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打花灯兆丰年—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20)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380期】

雪打花灯兆丰年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这是明代诗人唐寅在《元宵》诗中对元宵节迷人花灯景象的描写。

        我们家乡的习俗,元宵节的花灯,不是挂起来的,而是要点着放在大门口的。

        为什么要在门口放灯?听老人说,有两个作用:一是驱邪,火是光明之物,一切鬼魅邪魔都怕火怕明,家中门口放上灯,鬼魅邪魔就不敢靠近,更无法再进门;二是驱虫。过了十五,万物复苏,当然也包括一些像蝎子、蜈蚣一类的毒虫,这些毒虫也怕光,凡有光照亮的地方,这些毒虫就不敢来了。

       另外,老人还说,正月十五,放灯是为了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因此,在我们这个地方,放完灯后,要看“灯花儿”——灯燃烧完毕后“灯稔儿”的形状,看它是像麦穗、还是像谷穗,还是像棉花或其他什么的,如果燃烧完的“灯稔儿”像什么,就预示着今年什么庄稼会有一个好收成!

       有人说,一根蜡烛,“稔儿”就散了,怎么还难看出来呢?

        在我们家乡,过去放灯,是每家每户人工做成。条件好的人家会做一些面灯,一般的人家就作一些萝卜灯。面灯就是用面捏成,萝卜灯是用胡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有的家庭胡萝卜也舍不得用,就用白菜疙瘩削成灯台状,在上面剜个坑,然后在一根细木棍上缠上棉绒作灯芯,插在坑中间,最后倒上一点豆油,天黑下来以后,把灯放在大门两侧及院中墙角等处点着,这样就算放灯了。

       其实,后来我明白,点完后的“灯花儿”为什么会有麦穗、棉花等各种形状,那是因为大人在做灯芯——在木棍上缠棉花时,缠的多少,形状等有意让它们不一样,点完后它们当然就会呈现各种庄稼“五谷丰登”的景象。

       元宵夜看灯,大家都希望有个好天气,但对于我们家乡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却是希望“雪打灯”的。

        其一,春节过后,天气变暖,万物复苏,庄稼开生长,如果来一场雨雪,那实在是及时的不能再及时了!其二,立春以后,气温回升,“惊蛰”前后,各种昆虫开始活动,“雪闹元宵”,气温当然会下降,这一降,会让那些刚出蛰、弱不禁风的庄稼害虫受不了,会冻死一批,使当年庄稼少受些虫害,因此,在我们这里,“雪闹元宵”,是风调雨顺丰收年的好征兆,有着“雪打花灯好丰年”说法!

        写到这里,我查看了最近天气预报,说元宵节前后,我国还真有不少地方有一个雨雪过程,那是再好不过了!我们热切地期盼着,元宵花灯亮,雪打年景丰!

相前链接:走亲戚为什么要“作假”—春节要告诉孩子的那些事(1)

二十四,要送年,尊老爱幼永承传—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2)

二十五,买衣服,一年到头都有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3)

二十六,毛猪肉,福香四溢飘满屋—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4)

二十七,炸丸子,幸福日子油满池—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5)

二十八,馒头发,生活蒸蒸财运大—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6)

二十九,扫尘走,生活安康多幸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7)

掌灯贴门对儿,来年有福气儿—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8)

除夕夜,团圆饭,阖家欢乐幸福年—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9)

初一大拜年,一定要带着孩子—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0)

初二回娘家,亲情永相连—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1)

过年走亲戚,住下吃饭才是亲—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2)

好吃不过石磨面—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3)

“破五”煮水饺,“破了”才叫好—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4)

想起黑白电视——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5)

“土暖气”,暖幸福—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6)

“年花”摇得惹人醉—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7)

想起过年走亲戚送过的那些礼—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8)

“滚出”的元宵,“包出”的汤圆———说说过年的那些事儿(19)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