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致脑梗,不怨孩子,都是家长陪法不当的缘故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630期】

当下,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教育孩子才是你一生最大的事吗!孩子学业不好,成不了才,家长赚再多的钱也没用!这也是当下网上热传的“家教励志语”啊!

可是,教育孩子并非易事,没有一个好身体,陪孩子写作业也撑不下来了啊!

这不,据《现代快报》载:10 月 26 日,南京一位33岁的妈妈,陪孩子写作业陪出了脑梗……

住在院里的这位妈妈说:平时对女儿要求比较高,孩子今年三年级了,学业比较重,几乎每天作业都要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结束。

发病当天,已经晚上10点半了,孩子的作业不仅没有写完,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做妈妈十分着急,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开始大声训斥孩子。谁知当天晚上,就出现口角歪、手握笔困难等症状,后到医院就座,发现脑部有一个急性脑梗的病灶……

这位脑梗家长当然是仅是个例。但是,对许多家长来说,陪孩子写作业的确是一件很闹心的事,很多家长在陪娃写作业的时候心情简直就是崩溃的!一是总嫌孩子“笨”,简单的问题总出错,二是,嫌孩子作业磨洋工,作业慢得像蜗牛……

岂不知,出现这种情况,表在孩子身上,根却在家长那里:

第一,家长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其大脑发育尚未完善,对世界的认知刚刚开始,因此,对家长来说,很多事情简单到“不用举手便可触”,但对孩子来说却如登天。

比如数学作业,2+2=4,对小孩子来说,他脑子里只有2个苹果,2根香蕉,2个人,2只兔子,不存在抽象的2,因此,你让他计算2+2的时候,他可能想起来了两个具体的苹果,而其中一个已经吃掉了,他就会等于3;家中如果买了苹果,苹果多了可能成了5甚至6或其他什么数,这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上的错误不仅是简单的粗心,一定有它的“出处”。作为家长,这个时候,不是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去 “等2”,而是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考问出”孩子答案的“出处”,然后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逐渐地学会从现实实物中抽象出“数来”!

第二,孩子做作业磨洋工,这大多是家长的“功劳”。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心太切,忘记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做完了作业不让他看电视,不让他玩手机,更不让他走出家到小区里找朋友玩耍,而是又给他布置一大堆额外的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只道了,作业做得再快也“无用”,就会渐渐边作边玩——学会了磨洋工!

因此,要改掉孩子作业磨洋工的坏习惯,家长就要端正教育理念,顺应孩子的天性去教育,努力地克制自己,在作业上实行“承包制”,只要孩子按质、按量地完成应该、必须完成的作业,家长就当给孩子奖励——让孩子放心地、开心地去玩!

家长陪孩子做作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不是坐在孩子身旁机械地陪,也非是拿着孩子的手,架着孩子的脑去跑,也不是检查孩子作业是否正确,更不是做孩子的监工——孩子稍稍停笔、喘口气都不行;正确的做法当是,让孩子独立地完成作业: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不去干扰,只有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才出现,这中间,包括不需要问孩子渴不渴,饿不饿,给孩子一个真正“独立”的空间!而且谨记,孩子做完做业,千万不要再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