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水的河一样可以趟,小学生挑错课文值得点赞,过分炒作却不恰当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04

【家教智慧 第833期】

有这样一个段子:有个人说,“我家一只小猪重二十斤,这猪真是忒肥了,杀后整整出了二十斤肉,还炼了满满一锅油!”

旁边人听了不禁有些疑惑:“你这猪难道没骨头吗?”

“当然有啊?”那个人说。

“那二十斤的猪怎么会出二十斤肉呢?”旁边人更不不解了。

“肥啊!肥啊!忒肥了”那个人大叹道。

“再肥了也不能二十斤猪出二十斤肉啊,况且,还能炼了满满一锅油?这怎么可能呢?”

“你这人真是,我不说了吗,这小猪忒肥了,肥得是不能再肥了啊!”那人不耐烦道。

…… ……

过去我们这里管讲故事叫“啦呱”,听故事叫“听呱。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听着听着就好提问,上面那个段子小时候就听过,更像段子中的听者一样,对“二十斤猪出二十斤肉还有满满一锅油”充满了疑惑,也提过类似问题。讲故事的人说,“啦呱不带驳文的,小孩子只管听就是了!”这里说的“驳文”就是不能或少对对故事中的不合理地方提出质疑,因为故事就是故事,讲清一个事,说明一个理就行了,里面很可能会许多不合理地方,不可能都像机器齿轮那样“严死合缝”!很多故事本就是虚构的,有不合理的地方听者自当原谅!

近日,福州一个8岁小男孩刷爆了屏幕,因为年纪小小的他竟挑出了小学语文课文的“大毛病”。

这位8岁男孩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课本上的《羿射九日》这篇课文时提出了一个质疑: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那么问题来了,水都干了,羿是怎么蹚的?这前后矛盾啊。

小男孩在课堂上学习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老师说“问得好”,但却并没给出具体的解释。小男孩回家后,又问了妈妈,妈妈也答不上来,便将问题发到朋友圈求助。没想到朋友圈一下子炸开了锅。

据《新华字典》解释,“趟”是个多音字,念平声的时候,意思有二,一是表示从浅水里走过去,如“趟水过河”;二是用犁、锄等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如“趟地”。在篇课文里,这里,“趟”显然是第一层意思。

单从字典解释来看,“趟”的确“需要在有水的时候”。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用语并非那么机械,很多词语,除了字典解释,还有一些引伸义。最其码在我们家乡,有河的地方,只要人不是从桥上或坐船,只要是人步行从河里走过,无论河里水深水浅,还是有水无水,都是可以用“趟河”这个说法的。

当然,作为语文课本,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语言应该讲求严谨,但究其语言的实质而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其本身承载的含义本就是人们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只要大家在听到、看到这个词、这句话的时候,都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

如“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一句的“呆板”,过去读 ái bǎn,但是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所以从1987年开始,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在这里,无论读“ái”还是读“ dāi”,其表达的意义没有变。而与此相反,有一些词,却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表达方式的改变,其意义也在不断变化。如“飞”原来只是指鸟、蜜蜂等鼓动翅膀离开地面前进,而现在的飞机、飞船等都可以用飞了,其意义也就扩大为,飞机、飞船等机械借助动力离开地面甚至地球而飞行。

《羿射九日》作为课文,很多人包括教师在读和教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个“趟”字有什么不妥,这就证明,一般人对“趟过九十九条在河”所表达的意思是理解的。反过来,从语言的“约定俗成的标准”来说,只要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就说明这种说法是没有错误的。

当然,作为小学生,能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质疑求证,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为其大大的点赞。

但是,我们大人特别是专家,却不必对此大惊小怪,更没有必要过分炒作。

首先,我们如果按小男孩所说的“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与此前“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前后矛盾,这个“趟”字就用错了的话,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推理,整篇故事就不用再讲了。

试想啊,河里的水都干了,花草树木当然也就枯死了,小动物甚至包括人也就渴死了。即使后羿是“超人”,他勉强能活下去,但他要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一天、两天也走不到啊,那中间他不喝水吗?不吃饭吗?可是,没有水了啊,没有水他喝什么呢?他渴不死吗?小孩子甚至会问,超人真的可以不吃不喝吗?那是为什么呢?……诸如此类问题,不要说这篇故事,几乎拿过任何一篇故事、小说、电影、电视剧都可以这样一一给否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提这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不都也常常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将大人问的哑口无言,最后都是一句“别问了,等你长大就明白了”给打发了吗?现在成了大人,有了孩子,不是常常也被小孩子追问的绞尽脑汁、无言以对么?

所以我想起小时候听大人啦呱的时候,不准“不准驳文”还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第一福州这个8岁小男孩子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实在可敬,希望他以后继续光大发扬。第二,对于“趟”字用法是否准确,大人特别是专家不要被“绕进“”小孩子思维“中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本身就是不严谨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第三,对于一些网友,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一个小孩子都能发现语文课文的“瑕疵”就高兴的手舞足蹈,就以此否定课本编撰者。在这里我不得不实事求是忠告大家,课本编撰者真得都是语言文字专家,而我们不是,我们的语言文字水平与他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真得是天壤之别,我们没有资格“幸灾乐祸”!

当然,每一名学生、教师、每一个人,若发现课文中存有语法、修辞、逻辑等“语文专业”上的错误,那理应当仁不让地指出问题,提出批评;但并不能因为发现了个别问题,甚至像“没有水河能不能趟”这样似是而非的问题,就对课本编撰者大肆攻击,这未免有些苛责过度。因为,它毕竟是只是语文课文,只是一种语言表达,不可能“适应”所有人的思维,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当然,这些“瑕疵”也正好为我们引领学生不唯书、不唯上,破除盲从,质疑一切提供了绝好的“例子”,我们当充分灵活地利用其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的质证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课文中的“瑕疵”甚至“错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不可多得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应当以宽容的心态,辩证的眼光看待之,并加以开发利用,变“疵”为珍,变“错”为宝。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