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猫身上被射四支箭,现在的孩子何以如此无情与残忍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584期】

9月10日早上,湖北某学院附近一只白色异瞳流浪猫身上插着四支箭,被弃置在垃圾桶。路过学生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花费近千元,还是没救回来。

湖北经济学院动物保护协会(学生团体)向南方都市报记者证实,确有流浪猫遭射杀一事。

9月18日晚,湖北某学院回应了学生射杀流浪猫事件。经查,肇事学生是该学院与其他学院联合举办的项目班2018年新招收学员。事件发生在校外,目前公安机关正在调查,继续教育学院正在着手后续处理。

其实,不论是否是学生还是其他人,射杀流浪猫行为都是不恰当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作为这个世界生物的主宰人当有悲悯之情,爱惜动物不杀生,我们不一定非得像佛家那样,“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但对于小狗、小猫这样的小动物,当属“弱势群体”,是应该爱护的,不能虐待,用箭射杀实不妥,一只猫要射四支箭,如此残忍,更是不该。

近年来,常有孩子有类似物举动,不仅是孩子好奇无知,更是我们的教育不引导不够妥当,曾有报道,某学校为锻炼孩子的大胆、勇敢,让孩子去掐死活生生的兔子,这种教育,不是锻炼孩子的胆,勇敢,而是在培养孩子的无情与残忍。

“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

我们的先贤孟子早在二千年前就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如果一个人视生命为草芥,见鲜花便蹂躏,即使其学识水平再高,也失去了人的生命价值。一个不懂得珍爱生命的人,难以想象其会有博大的爱心。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使人胸襟开阔,一心向善,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善根”。

教育的任务绝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信息”,爱的真谛,要把关爱生命、关爱他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让学生人格趋于健全人、性趋于完美。

作为教师,在实践中要做到:关爱学生,用爱心润泽爱心,用爱护培护爱护,用人格锻造人格,用生命塑造生命,用爱的和弦唤醒孩子爱的慧根,把“仁爱”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里,把珍爱生命渗透在教育的点点滴滴,让爱成为弥漫于教育全程的空气……

爱是一首歌,爱是一首诗,唤起学生爱的诗情,让爱主宰他们成长的轨迹,让爱的喷勃,绽放出他们前程的绚丽!

愿一只流浪猫上射杀四支箭事件,不再出现!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