝。

参考文献 

1. Teipel SJ, Cavedo E, Lista S, et al. Effect of Alzheimer's diseas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on cognitive trajectories in subjective memory complainers: An INSIGHT-preAD study. Alzheimer's & Dementia 2018; 14(9): 1126-36.

2. Velayudhan L, Baillon S, Daby L, et al. Predictor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in Early-Onset Alzheimer's Dementi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2020; 21(11): 1735-9.

3. Borenstein AR, Mortimer JA. Chapter 9 - Introduction to the Analytic Epidemi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Borenstein AR, Mortimer JA, eds. Alzheimer's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16: 97-106.

4. 钱胜男, 于明. 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向阿尔茨海默病转化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19(5): 519-24.

5. Livingston G, Sommerlad A, Orgeta V,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Lancet 2017; 390(10113): 2673-7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